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预防胃溃疡?胃溃疡的护理措施
- 2021年
- 胃溃疡是发生在胃内壁黏膜的溃疡,一般发病与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也有部分患者因为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胃溃疡会对患者的正常饮食与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比如患者常感觉胃部灼烧痛、消化不良或者食欲降低等,所以胃溃疡的预防与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关系着患者的病情控制与恢复。
- 董秀芬
-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护理措施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4
- 2011年
- 总结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护理要点。主要措施包括做好术前病情评估、心理指导、器械、药物和患者的准备;术中做好插镜、插导管、插导丝的配合;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休息、饮食指导和鼻胆管引流护理等。认为有力的护理配合是获得满意操作和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 吕忠秀周燕侯雪梅董秀芬
- 关键词:胰胆管疾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
- 静滴头孢噻肟钠致严重药疹1例
- 2000年
- 董秀芬肖占亚等
- 关键词:静滴头孢噻肟钠药疹
- 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的体会
- 2000年
- 董秀芬刘春英等
- 关键词:输液反应
- 半离体无血肝切除术的实验研究
- 2000年
- 杨广顺吴孟超毛平传董秀芬于布为
- 关键词:肝肿瘤半离体
- 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的超声引导穿刺治疗被引量:6
- 2003年
- 对49例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患者在超声直视引导下行穿刺抽脓;对脓液黏稠且有坏死组织块、抽脓不彻底的患者置管引流,每日冲洗。有48.98%(24/49)的患者行1次抽脓治疗,24.49%(12/49)行2次,8.1 6%(4/49)行3次,4.08%(2/49)行4次穿刺抽脓;另14.29%(7/49)行置管引流。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后1、3、6个月随访肝内无脓腔。这表明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的超声引导穿刺抽脓、置管引流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陆正华吴孟超沈锋郭佳李波梁丽琼董秀芬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膈下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置管引流
-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
- 1998年
-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但部分患者临床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时机或由于种种原因不宜手术切除。我院于1998年4月至今采用超声引导下肝穿瘤内注射元水酒精治疗肝癌978B;9.共4309人次,未发现有严重副反应发生及癌肿尚针道转移现象。
- 李波吴孟超董秀芬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禁忌证
- 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 2000年
- 董秀芬刘春英等
- 关键词:创伤急救护理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治疗组,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医院大力推广。
- 李建董秀芬
- 关键词:内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肝硬变病程中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变化与肝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5
- 1994年
- 对106例肝硬变患者血清AFP含量进行18个月至7年时间的动态观察,分析AFP含量变化特点,探讨其变化类型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AFP含量在较高浓度(>60μg/L)反复波动的肝硬变人群的肝癌发生率(46%)明显高于其他肝硬变人群(P<0.05)。7例后来发展为肝癌的肝硬变患者血清AFP含量开始一直在200μg/L以下,但发现肝癌前半年内,其含量每月以1.5~4倍速率上升。因此,当血清AFP含量在高浓度持续波动,或经一段时间缓慢地上升后随即迅速升高,应认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早确诊肝癌。
- 殷正丰刘洪胡韪董秀芬吴孟超
- 关键词:肝硬变甲胎蛋白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