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鸿浩

作品数:42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 13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舆论
  • 6篇舆情
  • 5篇网络舆情
  • 5篇干部
  • 4篇政务
  • 4篇网络
  • 3篇舆论引导
  • 3篇司法
  • 3篇领导干部
  • 3篇检察
  • 2篇电子政务
  • 2篇新闻
  • 2篇银行
  • 2篇舆论场
  • 2篇政治
  • 2篇群体性
  • 2篇群体性事件
  • 2篇项目管理
  • 2篇媒介
  • 2篇检察信息

机构

  • 21篇国际关系学院
  • 15篇中共中央党校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最高人民检察...
  • 3篇《方圆法治》...
  • 1篇北京市人民检...

作者

  • 37篇金鸿浩
  • 9篇高红玲
  • 4篇刘亚
  • 3篇赵志刚
  • 1篇王浩臣
  • 1篇穆雪峰
  • 1篇张星元
  • 1篇毛展
  • 1篇张郑国

传媒

  • 6篇领导科学
  • 5篇网络传播
  • 4篇方圆
  • 3篇人民检察
  • 3篇新闻战线
  • 3篇电子政务
  • 2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世界
  • 1篇新闻记者
  • 1篇中国记者
  • 1篇新闻界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贵州警官职业...
  • 1篇智慧城市评论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中国信息安全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1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舆情主体的传播意愿识别与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在传播学分析框架的认知中,网络舆情不仅是静态孤立的事实信息,而且是信息的生成、传播、消散的动态过程;我们不仅关注舆情内容本身,还关注舆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传播路径问题。套用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的一句名言,传播学分析框架让"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
金鸿浩
关键词:事实信息网络信息传播舆论场媒介形象把关人社会政治态度
电子政务项目风险评估与治理研究——基于电子检务工程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电子政务项目风险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良好的项目风险识别与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拟定项目风险应对策略,从而减少风险发生概率与危害程度。以电子检务工程为案例,对电子检务工程项目的风险特征进行了识别,对相关分析评估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最终提出电子检务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金鸿浩金鸿浩陈玉
关键词:电子政务项目管理风险管理
官方舆论场的战略性外延初探
2017年
构建新形势下“国家公关”体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增强我国官方舆论场在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金鸿浩高红玲
关键词:舆论场官方整合资源国际舆论话语权
爱国主义报道的“三性”立体框架探讨
2017年
在当今多元意识形态交织、多元利益价值共存的社会思潮中,爱国主义宣传功能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凸显。一个富强的中国,始终是国人实现梦想的最大载体;爱国主义精神,也始终是社会心理的最大公约数。必须破解当前爱国主义报道的痛点、难点,打破思维局限,创新爱国主义报道的角度、方式与内容。
高红玲金鸿浩
关键词:双向性时空性
我国中央主流媒体宣传资源省域分配研究——基于2000-2015年《人民日报》报道的面板数据分析
2017年
论文对2000-2015年《人民日报》60余万篇报道进行大数据分析,试图了解中央媒体的全国省域报道资源分布情况和相关因素。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资源的地域分布存在较大差距,北京、上海呈现"双中心"特点获取了大量全国性报道资源。其他省份总体上呈现东、中、西部地区递减趋势。通过相关分析和案例研究发现,宣传资源省域分配还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新闻规律等的影响。研究建议,中央媒体应有意识的加强全国各地域相对平衡报道,防止地域媒介偏见和"消失了的地域",各地域在中央媒介资源竞争上要注重"提质增效"和"内嵌式"传播,增强媒介资源竞争的"巧实力"。
金鸿浩
关键词:人民日报
“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的建设环境与路径被引量:1
2017年
"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是未来检察机关办公办案的基本形态与建设目标。目前在"怎样研判和推动‘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问题中尚缺乏基本共识。根据对中央精神的文本分析,提出了"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的建设原则;根据完善后的SWOT模型建立了"互联网+检察工作"的建设环境评估框架;同时提出了政治路径、法律路径、技术路径三结合的"互联网+检察工作"建设路径。
赵志刚金鸿浩
关键词:检察工作检察信息化
传统检察信息化迈向智慧检务的必由之路——兼论智慧检务的认知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被引量:16
2017年
目前,全国检察机关正在经历由传统检察信息化迈向智慧检务的关键转型期,在第五次科技革命的互联网浪潮中,重新审视和明确检察职能、发展检察工作、强化检察官主体地位已经刻不容缓。必须依托科技手段,解决传统方式无法解决或不易解决的检察工作基础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在深化智慧检务过程中处理好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质量关、动力关和信任关问题。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检察工作深度融合,建设全业务智慧办案、全要素智慧管理、全方位智慧服务、全领域智慧支撑的"智慧检察院"。
赵志刚金鸿浩
关键词:检察信息化司法体制改革
“智慧检务”网络安全防护方法经验略论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根据网络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十八大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网信领导小组领导和支持下,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安全检查、队伍培育等多方面,多策并举,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金鸿浩
关键词:保密工作检察机关
群体性事件的“软政权”根因与“压力模式”
2012年
“软政权”这一概念,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缪尔达尔在1974年率先提出的。“软政权”主要指社会法律与规范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容易产生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危机。
金鸿浩王浩臣张星元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政权诺贝尔经济学奖社会危机缪尔达尔法律
政务舆情“人才不足”的对策探索被引量:1
2018年
在政务舆情工作中,队伍建设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制约性因素。除了“内部挖潜”的资源优化配置,还需要对专业人才加大招录、培养,畅通其发展渠道,通过扩大总供给、提升供给质量等方式满足政务舆情专业人才需求。
金鸿浩
关键词:舆情政务资源优化配置内部挖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