马永法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盐城市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19—2023年盐城市盐都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媒介生物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生境病媒生物的密度差异。结果2019—2023年,盐城市盐都区捕获鼠类3种35只,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51.43%,平均鼠密度为0.19%,7月为密度高峰,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0.28%)。不同生境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90,P<0.001)。捕获蚊类5种2739只,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56.44%,平均蚊密度为7.61只/(灯·夜),6—8月为密度高峰,农户蚊密度最高[11.83只/(灯·夜)]。不同生境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96,P=0.01)。捕获蝇类8种1249只,家蝇为优势蝇种,占72.78%,平均蝇密度为3.47只/笼,密度高峰出现在6—8月,农贸市场平均蝇密度最高(4.24只/笼)。不同生境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2,P=0.019)。捕获蜚蠊2种772只,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占97.80%,平均蜚蠊密度为0.21只/张,7月为密度高峰,农贸市场蜚蠊密度最高(0.51只/张)。不同生境蜚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380,P<0.001)。结论盐都区主要病媒生物以褐家鼠、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应根据不同病媒生物的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趋势,在高峰期来临之前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 周昱杭顾春艳刘之榕马永法
- 关键词:病媒生物
- 2016—2021年盐城市盐都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白纹伊蚊的分布规律,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每年6—10月,分别采用双层叠帐法和布雷图指数监测白纹伊蚊。结果2016—2021年盐都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平均帐诱指数为1.33~2.27只/(帐·h),峰值出现在7月。农村平房区密度最高,为2.00~2.80只/(帐·h),集镇居民区密度最低,为0.40~1.60只/(帐·h)。2016—2021年白纹伊蚊总体BI值为3.52。6—10月BI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P=0.038),6月BI值最高,呈逐月下降趋势。2016—2021年BI为2.67~4.22,最高的是2016年(4.22),最低的是2021年(2.67),不同年份BI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8,P=0.847)。集镇住宅楼区(平均BI为2.44)低于农村平房区(平均BI为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都区属于登革热传播低风险地区,需要以农村地区为重点,清除蚊虫孳生环境,控制白纹伊蚊密度。
- 马永法张圣兰耿佳
-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
- 农村地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周爱庆马永法王慎玉
- 关键词:免疫规划知识儿童
- 2016年和2017年盐城市盐都区城乡蚊虫种群密度监测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6年和2017年盐都区内蚊类种群构成、月份消长和不同环境蚊种数量等情况,为防蚊、灭蚊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监测采用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盐都区城乡周边蚊媒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盐都区的蚊虫种类以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主,两年合计捕获量淡色库蚊占42.4%,三带喙库蚊占28.5%,按蚊占26.6%;农村监测到的蚊虫数量远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生境中湿地公园捕获数量最多,占56.5%;两年的8月份蚊虫捕获数量均最多;盐都区上半夜户外活动的蚊虫种类主要是中华按蚊,且22:00左右为活动高峰;6—8月份农村地区布雷图指数大于10,存在中度登革热传播风险。结论盐都区城区的蚊密度总体控制较好,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农村地区的蚊虫数量较多,应加强监测,开展宣教和消杀工作,在蚊媒密度高峰来临前的5、6月份开展灭蚊工作,效果较好。
- 周爱庆潘铭朱海波李鹏鹏张圣兰马永法
- 关键词:蚊虫密度监测
- 盐城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带菌率及免疫水平监测
- 2012年
- 目的了解盐城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简称Nm)带菌状况和免疫水平,评价流脑疫苗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调查对象分成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监测50人,每人采集咽拭子标本和一定量的静脉血,检测A、C群Nm带菌状况及杀菌力抗体。结果在调查的正常人群中,A群Nm抗体阳性率为78.38%(319/40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86,C群Nm抗体阳性率为6.14%(25/407),GMT为1︰1.14;Nm总带菌率为3.39%,其中A群Nm带菌率为1.81%,C群Nm带菌率为1.58%;流脑初免接种一剂的人群A群Nm抗体阳性率为70.70%(58/8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4.03;流脑初免接种两剂的人群A群Nm抗体阳性率为78.87%(56/7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90。结论人群中Nm带菌状况有所变迁,A群脑膜炎菌多糖疫苗免疫效果显著。
- 郑春早邵荣标毕诚荀以标马永法
-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氏菌抗体
- 盐城市盐都区2016-2022年成蚊监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2016-2022年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变化、生境分布、季节消长特征,为预防控制蚊虫及蚊媒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灯诱法在居民区、城区公园、医院、农村民房、稻田处和湿地公园等生境进行蚊密度监测,比较分析不同年份、不同生境的蚊种和密度变化规律.结果共捕获蚊虫86959只,平均蚊密度为29.34只/(灯·夜),在不同年份间总体呈下降趋势.前3位的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占总捕蚊数的64.14%、19.59%和11.12%.6种生境中湿地公园蚊密度最高,达76.69只/(灯·夜);农村民房、稻田次之,分别为22.87、37.29只/(灯·夜).不同蚊种和不同生境均呈现以夏季为高峰的单峰曲线季节消长.结论盐城市盐都区蚊虫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优势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农村地区和湿地公园等野外环境是蚊虫防治重点区域,需要在夏、秋季高峰期到来前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 马永法张圣兰
- 关键词:蚊虫种群构成
- 2013—2017年盐城市盐都区水痘流行特征和疫苗接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盐都区2013—2017年水痘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盐都区2013—2017年水痘发病资料和水痘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盐都区共报告水痘2 169例,男性1 196例,女性973例,男女性别比为1.23∶1,高发病年龄组为5岁及以上、10岁以下儿童(43.7/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0.7/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集中在5—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2月和8月较少;市区及城郊乡镇的年均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发生5起聚集性疫情,均在学校、托幼机构,82例病例中8例水痘突破病例;盐都区全人群水痘疫苗年均接种率1.15%,水痘疫苗接种率2014年最高(1.74%),2017年最低(0.34%)。结论 2013—2017年盐都区水痘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5岁及以上、10岁以下的学生为高发人群,发病有春夏季和冬季2个高峰,市区及城郊乡镇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水痘疫苗接种率自2016年开始急剧下降。今后应重点落实城郊地区适龄儿童家长水痘疫苗的告知工作,加强学校水痘防控知识宣传,将水痘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
- 周爱庆潘铭马永法
- 关键词:水痘疫苗接种
- 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免疫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评价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用于儿童免疫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统一的疫苗接种日记卡,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调查疫苗接种后30min、6h、12h、24h、48h、72h和接种后7d、15d、1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接种并观察了15317名适龄儿童,发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1212人,不良反应发生率7.91%。接种后30min、6h、12h、24h、48h、72h的发生率分别为0.36%、0.42%、1.44%、5.15%、0.35%、0.18%,未观察到疫苗接种7d后不良反应。发热反应发生率3.85%,局部反应发生率1.60%,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该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反应轻微,安全性好,可以在适龄儿童中进行推广接种。
- 陈万庚马永法周爱庆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2018-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关联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研究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之间的关联,为开展预防性消毒、控制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盐城市2018-2021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和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数据,分析两者关联。结果监测样品共22524份,总合格率为92.06%,无手足口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总合格率93.59%,高于有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的88.99%(P<0.05)。各监测项目中,无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95.10%,高于有聚集性疫情机构的87.81%(P<0.05);无聚集性疫情机构的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95.56%,高于有疫情机构的86.34%(P<0.05)。聚集性疫情次数为0、1、≥2次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5.10%、88.66%、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5.56%、87.56%、8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罹患率≤2%的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89.88%、89.13%,均高于罹患率>2%的托幼机构(86.44%、8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是否发生、发生次数及罹患率之间存在关联。
- 马永法李长城何飞
-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 盐城市盐都区2001~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陈万庚周爱庆马永法
- 关键词:麻疹病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