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维 作品数:15 被引量:99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黄浦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HIV/AIDS患者病毒载量与CD8+T细胞活化及耗竭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CD38、HLA-DR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与HIV-1 RNA病毒载量、免疫活化和耗竭的相关性。方法纳入HIV/AIDS患者8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64例,接受治疗者17例)、同期40例健康捐献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细胞上活化标志物CD38、HLA-DR和凋亡标志物PD-1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HIV-1感染者血浆中的HIV-1 RNA。采用方差分析比较HIV/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CD8^(+)T细胞CD38、HLA-DR、PD-1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不同T淋巴细胞计数与HIV RNA病毒载量的相关性以及病毒载量与外周血CD8^(+)T细胞CD38、HLA-DR和PD-1的相关性。结果81例HIV/AIDS患者中,男性69例(85.19%),女性12例(14.81%),年龄M(Q1,Q3)为58(36.5,65.0)岁;年龄超过55岁以上的HIV/AIDS患者60例(74.07%),18~55岁HIV/AIDS患者21例(25.9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人群对照组相比,HIV/AIDS患者CD38、HLA-DR、PD-1在CD8^(+)T细胞上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并且在CD4^(+)T细胞计数小于350 cells/μl的患者中,CD38、HLA-DR与PD-1的表达增加更高(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CD4^(+)、CD4^(+)/CD8^(+)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7、-0.378,均P<0.05),CD8^(+)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356,P<0.05);当HIV RNA水平≤105 CPs/ml时,HIV RNA水平与CD8^(+)T细胞CD38、HLA-DR、PD-1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当HIV RNA水平>10^(5) CPs/ml时,HIV RNA水平与CD8^(+)T细胞CD38、HLA-DR、PD-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2、0.387、0.395,均P<0.05)。结论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CD38、HLA-DR活化水平升高、PD-1表达上调;当病毒载量较高时,患者HIV RNA病毒载量与CD8^(+)T细胞活化和耗竭水平呈正相关。 詹洁琼 宋黎黎 林怡 董原 王宇 褚维关键词:CD8+T细胞 细胞活化 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鸡胚分离改良方法效果评估 2025年 目的改良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鸡胚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分离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随机挑取甲型H1N1(H1N1pdm09)和季节性H3N2(H3N2snl)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各80份,分别接种10日龄(传统法)和14日龄(改良法)鸡胚羊膜腔及尿囊腔使病毒适应鸡胚(E1~E2),两种方法均接种10日龄尿囊腔扩增病毒(E2~E3),比较两种方法最终病毒分离阳性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羊膜腔和尿囊腔培养物中病毒核酸,评估不同接种部位的病毒增殖情况;根据原始标本核酸检测Ct值结果和改良法最终病毒分离阳性率,分析原始标本中病毒含量与分离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改良法获得H1N1pdm09毒株42株,阳性率为52.5%(χ^(2)=38.571,P<0.01);获得H3N2snl毒株54株,阳性率为67.5%(χ^(2)=40.921,P<0.01)。改良法接种鸡胚不同部位,在H1N1pdm09样本中有明显差异(χ^(2)=30.476,P<0.01),在H3N2snl样本中见明显差异(χ^(2)=4.928,P=0.026)。原始标本不同Ct值区间的改良法分离率未见明显差异(χ_(H1N1pdm09)^(2)=10.226,χ_(H3N2snl)^(2)=3.764,P>0.05)。结论改良法接种14日龄鸡胚使病毒适应,最终获得毒株数量显著高于传统法接种10日龄鸡胚的,可显著提升H1N1pdm09和H3N2snl流感病毒的鸡胚分离阳性率。羊膜腔对于H1N1pdm09和H3N2snl流感病毒更为敏感,有助于病毒在鸡胚内的适应。不同Ct值区间的标本分离率和病毒分离总阳性率未见显著差异,需进一步验证评价标本质量的因素。 朱宏炜 汤蕾 褚维 赵雪 娄轶群 褚小洁 宋黎黎 王宇 滕峥关键词:流感病毒 甲型H1N1 2015-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索上海市黄浦区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ARI)的病原体感染分布特征。方法采集黄浦区监测点36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多重PCR以及细菌培养等检测,分析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2015-2107年共收集了369例ARI病例,检出12种病原体,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为55.01%(203/369)。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25.56%(98/369),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9.76%(36/369),肺炎克雷伯菌为4.61%(17/369),鼻病毒/肠道病毒为3.79(14/369)。检出的病原体感染中混合感染率为5.42%(20/369)。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有所不同,16~24岁年龄组感染率较高(68.00%,17/25),60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率较低(44.90%,66/147)。冬季和夏季是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较高,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9.11%(85/123)、60.32%(76/126)。流感有季节性特征,夏季阳性率为17.34%(64/369),冬季阳性率为14.36%(53/369)。结论上海市黄浦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病原体主要以病毒为主,其中季节性流感检出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有差异,冬季和夏季是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流行的高峰。 毛宇明 沈福杰 王怡珺 陈健 郑雅旭 孔德川 褚维 阮园 娄轶群 洪虹 宋黎黎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谱 2009-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流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了解黄浦区2009-2014年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收集本区流感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相关诊室就诊情况以及ILI就诊情况,对部分病例进行采样开展病原学监测,使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阳性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2009-2014年黄浦区各周ILI%为0.27%-1.54%之间,三级医院周ILI%明显低于二级医院。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8 315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2 552份,阳性率为30.69%。结论本区流感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偶有流行。流感病毒优势亚型交替频繁,2009年本地区优势流行株为甲型H1N1,非流行年份优势流行株为H3和B型。 王宇 宋黎黎 沈福杰 褚维 娄轶群 阮园 张前龙关键词:流感样病例 流感监测 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中分离到一株A型呼吸道合胞病毒 2013年 目的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简称H7N9病毒)监测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H7N9病毒进行监测的同时对22种呼吸道常见病原体核酸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到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在一例重症肺炎患者的H7N9病毒监测标本中检出A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并利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对该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成功分离到了一株RSV-A。结论多重RT-PCR能同时对22种呼吸道病原核酸进行检测,有助于疫情的及时诊断和控制。RSV-A的成功分离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娄轶群 褚维 宋黎黎 王宇 劳宝法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 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2011-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索2011-2013年黄浦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流行特征、流感病毒亚型分布及不同监测数据的相关性。方法由监测点医院开展ILI监测,区CDC负责标本检测,通过幼托机构开展因病缺勤监测。结果 2011-2013年总ILI就诊百分比为0.33%,历年峰值依次出现在冬季、夏季和春季。2011-2013年流感病毒总阳性率为25.36%。2011年构成比最高的为B型流感病毒,2012-2013年均为A(H3)型。2011-2013年ILI就诊百分比、流感病毒阳性率和儿科急诊ILI就诊百分比均相关(均有P<0.05);2013年流感病毒阳性率和幼儿因上呼吸道症状缺勤百分比存在相关性(rs=0.36,P<0.05)。结论黄浦区ILI流行缺乏固定特征,幼儿因病缺勤监测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流感流行情况。 王怡珺 赵根明 沈福杰 褚维 唐毅关键词:流行病学方法 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的病原谱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编码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的基因与分离白浙江鸭的禽流感病毒A/duck/Zhejiang/12/2011(H7N3)的一致性最高, 褚维 宋黎黎 劳宝法 王宇 周建军 沈福杰 赵百慧关键词:流感监测 谱分析 病原 病例 流感病毒A 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6年麻疹病毒分离株核蛋白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6年麻疹病毒分离株核蛋白基因特征。方法2013-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麻疹实验室共采集72例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用Vero/hSLA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经real-timeRT-PCR方法鉴定为阳性的麻疹病毒分离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核苷酸片段(450bp),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72例疑似麻疹病例中分离到40株麻疹病毒。40例阳性病例中,男性23例(57.5%),女性17例(42.5%),年龄为(19.07±16.52)岁。40株麻疹病毒的基因亲缘关系显示,39株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并且有2个明显分支,另外1株为B3基因型。39株H1a基因型麻疹病毒株与同型参考株MVi/Hunan.CHN/0.93/7(AF04521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8%~100.0%和96.6%~100.0%。结论H1a基因亚型是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6年本地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同一年份存在着不同的传播链。分离的病毒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水平上高度保守,关键功能位点未发生变异。 宋黎黎 王静 褚维 王宇 陈军 李崇山关键词:麻疹病毒 核蛋白类 基因型 常见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22年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现已发现超过30种HFMD的致病病毒,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sackievirus A16,CV-A16)最为常见。EV-A71也是重症HFMD的主要诱因。近年来发现CV-A6在全球多地区暴发,致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可能上升成为新的主要HFMD致病因素。HFM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诱发HFMD的多种肠道病毒的病原学研究,以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将在该疾病的防控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褚维 华哲云 娄轶群 朱宏炜 宋黎黎 凌志毅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病原学 流行病学 采用PCR和细胞培养方法比较流感样病例不同标本的流感病毒检出情况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比较鼻拭子和咽拭子在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标本检测中的阳性率。方法:平行采集瑞金医院门诊ILI标本鼻拭子和咽拭子各一份,分别使用荧光PCR方法(real-time PCR)和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方法比较鼻拭子和咽拭子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阳性率。结果:2011年上半年(第1周-第30周)共采集ILI标本393份,其中荧光PCR阳性174份,MDCK细胞接种得到流感毒株114株,主要型别是B型,其次是A(H1N1)pdm09和H3N2亚型。总体上说鼻拭子阳性率高于咽拭子(78.9%vs 73.7%,P<0.01);A(H1N1)pdm09亚型流感标本,咽拭子阳性率高于鼻拭子(86.8%vs 67.9%,P<0.01);B型流感标本鼻拭子阳性率高于咽拭子(89.7%vs 62.1%,P<0.01);H3N2亚型流感标本鼻拭子和咽拭子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别(66.7%vs 66.7%,P=0.333)。结论:在流感常规监测工作中,对于不能同时采集鼻咽双份拭子的采样点,应根据当季流行的主要流感病毒亚型来确定采样部位。 宋黎黎 赵百慧 褚维 张曦 劳宝法关键词:咽拭子 流感病毒 流感样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