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强 作品数:129 被引量:271 H指数:8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糖代谢相关蛋白、miR-22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的关系探讨 2023年 目的研究糖代谢相关蛋白、miR-22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QPCR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主动脉组织中SIRT1、miR-22的表达情况;使用皮尔逊统计法分析SIRT1、miR-22表达情况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相关性;将载体miR-con、miR-22、anti-miR-con、anti-miR-22、si-con、si-SIRT1、WT-SIRT1与MUT-SIRT1载体单独或是共转至HASMC细胞;双荧光素酶实验研究miR-22与SIRT1的靶向调控关系;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ELISA实验检测各组验证因子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组织中miR-22的表达降低、SIRT1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2能够靶向调控SIRT1的靶表达;过表达miR-22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P<0.05);沉默SIRT1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P<0.05)。SIRT1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情呈正相关(r=0.532,P<0.05),miR-22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情呈负相关(r=-0.647,P<0.05)。结论miR-22能够通过抑制SIRT1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与提高验证因子表达,加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同时其差异表达也可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判断标准。 伊力哈木江·克尤木 霍强 张明明 马翔关键词:SIRT1 主动脉夹层 细胞增殖 炎症因子 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5年 马松峰 乔峻 霍强 木拉提关键词:升主动脉 OPCABG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钙化 位操作 阻断 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0例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 18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2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0例。分别采用胸骨正中上段或下段部分胸骨劈开切口 ,切口长约 7~ 9cm。结果 :本组 4 0例无围术期死亡者。术后恢复快 ,无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纵隔引流量少 ,输血量少 ,无切口感染、裂开。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用于多种心脏直视手术 ,具有创伤小、胸骨完整性破坏小、疗效好及美观的优点。 霍强 乔峻 木拉提.瓦克力 马松峰关键词:胸骨正中小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28例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疗效分析 2004年 目的:探讨提高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对 2 8例 10 kg以下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胶体预充为主 ,深低温、中低温以及浅低温不停跳下共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 2 1例 ,法鲁氏四联征根治 3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1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正术 3例。转机流量 85~ 170 ml/ kg· min。术后常规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 ,加强术前术后呼吸道管理。结果 :术后无死亡病例 ,均痊愈出院。随访 3个月 ,手术效果良好 ,随访率 10 0 %。结论 :采用胶体为主的预充 ,使用膜式氧合器 ,良好的心肌保护 ,满意的畸形矫正 ,加强术前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马松峰 周伟 木拉提.瓦力克 霍强 乔峻关键词:婴幼儿 心内直视手术 胶体 膜式氧合器 胸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810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12月~2008年1月,经胸部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810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660例,瓣膜病129例,心脏黏液瘤21例。经胸骨正中上段小切口手术36例,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59例,右胸骨旁小切口3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658例,右腋下小切口54例。其中382例在心脏跳动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2例,手术死亡率1.5%。术后呼吸机辅助(6.7±4.2)h,术后引流量(210±165)ml,术后住院时间(7.4±4.9)d,421例(52%)未输血。术后无胸骨裂开、纵隔感染。术后随访690例(85%),随访(48.2±25.3)月,无远期死亡。心功能Ⅰ级478例,Ⅱ~Ⅲ级212例,Ⅳ级0例,明显好于术前(310、438、62例,Z=-13.21,P=0.000);心胸比率0.51±0.11(0.37~0.75),明显低于术前(0.53±0.08,t=4.065,P=0.000);左心室射血分数0.63±0.11(0.36~0.75),明显高于术前(0.57±0.11,t=-10.529,P=0.000)。结论胸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观、胸骨畸形及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必须选择适合的病例,应用必要措施改善显露,加上熟练的手术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及美学效果。 严飞 乔峻 霍强 木拉提 马松峰 王洪斌 艾斯卡尔 安勇关键词:胸部小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00年 曹卫东 乔峻 马松峰 霍强 王旭光 艾斯海尔.沙比提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 疗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脏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疗效。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7年8月55例应用IABP心脏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总病死率42%,其中冠心病患者手术死亡率(36%)低于非冠心病者的手术死亡率(64%,P〈0.05);术前应用IABP患者手术死亡率(0%)明显低于术中(40%)和术后(50%)应用IABP的患者(P〈0.05);IABP辅助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结论IABP是救治重症高危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手段,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心脏病基础情况以及IABP的正确操作和使用的指征和时机。 严飞 霍强 乔峻 木拉提 马松峰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脏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西北地区A型主动脉夹层转运专家共识 2025年 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手术治疗目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北地区TAAD发病率高,开展主动脉开放手术的中心有限,使得TAAD患者转运成为一种常态。西北TAAD转运专家组荟萃国内外TAAD转运经验,结合西北地区地理、人文、经济、交通等特点,针对TAAD转运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制订地方特色的转运专家共识,为规范TAAD患者转运流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供指导意见。 西北A型主动脉夹层转运专家组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 闫炀 孙立忠 师桃 宋兵 霍强 刘旭东 武建英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 转运 人类心房组织转录因子新一代蛋白质组学高通量筛查TFRE实验方法的建立 2021年 目的探究利用人类心房组织建立高通量高效筛查转录因子的实验技术,即转录因子反应元件(transcription factor response elements,TFRE)的方法。方法本研究纳入2例术后患者的右心房组织(1例术前无房颤,1例术前有房颤)。提取人类心房组织细胞核蛋白质,测定其蛋白质浓度,制备磁珠-串联双拷贝转录因子反应元件序列(beadscatTFRE)复合体,利用beads-catTFRE复合体在核蛋白提取液中富集转录因子,高温高盐使核蛋白与beads-catTFRE复合体去结合后进行蛋白凝胶电泳,切胶、褪色后利用胰酶溶液进行胶内酶解,利用乙腈收缩凝胶条挤出其中的肽段并得到肽段溶液,干燥、溶解后上样进行质谱检测。利用Firmiana进行一站式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本次实验在正常右心房组织和房颤患者右心房组织两个实验组中分别鉴定到了220种、181种转录因子,两组一共鉴定到了241种转录因子,其中正常右心房组织中表达量高于中位数的转录因子前10%的有12个;房颤右心房组织中表达量高于中位数的转录因子前10%的有12个。结论本研究建立高通量筛查方法覆盖度高,其检出数据可以用于支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研究。 王莽原 霍强 杨毅宁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转录因子 不同脑灌注方式在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脑保护作用比较及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脑灌注方式在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中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选择2015年1月-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同一手术组收治的206例老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同期弓部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A(狭窄度<50%,68例)、B(狭窄度为50%~70%,68例)、C(狭窄度>70%,70例)三组,B组和C组再分为B1(34例)、B2(34例)、C1(35例)、C2(35例)四个亚组。A组和B1组均采用单纯深低温停循环下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灌注量为5~10 mL/(kg·min);B2组和C1组仍采用上述灌注方法,灌注量为10~15 mL/(kg·min);C2组采用双侧灌注,灌注量10~15 mL/(kg·min)。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韦氏记忆量表、Glasgow昏迷评分检测术前术后神经功能。(2)实验动物选用白猪幼猪48只,雌雄不限,体质量8~10 kg。使用血管夹或缝线技术造成不同程度的狭窄,再根据灌注方法分为A(16只)、B1(8只)、B2(8只)、C1(8只)、C2(8只)五组。动物实验中各组的灌注方式和各组的灌注量同方法(1)。各组动物血液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含量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1)术前1天,各组间的BAE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组间的BAE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1组BAEP大于A组(P<0.05),B2组BAEP小于B1组(P<0.05),C1组大于B2组(P<0.05),C2组BAEP小于C1组(P<0.05)。术前1天与术后第7天,各组间的韦氏记忆量表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天,B1组、B2组、C1组、C2组的韦氏记忆量表结果均低于术前1天(P<0.05)。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各组的Glasgow昏迷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B1组、B2组、C1组、C2组Glasgow昏迷评分均低于术前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出现1例昏迷,术后第7天恢复;C1组出现1例定向力障碍,术后第5天恢复;其余各组� 朱涛 张为民 阿不都乃比·麦麦提艾力 刘正 俞国军 霍强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脑保护作用 神经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