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雪琴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癌患者
  • 2篇病变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多发
  • 1篇性病
  • 1篇胸腹
  • 1篇胸腹腔
  • 1篇胸腹腔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衍生
  • 1篇血小板衍生生...

机构

  • 9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作者

  • 9篇赵雪琴
  • 6篇王振东
  • 1篇杨邵敏
  • 1篇方秋红
  • 1篇金晓光
  • 1篇任东伟
  • 1篇翟晓力
  • 1篇周琳
  • 1篇郭蒲君
  • 1篇巨霞
  • 1篇姜涛
  • 1篇李慧
  • 1篇李凯
  • 1篇金木兰

传媒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双肺多发团片影伴鼻塞
2018年
患者南,47岁,主因“发热伴咳嗽1个月,加重1周”于2016年7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6℃,伴咳嗽、咳痰,为黄色粘痰,量多,易咳出。
谢飞金晓光金木兰翟晓力赵雪琴方秋红
关键词:鼻塞多发双肺黄色粘痰高体温咳嗽
血清VEGF-C、PDGF水平对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对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4年6月于临汾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82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再次妊娠分娩结局分为结局良好组(n=118)和结局不良组(n=64)。比较两组产妇血清VEGF-C、PDG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VEGF-C、PDGF对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结局不良组血清VEGF-C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PDGF水平高于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C联合PDGF预测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高于单个指标预测(0.749、0.876)。结局不良组年龄≥30岁、产前体质指数≥30 kg/m^(2)、子宫肌层厚度≥4 mm、有流产史所占的比例均大于结局良好组,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小于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子宫肌层厚度≥4 mm、VEGF-C降低、PDGF升高是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VEGF-C降低、PDGF升高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不良分娩结局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预测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重要指标。
李凯王振东赵雪琴巨霞程林凤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瘢痕子宫
精索双相型滑膜肉瘤1例
2013年
患者,41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精索肿物1年入院。
赵雪琴杨邵敏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滑膜肉瘤精索双相型病例报道
TRIM59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及结肠癌细胞肿瘤侵袭,迁移相关性及机制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三结构域蛋白59(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59,TRIM59)表达与其肿瘤侵袭,迁移相关性,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样本来自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4例,根据TRIM59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表达组(>7分,50例)和低表达组(≤7分,64例)。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侵袭、迁移相关指标、侵袭相关基因、肿瘤细胞周期及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分析TRIM59与患者指标相关性。另选取选取直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系),培养后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9个样本,分别给予正常培养及TRIM59过表达干预,比较两组细胞迁移。侵袭实验结果。结果低表达组TRIM59染色评分、TRIM59、MMP9、TRAP1 mRNA、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VEGF、BFGF、HDGF、MCP-1、TGF-β、TIMP-1水平、S、M周期细胞占比低于高表达组,E-cad-herin、KLF4 mRNA、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G0/G1周期细胞占比高于高表达组(P<0.05);TRIM59染色评分及TRIM59 mRNA相对表达量与患者VEGF、BFGF、HDGF、MCP-1、TGF-β、TIMP-1水平,MMP9、TRAP1 mRNA、S、M周期细胞占比及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KLF4 mRNA及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细胞迁移量、细胞迁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研究组细胞中迁移的细胞数增加,转染24 h、48 h后研究组平均细胞迁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TRIM59水平与患者肿瘤侵袭、迁移、侵袭相关指标肿瘤细胞周期等指标均有密切联系,其可能可通过影响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分化过程影响结直肠癌病情进展。
王世奇李洁赵雪琴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侵袭迁移生存期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的食管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5例。传统根治组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微创联合组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食管癌总缓解率;6个月和1年生存率;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微创联合组与传统根治组比较,食管癌总缓解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联合组较传统根治组6个月和1年生存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微创联合组较传统根治组肺功能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大,可有效缓解食管癌,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王振东赵雪琴
关键词: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患者肺功能
DDX5、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DEAD-box家族的DDX5(RNA解旋酶)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74例及癌旁组织(距肿瘤>5 cm)36例中DDX5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DDX5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3.5%vs 30.6%),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60.8%vs 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X5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二者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组织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DDX5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27,P<0.05)。结论:DDX5的过度表达及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且二者在其中可能也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王振东赵雪琴郭蒲君周琳夏彦民姜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钙黏蛋白
胃间质瘤与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差异分析
2019年
目的 对比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差异.方法 抽取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7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分为胃间质瘤组38例和小肠间质瘤组34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核分裂相、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或转移、行根治术治疗率以及坏死率、复发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免疫组化染色指标(CD117、CD34、Desmin、NSE、S-100、Actin)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胃间质瘤组患者多数伴有腹痛和腹胀[31例(81.58%)],小肠间质瘤组患者多数伴随腹部包块[24例(70.59%)].胃间质瘤组患者原发于胃底部者22例(57.89%),胃体部者14例(36.82%),胃窦者2例(5.26%);小肠道间质瘤组患者原发于空肠者19例(55.88%),十二指肠者9例(26.47%),回肠者6例(17.65%).结论 胃间质瘤与小肠间质瘤两者具有较为接近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此类患者治疗中选择有效的辅助检查方式意义重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案,应加强术后随访.
霍成连亚莉王振东赵雪琴
关键词:胃间质瘤小肠间质瘤病理特点
ESD治疗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价值及术后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价值及术后病理分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5月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72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现将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术前、术后病理符合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处病灶中,完整切除58处,完整切除率为71.6%;治愈切除71例,治愈切除率为98.61%。食管狭窄发生率2.8%,食管穿孔与出血发生率均为1.4%。81处病灶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完全一致57处,一致率为70.4%,且低、高级别黏膜内瘤变检出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诊断结果的性别、标本面积、标本宽度及病灶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诊断结果的标本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术前诊断准确性因素有患者性别、标本面积、标本宽度及病灶位置等。将ESD手术方法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中,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且该术式对机体损伤小,更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赵雪琴王振东
关键词:ESD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病理分析
DDX5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DEAD-box家族的DDX5(RNA解旋酶)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临汾市医联体范围内2014年10月~2021年9月手术治疗切除的甲状腺癌组织标本10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100例,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与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癌及良性病变组织中DDX5的表达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DDX5/β-actin蛋白表达情况显著高于良性组织(30.44±3.71 vs 13.22±2.83,P<0.01);DDX5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DDX5过表达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赵雪琴苏学峰任东伟崔冰冰王振东李慧
关键词:甲状腺癌良性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