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背部浅筋膜炎的MRI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腰背部浅筋膜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60例腰背部浅筋膜炎的MRI表现。结果:腰背部浅筋膜炎的MRI表现为60例患者腰背部浅筋膜层中均可见到条状或条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呈明显高信号,边界较清楚。29例伴腰(骶)部其他病变,31例为单纯性病变。结论:腰背部浅筋膜炎是造成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MRI是该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邵艳波徐华强朱莉莉陈方奇袁新平
- 关键词:腰背部筋膜炎腰腿痛磁共振成像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CT表现及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后CT征象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CT表现和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后CT影像特点。方法:对464例TRS患者术前CT和56例TRS患者术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测量毁损灶体积。56例TRS患者术后疗效评定为Ⅰ-Ⅱ级37例,Ⅲ-Ⅳ级19例;Ⅰ-Ⅱ级患者术后2-10d行CT扫描25例、40-90d16例,19例Ⅲ-Ⅳ级患者术后6-7个月行CT扫描。结果:TRS患者的主要CT表现为脑萎缩,发生率为36.2%(168/464),其中皮质型脑萎缩占25%(116/464)。术后2-10d,毁损灶呈类圆形和柱形者为93.3%(140/150),片状不规则形为6.7%(10/150);术后40-90d,病灶呈类圆形和柱形为66.2%(65/96),片状不规则形为33.8%(31/96)。结论:术前CT扫描可作为筛选TRS手术患者的一种手段,脑萎缩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应慎重;术后不同时期CT扫描可客观评价手术疗效,为手术方案改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 袁新平王一芳徐华强王健
- 关键词:立体定向术精神分裂症
- 肌间沟臂丛阻滞效果的CT评价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应用CT观察局麻药在臂丛鞘内的分布与扩散状况,评价肌间沟臂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非异感组(NPAR组)、神经刺激组(PNS组)二组,每组35例,评估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每组随机10例行CT检查,扫描范围自C3至T3平面,并行注药侧的冠、矢状面CT重组,测量臂丛三干周围局麻药的扩散范围。结果:局麻药局限性分布于臂丛鞘内,肌间沟水平为完整的鞘样结构,其以下有明显的分隔,局麻药的分布范围在臂丛上干、中干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下干PNS组高于NPAR组(P<0.05);二组患者中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评分和尺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NPAR组明显高于PNS组(P<0.05)。结论:臂丛鞘是一多腔结构,局麻药注射的位置和深度直接影响阻滞效果,偏向尺侧的手术采用PNS定位为佳。
- 袁新平徐华强何绍明邵艳波曹波
- 关键词:臂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