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志民

作品数:53 被引量:281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水利工程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鄱阳湖
  • 12篇长江
  • 11篇湿地
  • 11篇长江流域
  • 8篇生态流量
  • 8篇水工
  • 8篇水工程
  • 8篇鄱阳湖湿地
  • 7篇调水
  • 7篇调水工程
  • 7篇水源地
  • 7篇流域
  • 6篇饮用水水源
  • 6篇饮用水水源地
  • 6篇同位素
  • 6篇土壤
  • 6篇稳定同位素
  • 5篇生态
  • 4篇植被
  • 4篇水位

机构

  • 38篇长江水资源保...
  • 21篇武汉大学
  • 5篇江西省水利规...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北省交通规...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长江流域水资...
  • 1篇水利部中国科...

作者

  • 52篇邓志民
  • 17篇张翔
  • 14篇李斐
  • 11篇王孟
  • 11篇刘扬扬
  • 8篇王中敏
  • 7篇刘金珍
  • 6篇肖洋
  • 6篇潘国艳
  • 6篇翟红娟
  • 5篇吴绍飞
  • 5篇罗蔚
  • 5篇彭才喜
  • 4篇樊皓
  • 3篇陈龙
  • 3篇阮娅
  • 2篇李红清
  • 2篇朱才荣
  • 2篇闫峰陵
  • 2篇梁秀

传媒

  • 7篇人民长江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资源研究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长江技术经济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水利水电快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利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中国水利学会...
  • 1篇第十届中国水...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幼鱼生长的养殖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幼鱼生长的养殖桶,涉及水产养殖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幼鱼死亡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装置、第一蓄水桶、水泵、养殖缸和回水管;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蓄水...
张登成李斐翟红娟樊皓刘扬扬许秀贞邓志民王成吴比贺松陈云鹏李亚俊
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黄石市为例
加强饮用水水源风险防控,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固定源和移动源不同类型风险源,分别构建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水源地为单元,综合考虑多个取水...
邓志民沈丹丹邓瑞刘扬扬
关键词:水源地风险源指标体系长江流域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植被叶片和土壤δ15N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研究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植被叶片和土壤δ15N特征,以蚌湖和修水之间的洲滩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断面研究2015年10-12月和2016年4月植被叶片和土壤δ15N的相关关系,探讨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植被叶片和土壤δ15N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C3植被的叶片δ15N大于C4植被;湿润时期植被叶片和土壤δ15N大于干旱时期,但湿润时期和干旱时期植被叶片均较土壤富集15N。铵态氮在湿地土壤中占比高达87.43%,是土壤主要的无机氮,但湿地植被主要吸收硝态氮。研究区氮循环开度较小,土壤δ15N随着可利用氮素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植被叶片δ15N与土壤δ15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植被叶片δ15N主要受土壤氮素变化和氮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肖洋张翔王孟邓志民林玉茹
关键词:氮循环氮素含量铵态氮鄱阳湖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补偿研究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是汉江中下游干流最上游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开工建设,将对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产生不利影响.目前调水工程对湿地公园的生态补偿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在研究以往...
刘金珍王中敏邓志民
关键词:湿地公园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植被恢复鸟类保护
基于GF-2遥感影像的三峡水库消落区岸坡分类
2025年
三峡水库的运行产生高变幅的消落区,围绕消落区的保护和修复成为蓄水后的重大科学问题。消落区岸坡分类是开展消落区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以三峡水库4个典型饮用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覆盖研究区域的GF-2遥感影像,在辐射定标、正射校正、大气校正等预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拍摄和目视解译获取消落区不同岸坡类型样本,构建基于面向对象的消落区岸坡类型识别方法;其次,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典型水源地的岸坡类型进行了分类,并比较了不同机器学习方法的分类效果,以实现典型水源地消落区岸坡类型的精准识别;最后,分析了面向像元与面向对象策略对消落区岸坡分类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多分辨率分割-面向对象的消落区岸坡分类操作方便、成本较低且精度较高,能用于三峡库区大范围消落区岸坡分类。该方法能解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象内部光谱异质性和对象之间同质性增加问题,有效提高三峡水库消落区岸坡分类精度。研究对促进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治理,维护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朱振亚李红清闫峰陵闫峰陵李志军王剑
关键词:三峡水库
长江流域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从水量、水质、监测、管理四方面分析了2016年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状况,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进一步推进水源地达标建设、保障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数量众多,...
邓志民邱凉邓瑞熊顺
关键词:水源地水质水量
基于Copula函数的流域防污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流域防污体系由各种水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通过水量的合理调配和水质预测预警等非工程措施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污标准用来表征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能力,即防止水污染事故发生的能力大小。应用Copula函数,详细的分析了组成淮河防污体系的各方案防污标准问题。结果表明,方案2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锰酸盐指数的超标风险,对流域高锰酸盐指数的防污标准有一定的提高;当流量小于3 000m3/s时,方案3对应的流域防污标准最高,流量大于4 000m3/s以上时,方案6能更好地降低氨氮水质的超标风险,方案3次之,采用方案6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随着流量继续增大,同一方案对降低流域内水质超标风险的作用越来越有限,需要寻求其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减小流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率,共同提高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
吴绍飞张翔邓志民
关键词:COPULA函数
一种鄱阳湖低水位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鄱阳湖低水位控制目标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野外现场采样和测试分析;步骤2)湿地植被水分利用模式确定;步骤3)优势植被对低水位变化的响应研究,提出保障洲滩湿地植被生态系统安全的低水位控...
肖洋王孟张翔李斐王中敏邓志民阮娅刘金珍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入湖总水量变化与旱涝急转规律分析被引量:44
2013年
近年来,鄱阳湖区低水位提前且持续时间延长,河湖水位不断突破历史最低值,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鄱阳湖入湖总水量与鄱阳湖水位及旱涝变化密切相关,分析其趋势及周期规律对鄱阳湖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9—2009年鄱阳湖逐日入湖总水量实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滑动平均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鄱阳湖年入湖总水量的变化趋势,最后,采用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鄱阳湖4—7月的旱涝急转规律.研究表明,鄱阳湖年入湖总水量序列无明显趋势变化;小波分析和小波方差分析表明鄱阳湖年入湖总水量存在19年的主周期,且1—3月、4—6月、7—9月和10—12月不同季节的入湖总水量则分别存在31、19、17、14年的主周期,而四个季节入湖总水量的主周期共同决定着年入湖总水量的主周期;基于鄱阳湖入湖总水量的变化分析,应用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研究旱涝急转规律.结果表明,在4—5月与6—7月之间,鄱阳湖在长时期内存在旱转涝和涝转旱的交替循环过程,且进入21世纪以来旱转涝和涝转旱的间隔年份不断缩短,表明鄱阳湖流域"旱涝"和"涝旱"转换越来越频繁.
罗蔚张翔邓志民肖洋
关键词:鄱阳湖旱涝急转
长江流域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及其保障措施研究被引量:21
2021年
保障和管理河湖生态流量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的基本要求,是实施“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Qp法、Tennant法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结合流域综合规划、水量分配方案、环评批复及取水许可等已有成果,计算确定长江流域重要河流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采用1956~2016年控制断面长序列月均及日均径流数据,分析各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重要河流主要控制断面除彭山、日喀则、海埂、宜昌断面月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较低,分别为87.6%、92.1%、92.1%和74.9%以外,其余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月均满足程度均高于95.0%;各控制断面的日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均高于90.0%,采用2012~2016年近5 a的日均数据分析可知,清江高坝洲和抚河李家渡2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日均满足程度低于90.0%,分别为88.0%和85.0%,主要原因是天然来水偏枯及上游水利工程调度管理监管不严。根据分析结果,从健全法规体系、强化工程生态调度、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长江流域片生态流量保障措施,可为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邓志民李斐邓瑞刘金珍张登成
关键词:生态流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