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祥林

作品数:29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中医
  • 4篇教学
  • 4篇高职
  • 3篇细胞
  • 3篇小儿
  • 3篇咳嗽
  • 3篇发病
  • 2篇医专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诊治
  • 2篇职高
  • 2篇三峡库区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体质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中医儿科

机构

  • 25篇重庆三峡医药...
  • 5篇重庆三峡医药...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西华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重庆市卫生信...
  • 1篇重庆安全技术...

作者

  • 28篇蒋祥林
  • 11篇邹飞
  • 5篇李勇华
  • 5篇刘奉
  • 4篇蒲永莉
  • 4篇田秀蓉
  • 3篇杨勤
  • 3篇杨松
  • 3篇谭毅
  • 3篇朱文胜
  • 2篇陈勇
  • 2篇孙厚良
  • 2篇王昊
  • 2篇方应权
  • 2篇马月香
  • 1篇谭涛
  • 1篇毛利华
  • 1篇吕武宾
  • 1篇丁洪琼
  • 1篇周燕蓉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江西中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9世界...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小儿肺系病证的体质发病特点被引量:5
2007年
简要论述和分析了小儿体质特点及其与肺系病证的发病关系,认为小儿肺系疾病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多热性、易变性、泛传性、易闭性、易衰性等;小儿“三不足”的体质特点决定了小儿肺系疾病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尤为密切。
蒋祥林卫利
关键词:小儿体质肺系病证发病特点
高职高专中医儿科学教学反思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中医儿科学兴趣不高的现状,从突出中医儿科学的特点,首堂课引人入胜;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实践课教学模式;加强临床实训操作管理以及改变传统考试方法等方面改进教学,以期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中医儿科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蒋祥林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教学反思中医专业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联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海原小茴香鉴别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海原小茴香产地鉴别模型,为宁夏海原小茴香的道地药材及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保护提供新的技术参考。方法:采集甘肃民勤、安徽亳州、山东青岛、山东德州、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怒江、内蒙古古托、宁夏海原8个产地的小茴香样本,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对以上8个地理来源的小茴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检测。通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质谱数据库与离子迁移谱(IMS)迁移时间数据库的双重比对,实现了小茴香VOCs的定性分析。结合LAV分析平台的Reporter模块及Gallery Plot可视化工具,构建了表征产地特征的小茴香VOCs指纹图谱。采用非靶向分析策略,依据差异化的VOCs分布轮廓,对GC-IMS检出的97种VOCs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以构建海原小茴香产地鉴别模型。同时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1筛选出海原小茴香产地鉴别的关键特征标志物。结果:GC-IMS检测出97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涉及醇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类、萜类、醚类、烯类、苯类等类别。以GC-IMS检测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数据为基础的PLS-DA海原小茴香产地鉴别模型能准确地将其他产地小茴香与海原小茴香分辨开,在交叉验证(CV)过程中,该模型展现出的预测能力参数(Q^(2))和拟合优度参数(R^(2))分别达到了0.976和0.936,且置换模拟验证未显示过拟合现象。以VIP值>1筛选出12种关键风味标志物。结论:通过GC-IMS技术、PLS-DA分析以及VIP值筛选,成功构建了稳定且预测能力强的海原小茴香产地鉴别模型,为海原小茴香与其他产地小茴香的准确鉴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策略,也为海原小茴香的道地药材及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力量。
田秀蓉田秀蓉王昊于鹏龙刘霞沈梦玥蒋祥林蒋祥林李勇华李智红丁洪琼杨勤李杏英万国超马月香马月香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化学计量学
重庆三峡库区留守儿童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调查与干预措施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调查重庆三峡库区留守儿童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以探寻科学的干预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重庆三峡库区留守儿童117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该区留守儿童的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状况。结果一日三餐相关问题、富含营养素的食物、营养素与食物的分类、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100%的儿童构成比分别为7.69%、5.98%、8.55%、7.69%;女性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性,高年级营养知识得分高于低年级,寄宿留守儿童营养知识得分高于非寄宿留守儿童,成绩好的留守儿童营养知识得分高于成绩中等、差的学生(P<0.05);营养知识获取途径:44.44%的留守儿童通过课堂得知,26.50%的留守儿童通过电视得知,18.80%的留守儿童通过观看宣传画得知,10.26%的留守儿童自学。结论重庆三峡库区留守儿童营养知识掌握较少,不良饮食行为较普遍,应积极开展多形式相关健康教育予以干预。
刘奉蒋祥林邹飞
关键词:留守儿童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干预措施
从哲学角度认识中医的“气”被引量:1
2014年
从哲学角度看,"气"是古代中国先贤对宇宙万物本源的一种探索性描述,逐渐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气"是一种对客观世界认识之后,抽象而出的哲学概念,是一种抽象的物质范畴;"气"是中医学理论对客观世界认识得出的一个抽象的哲学认识。
邹飞蒋祥林
关键词:中医学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病特点及诊治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小儿巨细胞病毒性疾病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小儿机体引起的疾病,简称CMV病。CMV感染在我国流行广泛。小儿机体阻抑CMV的入侵能力极弱,故很容易受感染,尤其是胎儿及免疫力低下的婴儿更易受其侵害。肝脏和肺部是CM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
蒋祥林邹飞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婴幼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中医体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体质是以人体自身先天的禀赋作为基础,并经过后天的生长发育,最终获得的一个结构、形态及机能代谢等各个方面相对较为稳定的一种特殊性[1]。从某个层面来说,体质的差异主要是人体中机能代谢活动与脏腑阴阳气血之间存在的差异,其能够充分体现不同个体的整体特征。在《黄帝内经》中早就有关于体质方面的相关论述,而到了明代时期,已经有大量医家对体质做出了明确论述,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指出:“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2]。本文对近几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体质研究进行了整理,综述如下。
蒋祥林蒲永莉刘奉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说咳嗽变异性哮喘证候
重庆市万州地区0~6岁儿童贫血的发病率、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庆市万州地区0~6岁儿童贫血的发病率、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重庆市万州地区0~6岁儿童2 719例进行血红蛋白检测,调查儿童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和饮食情况,分析儿童贫血的现状与病因。结果:男童贫血发病率(11.5%)高于女童(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贫血发病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递减趋势。婴幼儿(0~2岁)贫血发病率(16.2%)明显高于学龄前儿童(3~6岁)(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患儿中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207例(72.1%),患有血小板减少疾病的48例(16.7%),而后为患有其他疾病,相互间比较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是万州地区0~6岁儿童的常见病,多为消化系统疾病诱发。儿童年龄越小,机体抵抗力越差,越容易发病。针对贫血的发病原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开展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合理调整儿童的饮食,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可降低儿童贫血的发病率。
蒋祥林
关键词:儿童贫血发病率病因
橙皮苷及其衍生物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电子数据库,回顾过去10年发表的关于橙皮苷预防及治疗癌症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橙皮苷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橙皮苷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调节免疫力、抗辐射、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等作用。其抗癌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减少血管生成、抑制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调节免疫与自噬、抗炎抗氧化。这种多方面的抗癌机制使橙皮苷对多种癌症显示出化学预防和治疗效果,使其成为一种广谱抗癌药。该文还总结了橙皮苷与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紫杉醇4种抗癌药合用的效果,发现橙皮苷能增强这些抗癌药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还能降低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由于橙皮苷水溶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还总结了目前通过结构修饰或与其他化学物质、纳米载药制剂组合获得的衍生物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发现橙皮苷的衍生物既保留了橙皮苷的抗癌疗效,又有效克服了橙皮苷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缺陷,很好地预测了橙皮苷及其衍生物具备的良好应用前景。
田秀蓉田秀蓉王昊吕世盟李勇华李勇华蒋祥林杨勤吕武宾马月香
关键词:橙皮苷衍生物抗癌
一种便捷式眼周点穴按摩熏蒸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眼周点穴按摩熏蒸仪,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内部设有主机控制器,所述主机控制器上方设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上方设有雾化网片,所述雾化网片设有多个网孔,所述雾化网片与隔水板之间设...
田秀蓉蒋祥林 刘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