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RXRA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核受体视黄酸X受体α(RXRA)基因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TCGA数据库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XRA表达水平;在收集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组织样本中采用RT-qPCR分析RXR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等临床特征的关系;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RXRA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分析RXRA与DNA甲基转移酶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基于GEPIA工具分析DNMT1、DNMT3A和DNMT3B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RXRA在TCGA数据库51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型无显著相关性;7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中RXR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RXRA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中RXRA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并且RXRA表达与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结论RXRA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的联系;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RXRA启动子的低甲基化水平是RXRA高表达的重要因素,且RXRA与DNA甲基转移酶存在紧密联系。
- 肖红梅陈荣姜应梅
-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DNA甲基转移酶
- PBL教学法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 2018年
- 分析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名本校2017级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其中观察组应用PBL教学法实习带教,对照组用传统讲授式实习带教法。实习期为三个月,实习结束后自行设计考卷对所有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并设计调查问卷,统计所有学生在沟通能力、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有提高,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85.5±11.2)分、(87.7±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4.3±10.4)分、(76.3±8.7)分,P<0.05,差异显著。(2) 观察组中9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沟通能力、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一定进步,组间比较,观察组认为能力提高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PBL教学法用于肿瘤放射治疗学的实习带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学生对此反映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李冬徐颖陈曦陈荣
- 关键词:PBL教学法肿瘤放射治疗学实习带教
- 恶性肿瘤病人感染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护理对策
- 2010年
-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但是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的发病水平,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而且他们所接受的抗肿瘤治疗的一系列措施,往往导致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进一步下降,特别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
- 曾令秀张皓陈荣陈曦高晓霞肖冬英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医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 深静脉置管化疗后导致深静脉血栓5例护理体会
- 2009年
- 肖冬英陈曦曾令秀陈荣黄文碧姜应梅
-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术化疗后深静脉血栓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穿刺经外周静脉
- 微信群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 2018年
- 探讨微信群互动教学模式对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接收护生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研究组28例,加用微信群互动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及自我评价差异。结果:研究组护生中,理论知识成绩为(85.19±5.26)分、操作技能成绩为(86.27±4.38)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分别为6.253、6.413,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生各项自我评价均高于对照组,X2分别为4.667、5.197、5.828、8.591、6.411,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信群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
- 陈曦李冬徐颖陈荣
- 关键词:肿瘤科护理带教
- 奈达铂致重度过敏反应的护理
- 2010年
- 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6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以奈达铂为主联合方案化疗,4例患者出现重度过敏反应,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后转危为安,本文总结临床资料、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 曾令秀姜应梅黄文碧陈曦陈荣张皓
- 关键词:重度过敏反应精心护理奈达铂恶性肿瘤患者头颈部
-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加福莫司汀治疗脑转移瘤的护理体会
- 2009年
- 脑转移瘤为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其预后不良,如不治疗,平均生存1~3mo,传统全脑照射平均生存期可提高到3-6mo,但由于受脑组织耐受量和放疗技术的限制使常规放疗的照射剂量无法提高,仍有1/3~1/2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可见全脑照射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提高脑转移瘤局部的放疗剂量,从2006年6月至今我科对30例脑转移瘤患者在全脑放疗的基础上后程配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福莫司汀化疗,在放疗前中后的采取相应的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肖冬英曾令秀陈荣陈曦黄文碧姜应梅
- 关键词:全脑放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化疗脑转移瘤
- 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的护理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护理的有效性。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放化疗前后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结果患者未因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均顺利完成治疗疗程。结论在患者放化疗期间出现的毒副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
- 张蓉陈荣任立平许维毅
- 关键词:中晚期直肠癌放化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