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璐

作品数:26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疾控
  • 5篇疾病预防
  • 5篇疾控机构
  • 4篇项目管理
  • 4篇疾病预防控制
  • 3篇脊柱
  • 3篇共病
  • 3篇共病现象
  • 3篇肥胖
  • 3篇肥胖症
  • 2篇学生保健
  • 2篇学生保健服务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抑郁症状
  • 2篇政府
  • 2篇政府职能
  • 2篇症状
  • 2篇质量管理
  • 2篇颗粒物

机构

  • 22篇天津市疾病预...
  • 8篇北京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东丽区...
  • 1篇天津市塘沽区...

作者

  • 22篇陈璐
  • 7篇刘忠慧
  • 7篇左桐
  • 6篇宋逸
  • 3篇马军
  • 3篇冯利红
  • 2篇崔玉山
  • 2篇赵淑岚
  • 2篇袁雯
  • 2篇刘瑛
  • 2篇郝琳
  • 1篇王洋
  • 1篇冯宝佳
  • 1篇高磊
  • 1篇刘黛莉
  • 1篇郑钟洁
  • 1篇许宁
  • 1篇张东发
  • 1篇刘晓明
  • 1篇杨金萍

传媒

  • 9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人造革合成革及其制成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人造革、合成革及其制成品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的试验。
陈璐郝琳赵淑岚冯利红左桐
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探索与研究
2010年
左桐陈璐刘瑛许宁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质量管理
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肥胖和抑郁症状的关联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中学生肥胖和抑郁症状共患的趋势,为探索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模式及其对肥胖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2023年在天津市16个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93 435名中学生调查肥胖、抑郁症状和健康危险行为情况。采用潜类别分析对健康危险行为进行分类,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健康危险行为不同分类对肥胖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天津市中学生2019—2023年的肥胖检出率为先升高(2019,2020年:20.90%,23.35%)后降低再逐渐平稳(2021—2023年:22.20%~22.69%),抑郁症状检出率呈降低趋势(21.65%下降至14.92%)。肥胖和抑郁症状共患检出率先升高(2019,2020年:4.62%,4.66%)后逐渐降低至2023年的3.43%,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区高于郊区。潜类别分析将健康危险行为分为缺乏运动组、睡眠不足等不良行为组、不良饮食组和健康组4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人口学特征后,前3组中学生肥胖和抑郁症状共患检出风险分别是健康组的1.35(OR=1.35,95%CI=1.15~1.59)、4.20(OR=4.20,95%CI=3.50~5.04)、1.84(OR=1.84,95%CI=1.40~2.38)倍(P值均<0.05)。结论 天津市中学生2019—2023年肥胖和抑郁症状共患率先上升后逐渐降低,应从运动、饮食、睡眠等多种行为方面对肥胖和抑郁进行综合干预。
孙志颖张献伟袁雯董彦会徐渴赵赛赛陈璐刘忠慧
关键词:肥胖症抑郁
天津市中学生体力活动睡眠时间及超重肥胖与抑郁症状的关系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中学生体力活动、睡眠时间、超重肥胖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2021年每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天津市16个区抽取5274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抑郁症状、睡眠时间和体力活动时间。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9.07%,女生高于男生,城区高于农村,住校学生高于走读学生,留守学生高于非留守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8.44,155.77,35.29,19.15,P值均<0.05)。天津市中学生超重检出率为20.64%,肥胖检出率为22.13%,一周体力活动时间合格率为49.54%,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合格率为33.64%,睡眠时间合格率为25.7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周体力活动时间合格、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合格、睡眠时间合格、体质量指数(BMI)合格均与抑郁症状检出率呈负相关,其中睡眠时间合格抑郁症状检出风险最低(OR=0.60,95%CI=0.57~0.63);与4项均不合格学生相比,4项均合格学生发生抑郁症状风险较低(OR=0.39,95%CI=0.34~0.46)(P值均<0.05)。结论天津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水平居中,应从睡眠时间、体力活动、户外活动和超重肥胖方面进行综合干预,减少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
孙志颖刘忠慧冯宝佳张献伟徐渴陈璐
关键词:睡眠超重肥胖症抑郁
工作场所现场采样的内部质量控制要求被引量:5
2010年
陈璐赵淑岚冯利红
关键词:现场采样
疾控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设计与推动被引量:3
2008年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合理的使用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不仅满足国家对于加强疾病预防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而且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部门,具有集社会性、政治性、技术性于一身的特点,在疾控体系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设计和建立适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点的质量管理模式,合理有序地推进。
陈璐左桐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2016—2022年天津市大气PM_(2.5)成分浓度及健康风险变化趋势
2025年
目的评估2016—2022年天津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成分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和(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健康风险水平变化趋势。方法2016—2022年在天津市不同区设PM_(2.5)采样点,每月采集7日,检测滤膜中16种PAHs及12种(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包括萘、苊烯、芴、苊、菲、蒽、荧蒽、芘、屈、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及锑、铝、砷、铍、镉、铬、汞、铅、锰、镍、硒、铊。并参照《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风险评估方法对部分PAHs和(类)金属元素进行成人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从2016年开始,所有16种PAHs浓度随时间下降(P<0.05),12种(类)金属元素中,锑、铝、砷、镉、铅、锰、硒、铊、汞浓度随时间下降(P<0.05),铍上升(P<0.05),铬和镍无明显变化(P>0.05)。浓度取中位数时,2022年总PAHs的超额致癌风险(excess carcinogenic risk,ECR)为1.13×10^(-6),砷和铬的ECR分别为1.81×10^(-5)、5.17×10^(-6),PAHs和(类)金属元素的危害商(hazard quotient,HQ)均<1;当浓度取第95百分位数时,苯并[a]芘和PAHs的HQ为1.47、6.47,ECR为2.92×10^(-6)、1.28×10^(-5),锰的HQ为1.10,铬、砷、镉、镍的ECR分别为1.50×10-4、5.15×10^(-5)、3.49×10^(-6)和3.33×10^(-6)。结论天津市大气PM_(2.5)中的大部分PAHs和(类)金属元素浓度和健康风险呈现下降趋势,部分成分包括PAHs、铬和砷致癌健康风险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陈璐冯利红崔玉山
关键词:细颗粒物多环芳烃金属元素风险评估
工作场所空气中1,3-二氯丙醇的气相色谱测定
2008年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3-二氯丙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硅胶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1,3-二氯丙醇,以丙酮解吸后气相色谱(FID)测定。结果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9—540.2μg/nd;回归方程Y=291.5X-711.4,相关系数r=0.9999;最低检出浓度为0-3mg/m^3(以采集3L空气样品计);不同浓度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2.6%;解吸效率为95.0%~96.7%;穿透容量大于0.5mg;采样效率10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d。结论 该方法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制规范》的要求,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3-二氯丙醇的测定。
张露新杨金萍刘黛莉陈璐刘晓明张东发侯玉更刘家常杨益联
空气PM_(2.5)成分的混合暴露对小学生肺功能的急性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细颗粒物(PM_(2.5))成分的混合暴露对小学生肺功能的急性影响,为保护儿童呼吸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1年,在天津市分层随机方法选取2120名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进行肺功能测试。同时,结合PM_(2.5)成分和学生住址,模拟短期暴露水平,并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GLM)和加权分数之和(WQS)回归模型分析PM_(2.5)混合暴露对小学生肺功能的急性影响。结果2019—2021年天津市空气中PM_(2.5)日均水平的平均值为81.14μg/m^(3),高于国家标准。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天津市不同地区小学生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75%的用力呼气量(FEF75)和25%的用力呼气量(FEF25)等肺功能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3,0.87,2.34,1.56,0.98,P值均>0.05)。但GLM分析结果显示,空气中PM_(2.5)各成分均对小学生的肺功能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当芴和芘的成分质量浓度每增加10 ng/m^(3)时,小学生的肺功能FVC指标会分别降低166.44和61.94 L。WQ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混合暴露对小学生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中,多环芳烃中的芴、芘以及重金属铅所占的比例权重较大。结论空气中PM_(2.5)各成分的单一暴露和混合暴露均对小学生的肺功能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其中多环芳烃中的芴和芘以及重金属铅的影响尤为显著。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可能的污染来源进行加强控制,以保护小学生的呼吸系统健康。
陈璐张经纬袁雯董彦会崔玉山
关键词:颗粒物环境暴露
构建高水平学校卫生体系 促进学生常见病共防行动被引量:4
2024年
当前,中国学校卫生体系正在由基础保障向综合性健康管理转变,并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然而,学生健康问题的多样化和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应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心理健康以及传染病等问题,亟待构建一个涵盖资源配置优化、专业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和健康教育完善等多个方面的高水平学校卫生体系,同时深化对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策略的研究和实施,这将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教育现代化及构建全民健康保障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董彦会陈璐马军宋逸
关键词:公共卫生共病现象学生保健服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