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明

作品数:165 被引量:572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57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6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4篇普洱茶
  • 27篇发酵
  • 19篇活性
  • 17篇熟茶
  • 16篇普洱熟茶
  • 14篇微生物
  • 13篇茶树
  • 12篇学成
  • 12篇石斛
  • 12篇化学成分
  • 12篇感官
  • 11篇生化成分
  • 11篇抗氧化
  • 10篇速溶
  • 9篇色谱
  • 9篇响应面
  • 8篇提取物
  • 7篇乙醇
  • 6篇多糖
  • 6篇栽培

机构

  • 156篇云南农业大学
  • 18篇宜宾职业技术...
  • 12篇普洱市茶叶科...
  • 9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普洱茶研究院
  • 4篇普洱茶树良种...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景德镇学院
  • 2篇滇西应用技术...
  • 2篇云南品斛堂生...
  • 2篇云南省普洱茶...
  • 2篇普洱南药庄园...
  • 2篇云南省高原特...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65篇赵明
  • 83篇马燕
  • 21篇陈军文
  • 20篇陈立佼
  • 19篇杨生超
  • 19篇苏小琴
  • 18篇张广辉
  • 17篇袁文侠
  • 17篇刘琨毅
  • 16篇周红杰
  • 14篇李家华
  • 14篇张冬莲
  • 11篇吕才有
  • 11篇李亚莉
  • 8篇秘鸣
  • 8篇海梅荣
  • 8篇龙光强
  • 7篇潘映红
  • 6篇王一丁
  • 5篇魏珍珍

传媒

  • 9篇食品研究与开...
  • 6篇食品安全质量...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中国茶叶加工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食品工业
  • 4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保鲜与加工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第十六届中国...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茶叶通讯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轻工学报

年份

  • 12篇2025
  • 20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14篇2021
  • 14篇2020
  • 11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1996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学专业认证背景下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结合专业认证背景及传统遗传学教学现状,探索了茶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目标、关键知识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建设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在课程目标上,应体现遗传学在茶学专业研究及发展的适用性;在教学方法上,可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工具,结合案例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有茶学特色的实验教学和考核体系,全方位落实遗传学课程目标,最终达到专业认证要求。
陈立佼赵明张广辉李家华杨广容
关键词:茶学遗传学智慧教学案例式教学
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近平滑假丝酵母真菌,由生产菌株经酵母合成培养基、PDA培养基分离纯化工序得到;生产菌株为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
周红杰魏珍珍卓婧赵明李亚莉袁文侠李家华秘鸣
接种汉逊德巴利酵母对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群落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5年
本研究利用从普洱茶中分离的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PETY002接种强化发酵普洱茶(EF组)。结果表明,EF组的酵母菌落总数显著高于传统发酵(NF组)。感官审评发现,EF组茶汤颜色更深、滋味更醇厚、香气带有菌香。特征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与NF组相比,EF组的茶褐素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增加,而茶多酚、儿茶素类(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咖啡碱的含量降低,黄酮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差异较小。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汉逊德巴利酵母是EF组中的优势真菌,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与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德巴利酵母属与茶褐素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和茶黄素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接种汉逊德巴利酵母强化发酵改变了发酵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通过与其他优势微生物相互作用提高了普洱茶的品质。
王藤伯年国沙艮卢万洋马燕赵明
关键词:普洱茶强化发酵微生物群落
响应面法优化低糖滇红奶茶配方的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低糖滇红奶茶的配方。方法以滇红茶、全脂奶粉、零卡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结合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滇红奶茶配方,并分析产品的理化及卫生指标。结果优化配方为:滇红茶汁50%、全脂奶粉15%、零卡糖10%,此时感官评分为87.83。在此基础上优化乳化剂和稳定剂添加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15%、黄原胶0.05%、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均为0.11%。经测定蛋白质含量(5.99±0.06)%、脂肪含量(3.38±0.02)%、茶多酚含量(320.6±2.25)mg/kg,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种低糖健康的滇红奶茶,其浅棕色稳定性好、质地均匀、浓稠恰当、细腻滑润无杂质,甜味适中茶香味与奶香香味协调无异味,为滇红茶的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伯年国王藤刘琨毅沙艮陈秋月王启马佳慧余科佳郎俊燕唐卿雁赵明
关键词:响应面感官特性
一种普洱熟茶发酵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洱熟茶发酵箱,针对现有的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时,需要进行通风,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通风频率也不同,上述发酵箱使用时,不能对普洱熟茶进行良好的通风,进而导致发酵茶叶出现酸馊、影响发酵质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
赵明 王藤马燕 李若愚 刘琨毅 肖艳琴 伯年国 王启
一种提高三七块根皂苷含量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三七块根皂苷含量的栽培方法,属于现代中草药栽培技术领域。该提高三七块根皂苷含量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种苗筛选与消毒、移栽、田间管理和采收六大步骤,主要是在二年生三七生长后期和三年生三七采挖前,揭去三...
陈军文徐祥增周平龙光强赵明海梅荣张广辉杨生超孙雪婷
文献传递
数控与传统发酵普洱茶抗氧化活性与化学成分的比较被引量:13
2017年
分别应用数控与传统方法进行普洱茶发酵,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样品的化学成分,结合电子鼻和感官审评比较发酵样品品质特征,并测定比较出堆样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2种发酵过程水浸出物、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儿茶素含量降低,茶褐素、咖啡碱含量增加,但数控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速度更快,且"堆味"更少。数控发酵出堆样的总抗氧化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能力低于传统发酵,羟自由基清除活性高于传统发酵,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总之,数控与传统发酵茶叶化学物质变化规律相同,但发酵速度更快,香气更好。
王兴华念波段双梅严亮杨瑞娟崔廷宏蒋勋郑文忠赵明罗朝光
关键词:数字化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电子鼻
普洱茶样中“金花”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5
2011年
"金花"是茯砖的品质特征,部分普洱茶样品也有"金花",但是对普洱茶中"金花"微生物研究较少。本文从1个类似"金花"的普洱茶样品中,分离出4株真菌,经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搜索比对鉴定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伞枝犁头霉(Lichtheimia corymbifera)、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和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在自制的普洱茶砖上接种阿姆斯特丹散囊菌,茶砖表面也长出类似的"金花",表明该普洱茶样品的"金花"是阿姆斯特丹散囊菌的闭囊壳。
马燕赵明周玲袁文侠刘议聪董燕梅周红杰
关键词:普洱茶金花ITS序列
一种金平人参中总皂苷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平人参中总皂苷的提取方法,包括:步骤一:以乙醇浓度、提取次数、超声温度作为模型的输入,以总皂苷提取率作为输出,构建金平人参提取工艺预测模型;步骤二:利用构建好的所述金平人参提取工艺预测模型,选择总皂苷提取...
姜薇薇杨生超赵明沈晓静郑少宇王圆圆李晓波
九种桑科植物抗真菌蛋白和纤溶酶研究
本文比较了9种桑科植物的抗真菌活性,纯化了部分抗真菌蛋白,同时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纤溶活性的薄层聚丙烯酰胺纤维蛋白平板法,并用此方法初步分析了9种桑科植物的纤溶活性.研究发现菠萝蜜、大麻、构树、葎草、桑叶和无花果的蛋白成分...
赵明
关键词:桑科植物抗真菌蛋白纯化纤溶酶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