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美善

作品数:25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晋西北
  • 5篇玉米
  • 4篇早熟
  • 3篇选育
  • 3篇引种
  • 2篇性状
  • 2篇遗传力
  • 2篇引种试验
  • 2篇杂粮
  • 2篇杂粮产业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杂种优势分析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早熟玉米
  • 2篇施肥
  • 2篇特早熟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机构

  • 25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5篇韩美善
  • 19篇王建雄
  • 15篇韩启亮
  • 5篇崔林
  • 4篇杨书成
  • 3篇王文英
  • 2篇钟改荣
  • 2篇侯有良
  • 2篇卢宝红
  • 2篇张姝鑫
  • 1篇王侯怀
  • 1篇王作尊
  • 1篇刘龙龙
  • 1篇樊修武
  • 1篇智建奇
  • 1篇武占伟
  • 1篇刘根科
  • 1篇宁秀蓉
  • 1篇王矦怀
  • 1篇史春友

传媒

  • 15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杂粮作物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第二届中国杂...
  • 1篇中国农学会玉...
  • 1篇中国农学会杂...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0
  • 1篇199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莜麦新品种晋燕15号的选育与推广被引量:7
2011年
晋燕1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农业试验站于1995年用优良杂种后代材料925-1-8(73014×华北2号)作母本、皮燕麦原始材料健壮作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采用大群体多代选择的方法选育而成。在各级品种试验、示范过程中,晋燕15号表现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旱及抗倒伏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特点,适宜在山西省秋莜麦产区旱平地、沟湾坝地种植;在蚜虫为害严重的区域,应注意防治红叶病。该品种遗传基础丰富,选育方法值得同行借鉴。
韩美善王建雄韩启亮
关键词:选育
极早熟玉米几个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该文研究了极早熟玉米抽雄期、吐丝期、生育期、叶九、株高、穗位高的遗传力、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穗位高遗传力最高,抽雄期、吐丝期次之,生育期最低;研究的6个性状均具有较强的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双...
侯有良卢宝红钟改荣韩美善
关键词:遗传力杂种优势极早熟玉米
文献传递
莜麦新品种技术配套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二裂区试验设计及其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莜麦新品种五燕10号进行播种期与密度(基本苗)2因素、3水平、3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的田间试验,取得了完整的数据资料。通过数据整理、变量分解、方差分析、F值检验和LSR值新复极差测验法,形成了莜麦新品种五燕10号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在山西莜麦主产区(神池、五寨、岢岚等县)种植五燕10号良种,最佳播种期为5月30日,最佳密度为(基本苗)420万株/hm2。
韩美善韩启亮王建雄
关键词:产区播种期
晋西北农牧结合技术配套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1992年
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晋西北农业要增产增收,就必须从调整大农业结构入手,增加畜牧业比重。种植业要增加马铃薯、玉米、谷子的比重,采取合理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地膜覆盖,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畜牧业以发展羊、牛等草食家畜为主,增加辽盖绒山羊和绒改山羊的比重,采用科学放牧,饲养,防治疫病,种草及牧草干晒、青贮等配套技术。还应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业。
王树楼王作尊丁玉川樊修武韩美善
关键词:耕作改制退耕轮作农牧结合
莜麦田间杂草调查及除草剂的筛选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筛选适宜五寨县莜麦田的除草剂。[方法]以二甲四氯、苯磺隆和2,4-D丁酯为供试药剂,通过调查五寨县莜麦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研究3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对莜麦产量的影响。[结果]五寨县莜麦田杂草主要有狗尾草、稗草、碱草、茅草、禾草、芒草、雀麦草等1年生禾本科杂草,灰菜、苋菜、胡舌芽等1年生藜科杂草,以及菊科杂草甜苣、苦苣和苍耳、田旋花、酸地柳等;使用传统的人工锄草灭草和增产效果最好;化学除草剂2,4-D丁酯稀释1500~2000倍除草效果较好,分别较喷施二甲四氯、苯磺隆增产4.62%和3.82%。[结论]采用"先使用化学除草剂,再人工锄草,或后期拔大草"模式除草效果最好。
杨书成韩美善韩启亮王建雄智建奇
实现杂粮产业化发展优先考虑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加入WTO以后,杂粮的经济地位迅速提高,竞争优势日益明显,产业化开发势在必行。但是国内消费群体的拉动力很小,企业带动性暂不显著,生产群体的再生产能力较低,严重制约着杂粮产业发展的进度。为了不失时机地实现杂粮产业化发展...
王建雄韩美善
关键词:消费拉动杂粮产业
文献传递
晋西北糜子引种试验及应用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3年的引种观察、产量比较结果,客观地反映出晋西北当前的糜子生产水平:糯性糜子单产平均可达2 890 kg/hm2,粳性糜子单产平均可达3 460 kg/hm2。鉴定筛选出适应性好、稳产高产的糜子(糯)品种为:雁黍8760、伊8422-635、固02-433;糜子(粳)品种为:伊8414-121、固01-391、榆糜3号2个类型6个品种。并根据地域气候差异,提出应用推广建议。
韩启亮王文英韩美善王建雄
关键词:晋西北糜子引种试验
提高晚播莜麦出苗率试验被引量:10
2009年
2007—2008年,多项室内外试验研究表明,旱地莜麦适期晚播时必须考虑适期范围内土壤水分、气温、地温和降水等变化趋势,确定最佳播期;干土层厚度超过5 cm,5~10 cm耕层土壤有效含水量低于8%情况下,不能保证全苗,甚至无苗;仅采用氯化钙(CaCl2)、黄腐酸(FA)、黄腐酸(FA)+水杨酸(SA)及清水浸种处理并不能有效提高出苗率。
韩美善崔林王建雄韩启亮
关键词:土壤墒情种子处理出苗率
晋西北高寒区玉米引种试验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从国内外引进35 个玉米新品种,通过3 年引种观察、品比试验和栽培技术配套研究,筛选出适宜晋西北高寒山区种植的特早熟高产新品种2 个,地膜覆盖栽培的早熟高产新品种7 个,并已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杨书成韩美善崔雪梅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引种试验品比试验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2号’选育被引量:2
2013年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2号’,由山西省农科院五寨农业试验站马铃薯育种课题组于2001年以‘五薯1号’作母本,‘底西瑞’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统选择方法培育而成。经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组两年的区域试验及同步生产试验,每公顷可产鲜薯26 004 kg,比对照‘晋薯16号’平均增产20.5%。该品种属中晚熟类型,植株较高、直立、紧凑,根系发达,适宜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区种植,也适于我国北方一季作区选择。
王建雄韩美善王文英韩启亮张姝鑫
关键词:马铃薯中晚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