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克昌

作品数:19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包虫
  • 7篇包虫病
  • 7篇虫病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6篇肝包虫
  • 6篇肝包虫病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3篇泡型
  • 3篇泡型肝包虫病
  • 3篇疗效
  • 2篇胆道
  • 2篇修补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淋巴
  • 2篇棘球蚴
  • 2篇棘球蚴病

机构

  • 19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9篇赵克昌
  • 11篇杨金煜
  • 8篇吴世乐
  • 5篇唐明杰
  • 4篇刘林勋
  • 4篇吴新民
  • 4篇卢岩松
  • 3篇郭亚民
  • 3篇马荣花
  • 3篇李珂
  • 2篇代志毅
  • 2篇白延霖
  • 1篇潘艳波
  • 1篇安永德
  • 1篇叶成杰
  • 1篇徐正光
  • 1篇王皓
  • 1篇宋世铎
  • 1篇张静妮

传媒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钙素原与白细胞计数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对肠梗阻患者肠坏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仅(TNF.仅)及c反应蛋白(CRP)对于早期诊断肠梗阻患者出现肠坏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48例肠梗阻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术中是否发现有肠坏死情况分为2组:术中发现单纯肠粘连患者为粘连松解组(236例);术中发现肠管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的患者为肠切除组(112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TNF-α以及CRP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与肠梗阻患者发生肠坏死的关系。结果肠切除组患者人院时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粘连松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12)ng/L比(11±9)ng/L、(13±4)×10^9/L比(10±4)×10^9/L、(171±76)ng/L比(139±89)ng/L、(110±50)mg/L比(64±44)mg/Ll(均P〈0.05)。经ROC曲线计算得出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TNF-α及CRP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5、0.70、0.64、0.76,诊断肠坏死的敏感度依次为0.848、0.616、0.670、0.875,特异度依次为0.762、0.720、0.576、0.593,约登指数依次为14.46、11.91、132.20、5.66。结论降钙素原在入院时早期诊断肠梗阻是否合并肠坏死方面,与白细胞计数、CRP及TNF-α相比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赵克昌王皓吴世乐冯鹏才杨金煜
关键词:肠梗阻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在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及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及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疾病类型随机分为A 、B、C 、D 组,...
赵克昌
关键词:血清PCT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高原地区囊性肝包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高原地区囊性肝包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高原地区肝包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原地区囊性肝包虫患者1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囊性肝包虫病,且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肝区疼痛、发热、术区皮肤损害等并发症并比较手术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术后随访复发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高原地区囊性肝包虫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唐明杰杨金煜赵克昌冯鹏才李珂卢岩松代志毅
关键词:肝包虫病高强度超声
慢病毒短发夹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沉默对肝癌细胞MHCC97-L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慢病毒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沉默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肝癌细胞MHCC97-L,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AGL2-shRNA与对照NC-shRNA,转染MHCC97-L细胞,采用嘌呤霉素筛选稳转株;CCK-8、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沉默PLAGL2后MHCC97-L细胞的增殖活力以及迁移和侵袭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PI3K和p-Akt蛋白表达。用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MHCC97-L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肝癌组织中PLAG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9株MHCC97-L细胞转染PLAGL2-shRNA可明显降低PLAGL2表达水平,同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5),p-PI3K、p-Akt表达受抑制(P<0.05);PI3K/Akt激活剂可明显逆转上述现象。结论慢病毒shRNA载体介导的PLAGL2沉默,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赵克昌王伟杨金煜冯鹏才吴世乐
关键词:慢病毒短发夹RNA肝癌免疫印迹法
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为胆囊息肉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125例胆囊息肉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70例行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胆囊壁厚度与胆囊收缩功能改善以及远期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依次为(50.01±11.84)min、(21.23±3.14)h、(17.62±4.25)h、(4.15±1.25)d均短于对照组(62.12±3.14)min、(42.26±4.25)h、(27.55±5.14)h、(9.82±3.25)d,出血量(11.25±2.47)ml、术后VAS评分(2.67±1.25)分均少于对照组(17.26±3.02)ml、(7.56±1.81)分(P<0.01);两组术后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息肉复发7.14%低于对照组25.45%。结论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效果显著,未发生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且可改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降低息肉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吴世乐郭亚民吴新民冯鹏才赵克昌
关键词:胆囊息肉并发症预后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手术效果及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手术效果及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腹股沟疝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40)和观察组(n=140)。对照组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7 d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及VAS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7 d CD3^+、CD4^+和CD4^+/CD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7 d 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切口疼痛、尿潴留、阴囊水肿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手术用于腹股沟疝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能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百分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吴世乐宋世铎赵克昌朱文君杨金煜
关键词:腹股沟疝
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的西部某市白纹伊蚊幼虫密度预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构建时间序列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2017年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探讨该模型在预测白纹伊蚊幼虫消长趋势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西部某地级市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白纹伊蚊幼虫监测资料,运用SPSS 20.0的专家建模器,考虑季节因素对月布雷图指数数据进行ARIMA模型构建,并用所建模型对2017年白纹伊蚊幼虫的消长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ARIMA(1,0,0)×(0,1,0)12为最佳模型。预测2017年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5—10月份均高于5,高峰主要集中在7—10月(分别为9.9、8.2、11.3和9.33),11月份后开始下降。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拟合预测效果较好。2017年,特别是5—10月份,应加强白纹伊蚊的监测、消杀及伊蚊媒介传染病的防控。
赵克昌杨金煜卢岩松冯鹏才上官朝亮
关键词:白纹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
腹腔镜D2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13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效果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D2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67)。观察组给予腹腔镜D2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D2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疗效整体比较差异明显(Z=-3.335,P=0.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1.18%和对照组85.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3,P=0.273)。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长(t=2.347,P=0.021),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则低于对照组(t=-8.273,P=0.000;t=-5.489,P=0.000;t=-4.686,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别(t=0.312,P=0.758;χ^2=2.969,P=0.085)。结论:腹腔镜D2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开腹手术相当,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冯鹏才杨金煜唐明杰赵克昌田丰源
关键词:腹腔镜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
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的临床研究
白延霖徐正光郭亚民安永德欧宏宇叶谢智华马荣花张莲香潘艳波赵克昌潘宏帅杨效
运用标准化残肝体积、肝硬化、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综合评估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切除术后的肝储备功能,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肝包虫患者肝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中,肝硬化对术前肝储备功能影响最大,其次是...
关键词:
关键词:肝储备功能影响因素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行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预防术中发生过敏反应。手术由同一组经验丰富并已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外科医师完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施行3D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残腔处理、肝包虫外囊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获得随访的患者例数、随访时间、随访期间口服抗包虫药物治疗情况、肝包虫病复发和腹腔种植转移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腹部症状,术后口服抗包虫药物及包虫病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术中情况: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3D腹腔镜手术,其中17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残腔处理,15例行肝包虫外囊切除术,8例行肝部分切除术。2例患者合并腹、盆腔包虫,均在3D腹腔镜下摘除。4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00±28)min,术中出血量为(86±24)mL,术中无患者输血。(2)术后恢复情况:40例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4±1.8)h,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1.7±0.9)d。40例患者手术当天均下床活动。40例患者中,39例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为2~3 d;1例因术后残腔胆汁漏,引流管留置2个月后拔除。4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期
刘林勋杨金煜冯鹏才唐明杰卢岩松吴世乐赵克昌
关键词:肝囊型包虫病微创外科腹腔镜检查3D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