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蓉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超声
  • 4篇动脉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血管
  • 3篇颈动脉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性
  • 2篇锁骨下动脉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
  • 2篇复发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超声

机构

  • 9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贾蓉
  • 2篇梁勇
  • 1篇段丽英
  • 1篇晋刚

传媒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 1/2012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10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组IMT(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血栓检出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质斑块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对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病变进行直接显示,并能较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故必须重视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贾蓉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
48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2014年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锁骨下动脉近心端或无名动脉重度狭窄导致锁骨下动脉远心端管腔压力下降,患肢血压低于椎一基底动脉压力时,在虹吸作用下致同侧椎动脉血流逆行进入锁骨下动脉,从而导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患肢缺血等一系列症状。其病因多样,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动脉先天性畸形、受压及血栓形成等。本研究旨在通过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锁骨下动脉狭窄与椎动脉窃血之间的关系。
贾蓉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6例,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栓塞程度,静脉管壁、管径、周围结构及静脉瓣的功能。结果:96例患者中,左侧肢体病变多于右侧(左/右,89/22),单侧肢体病变多于双侧(单/双,77/19),其中急性血栓19例,亚急性血栓33例,慢性血栓44例,下肢静脉完全栓塞28例,不完全栓塞6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阻塞程度及治疗后再通情况可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
贾蓉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
右锁骨下动脉的超声表现对早期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
2014年
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随着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这"三高"患者数量的日趋增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因此,早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分析了415例颈部动脉超声声像图,通过总结不同年龄患者不同部位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重点分析比较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与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管壁及斑块的病变情况,旨在为临床发现早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贾蓉
关键词: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右锁骨下动脉超声表现颈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微泡介导miR-585-5p通过调节FABP5对宫颈癌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介导miR-585-5p通过调节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对宫颈癌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人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人子宫颈上皮细胞、Hela细胞的miR-585-5p、FABP5表达。体外培养Hela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空微泡组、miR-585-5p微泡组、miR-585-5p+FABP5过表达微泡组,分组处理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miR-585-5p、FABP5表达;进行MTT实验、Ki67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与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进行细胞划痕实验与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于裸鼠右后肢腋部皮下接种Hela细胞构建其移植瘤模型并以同样方法分组,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裸鼠肿瘤体积。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ela中miR-585-5p对FABP5的靶向调节。结果相比人癌旁组织与人子宫颈上皮细胞,人宫颈癌组织及细胞系内miR-585-5p表达降低(P<0.05),FABP5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585-5p微泡组细胞miR-585-5p表达、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FABP5 mRNA与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增殖率、迁移率、侵袭数、裸鼠21d时肿瘤体积降低(P<0.05);空微泡组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miR-585-5p微泡组相比,miR-585-5p+FABP5过表达微泡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FABP5mRNA与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增殖率、迁移率、侵袭数、裸鼠21d时肿瘤体积升高(P<0.05)。miR-585-5p可靶向下调Hela细胞FABP5表达。结论超声微泡介导miR-585-5p可能通过下调FABP5而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体内肿瘤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最终延缓宫颈癌细胞恶性进展。
高剑英黄娟贾蓉
关键词:宫颈癌超声微泡HELA细胞恶性进展
超声造影组学模型在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中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组学(CEUS)模型在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具有肝内LR-3类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发生恶性癌变分为良性组(103例)和恶性组(5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基线资料进行匹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预测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的发生因素,建立CEUS超声造影组学模型并给予内部验证。结果:匹配前,两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白细胞计数(WB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低于良性组,其余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所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径增长率、前后径增长率、多发病灶、新发病灶、走行变化、形态变化、内部回声变化均为患者发生肝内LR-3类结节恶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中各详细的预测指标结果,在验证组中AUC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CEUS模型、临床模型、联合模型、US模型。结论:CEUS模型对于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可给予参考借鉴。
贾蓉梁勇黄娟高剑英
关键词:肝脏
基于基线数据和三维超声构建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转移预测模型及实证
2025年
目的:基于基线数据和三维超声构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MC)术后复发/转移预测模型及实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9例行手术治疗的EMC患者,根据术后2年内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三维超声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EMC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术后2年,289例EMC患者中71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复发率为24.57%(71/289);复发组肿瘤直径、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1/2、淋巴脉管内癌栓患者占比、VFI高于未复发组,术后放疗患者占比、RI低于未复发组(P<0.05);经Lasso-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术后放疗、淋巴脉管内癌栓、RI、VFI为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815;校准曲线、ROC曲线显示该模型敏感度、准确性较高,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EMC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较高,其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为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术后放疗、淋巴脉管内癌栓、RI、VFI,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敏感性、准确性较高,可精准识别早期潜在的高风险人群,便于个性化防治措施。
黄娟高剑英张娇姚秋菊贾蓉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三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3
2016年
脑血管病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文献[1]报道,颈动脉粥样硬化(CAA)已经成为脑梗死复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众多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病变尤其是对准确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为研究的热点。准确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及表面回声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等,对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段丽英贾蓉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病变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
超声造影参数与乳腺癌病理分级及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乳腺癌(BC)病理分级及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B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EUS检查,分析其相关参数[上升支斜率(K)、梯度(G)、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与病理分级、组织VEGF、Her-2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106例BC患者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病理组织学分级:Ⅰ级39例(36.79%),Ⅱ级42例(39.62%),Ⅲ级25例(23.58%);VEGF阳性69例(65.71%),HER-2阳性81例(77.14%)。不同病理分级、组织VEGF、Her-2表达组患者CEUS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病理分级Ⅲ级者K、PI、AUC均高于Ⅰ、Ⅱ级者,G、TTP均低于Ⅰ、Ⅱ级者(均P<0.05);组织VEGF、Her-2表达阳性者K、PI、AUC均高于阴性者,G、TTP均低于阴性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EUS参数K、PI、AUC与病理分级、组织VEGF、Her-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与G、TTP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CEUS相关定量参数水平与BC患者病理组织分级、VEGF、Her-2阳性表达均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为疾病早期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客观依据。
贾蓉梁勇张扬郭朝焱晋刚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分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