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子萱

作品数:26 被引量:390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储能
  • 5篇电机
  • 5篇双馈
  • 5篇双馈感应
  • 5篇发电
  • 4篇电能
  • 4篇电能质量
  • 4篇电压
  • 4篇双馈感应发电...
  • 4篇发电机
  • 4篇感应发电机
  • 3篇电网
  • 3篇能源
  • 3篇配电
  • 2篇低电压穿越
  • 2篇电力
  • 2篇电力系统
  • 2篇电能质量扰动
  • 2篇电压暂降
  • 2篇用户侧

机构

  • 22篇四川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2篇国网宁夏电力...
  • 1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国网内蒙古东...
  • 1篇国网宁夏电力...
  • 1篇国网福建省电...
  • 1篇国网西藏电力...

作者

  • 22篇郑子萱
  • 12篇肖先勇
  • 5篇汪颖
  • 3篇陈韵竹
  • 1篇李长松
  • 1篇刘阳
  • 1篇张文海
  • 1篇张殷
  • 1篇陈缨
  • 1篇马晓阳
  • 1篇高瑞林
  • 1篇陈振

传媒

  • 4篇电力科学与技...
  • 3篇储能科学与技...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供用电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 2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电子商务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电网技术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年份

  • 5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短路容量量化评估的断面极限功率解析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25年
直流送端电网中,系统短路容量主要由常规机组提供,当常规机组开机方式变化导致短路容量变化时,将对系统安全稳定特性造成重要影响。现有断面极限功率计算方法在校验系统安全稳定性时,往往忽略短路容量这一关键变量,因而无法准确表征常规机组开机方式对断面极限功率的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短路容量量化评估的断面极限功率解析计算方法。首先,构造计及短路容量的系统安全稳定约束条件;然后,提出常规机组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贡献指标,并基于该指标和安全稳定分析结果,提出一种断面极限功率解析计算方法;最后,以中国西北某电网为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
刘瑶李子恒郑子萱宋东徽李小腾张丁任杰谢琦
关键词:输电断面短路容量极限功率功角稳定暂态过电压
基于随机情景法的配电馈线光伏电源承载能力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配电网的不断接入,受过电压、电压稳态变化、三相不平衡等因素影响,配电网安全可靠性将下降。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情景法的配电馈线PV承载能力分析方法,以过电压、电压变化、三相不平衡等为约束指标,研究了光伏电源接入方式给不同电压指标造成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结果筛选恰当的电压约束条件。采用Open DSS配电网仿真软件分析IEEE 123节点配电网模型和Ckt-5配电网,结果验证了以电压为约束指标的配电网光伏电源随机情景承载能力分析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李胜男吴水军何廷一高瑞林郑子萱
关键词:配电馈线
风电故障穿越能力提升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双馈感应发电机是并网型风电的主要机型,在高渗透率情况下,其故障穿越能力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由于双馈感应电机(DFIG)定子侧直接接入电网,转子侧通过背靠背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电网,DFIG对电网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事件非常敏感。为了提高DFIG的故障穿越(FRT)能力,提出一种在DFIG机端装设谐振型固态限流器(RBFCL)的故障穿越能力提升方案,在研究谐振型桥式故障限流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制定故障限流器的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三相故障仿真,证明DFIG机端装设谐振型固态限流器,提升风电故障穿越能力措施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吴水军何廷一彭俊臻郑子萱杨若奂
关键词:双馈感应电机
基于多粒度特征选择和模型融合的复合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特征优化被引量:22
2022年
现代电力系统因其“双高”特性造成电能质量扰动模式愈加复杂,对复合扰动的准确分类提出了挑战。传统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所提取的特征由人为确定,难以判断所提取的特征对分类问题是否有效,加之多重复合扰动特征相互耦合导致扰动特征的可分性确定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度的计算方法进行特征选择的模型。在提取的扰动特征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粒度空间反映特征分布差异性,进而挖掘各粒度下的最优特征子集以确定有效和冗余的分类特征,达到优化分类效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分类模型融合不同粒度空间最优扰动特征集所训练的同质弱分类器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电能质量扰动多粒度集成分类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在进行多粒度分类时通过寻找最优单粒度空间特征而导致的其他粒度空间信息丢失的问题。实验表明,多粒度特征选择算法可提取对分类有效的扰动特征,集成分类模型可进一步改善模型的分类性能。
阮梓航肖先勇胡文曦郑子萱汪颖
关键词:电能质量
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技术难点被引量:13
2018年
配网故障检测与定位是实现配电网自愈性的前提,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是中性点非有效接地中压配电网尚未解决的难题。在分析中性点非有效配网单相故障特点的基础上,明确非有效接地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特殊要求,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结合配网实际和工程要求,指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中压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肖先勇何婧宇陈缨张文海郑子萱
关键词: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故障定位
不对称故障相位跳变和波形点对DFIG转子电压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研究电网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幅值、相位跳变、波形点等多维特征对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影响,是完善和提升DFIG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重要内容。首先,结合电网不对称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幅值、PAJ、POW等多维特征,推导计及PAJ和POW的DFIG定子磁链、转子电压解析式,并运用磁链和电压空间分析法,分析不对称故障中PAJ和POW对DFIG故障特性的影响机理;其次,结合磁链和电压矢量轨迹特征,以及PAJ和POW影响DFIG转子电压的规律,推导计及PAJ时导致最大转子电压峰值的POW表达式,并以1.5 MW DFIG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上述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根据导致DFIG转子电压峰值增幅最严重的电压暂降多维组合特征,提出完善DFIG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标准的建议。
刘远帆肖先勇任杰张逸郑子萱
关键词:不对称故障相位跳变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电压
考虑电能质量扰动时空分布特性的数据填充方法
2025年
电能质量扰动数据在数据采集、测量、传输、转换及存储等众多环节中都可能受到不可预知因素的干扰,导致大量数据缺失进而影响后续电能质量评估与治理方案的制定。为解决现有数据填充方法泛化能力较差且训练过程繁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电能质量扰动时空分布特性的数据填充方法。首先,考虑到电能质量数据的时序性,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提取时间序列特征,同时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的强大生成能力进行数据填充。然后,为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引入将多类型电能质量数据转化为RGB图像的预处理技术,以应对多维度的电能质量扰动数据。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王玉财李志远吴一凡李旭涛郑子萱胡文曦陈逸飞
关键词:数据填充
产教研融合的电气类课程资源建设方法——以电能质量及其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2025年
以电能质量及其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提出思政资源、教学资源、实践资源等产教研融合的电气类课程资源建设方法。首先,提出产教研融合的思政元素提炼方法,以“分析案例—探究本质—提炼元素”三步骤,从事件层、思政层实现工程案例的思政元素提炼;其次,提出产教研融合的教学资源转化方法,构建“问题导向,产教资源双向转化”和“项目驱动,科研资源反哺教学”教学资源转化体系;最后,开展产教研融合的学术性实践资源建设,从虚实结合实验资源建设和产业实践平台建设两个层次,探索学术性实践资源的建设方法,为产教研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汪颖王曼肖先勇李长松马晓阳郑子萱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学资源
兼顾保供与消纳的高比例清洁能源系统储能优化配置运行策略被引量:1
2025年
高比例清洁能源弱送端电网外送通道不足且灵活可调资源较少,清洁能源大发时易加剧弃风弃光现象,同时高渗透率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进一步压缩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的开机容量,削弱电网调节能力并加大负荷保供风险,导致负荷缺电与清洁能源弃电互为矛盾的双重挑战愈发严峻。电化学储能作为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手段,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与灵活运行至关重要。通过提出一种兼顾保供与消纳的储能优化配置与运行策略。首先,以高比例清洁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出负荷保供与清洁能源消纳这两类关键需求,并构建出电网平衡、清洁能源消纳和负荷保供这三类风险评估指标;其次,根据所提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相应的保供应与促消纳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在上层模型中求解的储能规划配置,在下层模型中求解储能的优化运行,实现兼顾保供与消纳的储能优化配置与运行的双层模型构建;最后,通过四个算例在西部某高比例清洁能源系统中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相较于通过配置储能解决单一消纳问题或保供问题,兼顾保供与促消纳的储能参与系统调控可有效提升地区电网的保供水平以及清洁能源消纳率,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升电网经济效益。
陈云瑶陈玉州加央拉姆张清渊郑子萱姜山李杰熊思源
关键词:优化运行混合整数规划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混合储能系统的直流微电网韧性提升策略被引量:23
2021年
受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负荷变化、故障以及非计划性脱网等事件的影响,直流微电网将面临不同时间尺度的动态功率不平衡问题。直流微电网运行韧性体现了系统在高频/小干扰事件与低频/极端事件下的快速响应、减少性能损失并尽快恢复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的直流微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为完善直流微电网韧性评价体系,首先提出了量化直流微电网运行韧性的方法。其次,建立混合储能系统离散预测模型,设计代价函数以及不同控制目标之间的权重系数,最大化功率型与能量型储能系统的优势,实现了基于局部信号的快速充放电与能量自动恢复控制。最后,通过多种干扰事件算例,验证所提出的韧性提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郑子萱倪扶瑶汪颖谢琦
关键词: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模型预测控制韧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