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敬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体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制...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抗体
  • 1篇蛋白
  • 1篇亚群
  • 1篇亚群检测
  • 1篇银染色
  • 1篇银染色法
  • 1篇酸酶
  • 1篇探针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亚群
  • 1篇纤维连接
  • 1篇纤维连接蛋白
  • 1篇连接蛋白
  • 1篇磷酸酶

机构

  • 4篇卫生部

作者

  • 4篇陈敬
  • 2篇史良如
  • 2篇江洪
  • 1篇黄晓华
  • 1篇欧阳斌
  • 1篇刘燕
  • 1篇张会平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抗人CD3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1998年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鼠抗人CD3杂交瘤细胞WuT3中扩增克隆出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测序结果证实:V_H属鼠抗体重链可变区亚组Ⅱ(β)、V_L属鼠抗体Kappa轻链可变区亚组Ⅵ.将V_H、V_L基因片段克隆到单链抗体表达载体POPE51中,使V_H、V_L基因片段分别直接与一多肽连接子的两端相连,构建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克隆筛选证明,阳性克隆近100%.细菌用20μmol/L IPTG诱导培养,经固定金属离子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凝胶过滤,从细胞间质中提取纯化ScFv,每升培养液可获得5mg纯度大于90%的ScFv.FACS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WuT3 ScFv与亲代结果一致.
张会平江洪黄晓华金海陵史良如陈敬
关键词:单链抗体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表达纯化
抗纤维连接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报道应用含血清培养液及无血清培养液进行细胞融合,共获得8株稳定分泌抗纤维连接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证实McAb仅识别220KD的Fn。角膜冰冻切片,McAb经PAP法显色,Fn分布带与文献报道相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8例献血员血浆Fn含量,结果为0.342±0.026mg/ml,与文献报道极为相近,且重复性好。
黄晓华陈敬舒邦良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探针的研制及在T细胞亚群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1994年
采用鞣酸—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不同颗粒大小(如φ6nm、φ10nm、φ15nm)、不同种类的胶体金标记抗小鼠IgG、抗人IgG及SPA等探针。所制备的胶体企探针直径达到标记要求,颗粒大小均匀,稳定性好。用该探针检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如CD3、CD4和CD8等T-淋巴细胞亚类抗原,其本底低,对比度好,阴阳性分明,优于常规的免疫荧光法。
舒邦良江洪陈敬
关键词:胶体金探针T细胞亚群免疫金银染色法
抗酶单克隆抗体制备中检测方法的探讨
1990年
本文比较了反向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传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发现前者更适合作为抗酶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筛选方法。并对试验中的各种反应条件,包括羊抗鼠IgG包板、待检单抗和酶反应的最适浓度及底物缓冲液的选择进行了探索,最后用该法筛选5次融合后培养的杂交瘤上清,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欧阳斌刘燕陈敬史良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