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良龙

作品数:332 被引量:852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2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2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9篇动脉
  • 76篇心肌
  • 73篇冠状
  • 68篇冠状动脉
  • 66篇心动图
  • 60篇超声心动图
  • 54篇超声
  • 41篇血管
  • 38篇心脏
  • 35篇心室
  • 30篇细胞
  • 28篇描记
  • 27篇血流
  • 27篇描记术
  • 24篇介入
  • 24篇超声心动描记
  • 23篇心动描记术
  • 23篇超声心动描记...
  • 22篇缺血
  • 19篇多普勒

机构

  • 308篇福建医科大学
  • 12篇福建医学院
  • 7篇复旦大学
  • 7篇莱顿大学医学...
  • 5篇福建省人民医...
  • 5篇福建省妇幼保...
  • 4篇莆田学院附属...
  • 3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福州总医院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厦门大学附属...

作者

  • 326篇陈良龙
  • 69篇林朝贵
  • 64篇张飞龙
  • 55篇李金国
  • 44篇郑行春
  • 42篇孙旭东
  • 42篇钟玲
  • 39篇彭亚飞
  • 35篇罗育坤
  • 33篇陈建华
  • 27篇范林
  • 25篇洪华山
  • 22篇鄢晓平
  • 20篇江琼
  • 20篇王伟伟
  • 17篇蓝玉福
  • 16篇方军
  • 16篇王一波
  • 15篇陈道中
  • 13篇蔡炜

传媒

  • 46篇福建医科大学...
  • 28篇心血管康复医...
  • 14篇福建医药杂志
  • 14篇中国医学影像...
  • 13篇临床心血管病...
  • 8篇中国动脉硬化...
  • 8篇中国循环杂志
  • 7篇中华心血管病...
  • 7篇中国心脏起搏...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6篇医学综述
  • 6篇中华超声影像...
  • 6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福建医学院学...
  • 5篇中华高血压杂...
  • 4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上海医学
  • 4篇第八届全国超...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15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7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16篇2009
  • 20篇2008
  • 36篇2007
  • 15篇2006
  • 14篇2005
3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利用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2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分为昼夜节律消失(非勺型)与节律明显(勺型)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左重量指数非勺型(158.2±10.7g/m2)明显高于勺型组(125.3±8.1g/m2)(P<0.01),且左室肥厚与病程及平均血压关系密切,与最高血压无明显关系。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患者更易造成左室肥厚。
李金国陈良龙林丽珍王一波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
弹簧圈加GLUBRAN2与单用弹簧圈封堵冠状动脉瘘的疗效比较
鄢晓平彭亚飞郑慧颖黄煜陈良龙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与鉴定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获取及培养增殖的方法并鉴定。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BMSCs,测定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BMSCs,P2、4、6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增值能力强,呈均一成纤维样细胞,P3代以后细胞均一地表达细胞表面抗原CD44、CD90,不表达CD34,弱表达CD11b/c,细胞表达Connexin43。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体外稳定培养扩增大鼠BMSCs的方法,培养的细胞成分单一,适用于对BMSCs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卢仁荣陈良龙江琼郭进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连接蛋白43
房颤消融术后超声心动图肺静脉A波对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
王伟伟陈学海许哲孙旭东张飞龙陈良龙
螺内酯与氯沙坦对大鼠冠脉微栓塞后心室重构及心室功能的影响
2007年
目的在大鼠冠脉微栓塞(CME)模型上,观察CME后心室重塑及其机制,比较螺内酯联合氯沙坦和单用氯沙坦对CME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自清洁级SD大鼠心尖部注入自体血栓微粒造成心肌内微小血管栓塞,建立CME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L组)、假手术组(SO组)、冠脉微栓塞组(ME组)、螺内酯干预组(SP组)、氯沙坦干预组(LO组)、螺内酯联合氯沙坦组(SL组),每组10只。术后28 d取血浆及心脏标本。HE染色观察心肌内微小梗死灶数量(Nmmi),放射免疫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II (AngII)、血浆及心肌醛固酮(ALD)水平,Marsson染色检测心肌细胞间质胶原容积率(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IL-1β、活化NF-κB水平,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NO含量。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腔内压力变化率最大值(±LVdp/dtmax)。结果ME组与SO组比较,Nmmi显著增加:CVF明显增加。ME组与SO组比较,LVEDD和LNESD明显增大,LVFS和LVEF明显降低;LVEDP明显增加,LVSP及±LVdp/dtmax明显下降。ME组与SO组比较,心肌TNF-α、IL-1增加,活化NF-κB水平升高,心肌组织内NO浓度升高。ME组与SO比较,AngII、ALD水平均明显升高。与ME组相比,SP组均能明显减少心肌各种细胞因子表达,升高组织内NO浓度;LVEDD、LNESD明显减小,LVFS明显上升,LVEF明显改善;LVEDP明显下降,±LVdp/dtmax显著上升。与LO组相比,SL组均能进一步明显减少心肌各种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组织间NO浓度;LVEDD、LVESD明显减小,LVFS明显上升,LNEF明显改善; LVEDP明显下降,±LVdp/dtmax显著上升。结论大鼠CME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受损。螺内酯联合氯沙坦较单用氯沙坦能进一步减�
陈宇宁张飞龙罗育坤陈良龙
关键词:螺内酯心室重构血浆血管紧张素LVEDP心室重塑
2024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年度报告
2025年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已逐步向县市级医院普及。同时,成人先心病(特别是卵圆孔未闭)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复杂先心病的终身管理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涌现持续推动着学科的向前发展。本文旨在综述2024年度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的新进展。重点回顾和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1)先心病介入封堵年度数据;(2)卵圆孔未闭封堵的最新认识;(3)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进展;(4)复杂先心病介入治疗及终身管理策略;(5)获得性心脏病介入新技术;(6)人工智能在先心病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梳理与探讨,本文细致剖析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长东钟禹成李庚田军张戈军董念国冯沅周达新吴永健陈良龙尚小珂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卵圆孔未闭残余漏
经静脉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2003年
目的 评价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的治疗作用。方法 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 (VT)患者安装 ICD,并随访 18个月。结果 术中测得除颤阻抗为 5 9欧 ,除颤阈值 <10 J。术后复发室性心动过速 ,均经 ICD治疗成功转复室性心律 ,有效率 10 0 %。结论 
郑行春林朝贵陈良龙张飞龙陈建华
关键词: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超声心动图对蘑菇伞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随访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随访蘑菇伞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经蘑菇伞封堵器治疗后的 PDA患者 2 4例 ,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封堵疗效观察及心脏功能变化随访 ,平均随访 10个月。 结果  2 DE:在位封堵器呈“工”字形 ,在主、肺动脉侧应无占位作用。本组未见封堵器占位效应。CDFI:可见中央性分流和 /或边缘性分流。本组有 1例封堵后边缘性残余分流宽度为 3mm ,未予更换封堵器而出现术后溶血 ;1例边缘性残余分流宽度为 2 .5 m m ,术后 2 0个月仍有残余分流 ;1例术后有少量残余分流 ,10天后分流消失。封堵术后 10个月随访肺动脉压、左房室内径均显著下降。 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 PDA封堵治疗术后残余分流观察。
钟玲彭亚飞郑行春张飞龙林朝贵陈良龙
关键词:心包积液心脏压塞超声心动描记术
全文增补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前区来源不明无害杂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CDE)检查方法研究心前区来源不明,无害杂音的来源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有心前区3/6收缩期杂音的患者54例。应用CCDE结合激发试验观察局部湍流的产生部位、解剖基础及其发生机制。结果:在54例患者中,安静时仅有32例(59.3%)可检出轻度或可疑的局部湍流;激发后有51例(94.4%)可检出明显或确定性局部湍流,仍有3例(5.6%)未能检出湍流。在检出湍流的51例中,其产生部位分别为:左室腔内结构(LVCS),25例;右室流出道(RVOT),19例;主动脉弓降部(AADA),7例。LVCS来源的杂音形成局部湍流的解剖结构分别为:S形室间隔伴或不伴室间隔基底部增厚(12/25),左室假腱索(10/25),二尖瓣腱索、乳头肌(3/25);RVOT来源的杂音形成局部湍流的解剖结构分别为:RVOT轻度狭窄(15/19),异常肌束(4/19);AADA来源的杂音形成局部湍流的解剖基础为主动脉硬化及弓降部变形。结论:通过CCDE结合激发试验发现了三种较少见、功能性、易漏诊的心脏杂音来源及形成机制。
张如钿李金国孙旭东钟玲陈良龙
关键词:心脏杂音超声心动描记术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中的价值
陈良龙陈婉华孙旭东钟玲李金国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