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家印

作品数:54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8篇肿瘤
  • 9篇骨髓
  • 9篇骨髓瘤
  • 8篇多发
  • 8篇多发性
  • 8篇多发性骨髓瘤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8篇化疗
  • 8篇APE1
  • 6篇细胞淋巴瘤
  • 6篇腺病
  • 6篇腺病毒
  • 6篇肺癌
  • 5篇血清
  • 5篇质粒
  • 5篇肠癌
  • 4篇蛋白
  • 4篇肿瘤标志

机构

  • 5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4篇谢家印
  • 45篇王东
  • 22篇向德兵
  • 13篇仲召阳
  • 13篇王阁
  • 12篇杨镇洲
  • 10篇杜佳
  • 9篇李增鹏
  • 9篇李梦侠
  • 7篇邹华
  • 6篇肖华亮
  • 5篇陈正堂
  • 4篇孙贵银
  • 4篇向大开
  • 4篇罗维
  • 4篇余娴
  • 4篇牟江洪
  • 3篇卿毅
  • 3篇杨雪琴
  • 3篇周立为

传媒

  • 12篇重庆医学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癌症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国产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后12月经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的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结果 50例患者CR 3例,PR 14例,SD 16例,PD 17例,ORR 34.0%,CBR 48.0%。中位生存期为415 d,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63 d。16例早期阶段(化疗≤2个周期)和34例后期阶段(化疗>2个周期)患者其ORR分别为50.0%、26.5%,CBR为68.8%、38.2%,后者相比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曾用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其ORR、CBR为19.4%、32.3%。毒副反应主要是粒细胞减少,Ⅳ级严重不良反应仅占8.0%。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低,患者生活质量高,尤其用在早期阶段具有明显优势。
谢家印向大开王东杜佳邹华罗维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多西他赛
依布硒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依布硒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依布硒作用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8、24、48、72 h后细胞活力及增殖情况,同时应用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OS探针观察依布硒对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细胞色素C等凋亡相关蛋白及Caspase9激活情况。结果依布硒能够显著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40μmol/L依布硒使凋亡率达(80.8±3.9)%;同时依布硒能升高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此外依布硒可诱导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胞浆释放但并不激活Caspase9。结论依布硒可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发生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ROS水平升高有关。
张亮杜佳周立为程燚王东谢家印
关键词:依布硒多发性骨髓瘤凋亡活性氧
一种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方法。首先化学合成人APE1基因siRNA的双链表达模板,经酶切后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的U6启动子之下,构建穿梭质粒pDC316-EGFP-U6-APE1siRNA,后者与腺病毒骨...
向德兵王东陈正堂谢家印李梦侠仲召阳
文献传递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奈达铂加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奈达铂加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和观察组(奈达铂加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组)每组各2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8.00%和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和84.00%;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17.5±1.8)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1.9±1.3)个月;1年生存率为72.00%,高于对照组的48.00%(P<0.05),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血液毒性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奈达铂加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可,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邹华谢家印余娴彭韬王东
关键词:奈达铂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及Endostatin水平检测的临床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血清VEGF及Endostatin(ES)水平变化与其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2例NHL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VEGF及ES水平。结果①162例NHL患者血清中VEGF、ES水平(198·97±17·92)pg/ml和(34·82±7·91)pg/ml,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31·58±6·68)pg/ml和(16·80±3·87)pg/ml(P<0·01),V/E比值也非常显著高于正常人。②NHL患者血清中VEGF、ES水平以及V/E比值与其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和骨髓侵犯(VEGF除外)等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年龄、性别、细胞类型之间无明显关系。③50例NHL完全缓解(CR)患者血清中VEGF、ES水平及V/E比值均非常显著低于122例NHL初治患者(IP)(P<0·01);但血清中VEGF、ES水平仍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P<0·01),而两者V/E比值差异并不明显(P>0·05)。39例复发/难治NHL患者(RRP)血清中VEGF水平显著高于IP组(P<0·05),但其ES水平差异并不明显(P>0·05),其V/E比值非常显著高于IP组(P<0·01)。④NHL患者血清VEGF、ES水平以及V/E比值与其预后指标LDH、CRP、β2-MG均呈显著正相关;血清VEGF、ES两者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HL患者血清中VEGF、ES水平升高,与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及肿瘤负荷大小密切相关,其两者的比值(V/E)对NHL患者的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谢家印向德兵王阁李增鹏仲召阳王东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血清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个体化、优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谢家印杨镇洲王东
关键词: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个体化药物治疗
556例非手术男性肺癌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男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男性肺癌的个体化分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非手术治疗的男性肺癌556例,分析年龄、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情况、TNM分期、接受治疗情况、一线治疗效果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等。结果患者年龄35~87岁,中位年龄60岁,平均(60.57±9.82)岁,以50~69岁居多,占67.81%(377/556)。确诊方式主要以经皮肺穿刺及纤支镜活检为主,占84.63%(479/556);非小细胞肺癌占77.70%(432/556),病理类型中腺癌占38.67%,鳞癌占32.55%;EGFR突变检测158例,突变型占21.52%(34/158)。TNM分期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ⅠA~ⅢA期)占26.16%,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占73.84%;566例患者中,32例放弃治疗,265例只进行一线治疗,184例完成二线治疗,75例完成三线及更多线治疗。一线治疗后可评估患者399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7.79%,疾病控制率(DCR)为51.88%。中位PFS 9个月,中位OS 14个月。随访时间1年及以上患者共301例,其中56例患者死亡;1年生存率为64.12%(193/301),2年生存率为18.94%(57/301)。一线治疗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治疗的ORR显著高于化疗和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表明,客观缓解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线数与OS相关,接受二线、三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OS显著延长,而年龄、分期、EGFR突变情况、组织学类型、治疗方案和效果均不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男性肺癌发病以中老年居多,非小细胞肺癌为主,病理类型中腺癌与鳞癌无差异,EGFR突变率较低,TKI一线治疗的ORR高于化疗和放疗,一线治疗后达到客观缓解的患者PFS显著延长,接受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仅接受一线治疗或未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
杜佳肖何许明芳孟昊岳渝谢家印王东
关键词:肺癌预后
伊立替康、米托蒽醌、地塞米松联合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米托蒽醌、地塞米松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与耐受性。方法对20例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ⅠE~ⅡE期患者均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化疗采用伊立替康+米托蒽醌+地塞米松方案,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2~4个周期,平均3个周期。放疗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肿瘤照射剂量:PGTV 56 Gy/28次,PTV 50 Gy/25次,照射采用6MVX线常规分割外照射,2 Gy/次,每周5次。然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均完成放疗及同步2~4周期化疗,其中14例(70%)如期完成,6例(30%)因不良反应延迟放疗。近期疗效观察:完全缓解(CR)17例(85%),2部分缓解(PR)2例(10%),有效率(ORR)95%;3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0%和80%。结论伊立替康、米托蒽醌、地塞米松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可,不良反应可耐受。
邹华谢家印余娴彭韬
关键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肿瘤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随着影像、微导管和支架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为过去无法治疗或疗效欠佳的疾病提供新疗法,肿瘤治疗已进入无创或微创时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的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旨在提高局部肿瘤治疗效果,克服传统治疗如静脉全身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放射性损伤大的缺点;术前的肿瘤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晚期肿瘤患者介入治疗能达到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总生存时间的目的。因此介入治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谢家印卿毅王东
关键词:肿瘤栓塞
肺癌性胸液GST—π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肺癌性胸液GST-π含量与临床诊断和疗效关系。方法:采用BA-ELISA方法检测了279例肺癌患者(118例合并胸腔积液)血清和胸液GST-π含量。结果:118例肺癌患者(除1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外)血清及胸液GST-π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及胸肺良性病患者(p<0.01),且胸液GST-π含量明显高于其血清水平(P<0.01),肺癌患者胸液GST-π阳性率为65.2%,高于其血清水平(45.76%)。31例化疗有效的肺癌患者胸液GST-π水平明显低于72例化疗无效患者(29.97μg/L±7.78μg/L与34.01μg/L±g.98μg/L,P<0.05)。结论:胸液GST-π测定不但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志物,而且对预测联合化疗疗效有一定指导作用。
谢家印肖世全邹强张培炽
关键词:肺肿瘤胸膜积液GST-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