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成高

作品数:39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高分子
  • 6篇乙烯
  • 5篇聚乙烯
  • 5篇分子
  • 4篇高分子溶液
  • 3篇光谱
  • 3篇粉末
  • 3篇BI
  • 2篇悬浮PVC树...
  • 2篇政治
  • 2篇树脂
  • 2篇黏度
  • 2篇细粉
  • 2篇联合法
  • 2篇晶体
  • 2篇非晶
  • 2篇分子量
  • 2篇高分子量
  • 2篇高分子量聚乙...
  • 2篇SNO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重庆顾地塑胶...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高等科学...

作者

  • 36篇范成高
  • 10篇朱清仁
  • 8篇陈祖耀
  • 8篇钱逸泰
  • 7篇庞文民
  • 6篇周贵恩
  • 5篇杨丽
  • 4篇杨海洋
  • 4篇朱平平
  • 4篇卢江
  • 4篇李浩
  • 4篇梁宏飞
  • 3篇戚嵘嵘
  • 2篇张曼维
  • 2篇鲁非
  • 2篇冯宁
  • 2篇王雨松
  • 2篇陈乾旺
  • 2篇黄允兰
  • 2篇吴伟泰

传媒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中国高校师资...
  • 2篇研究生教育研...
  • 2篇第四次全国电...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Chines...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聚氯乙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5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6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 2篇198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C-13核磁共振谱测定高聚物中微量异种结构单元的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通过高低工作频率的高分辩率核磁共振谱仪(型号分别为GX_400和FX_90Q)对含有不同微量异种结构单元的聚乙烯样品作了 13C谱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3C谱在较高磁场频率 (100.4MHz)条件下可检测灵敏度达到0.5个支化点/10000个碳原子(0.5/10000C) ;而较低磁场频率 (22.5MHz)只达到1个支化点/1000个碳原子(1/1000C)以上;综合分析所得结果 ,指出在用电磁体系列 (谱仪频率一般为90MHz或100MHz)核磁共振谱仪检测高分子量物质时 ,应注意有遗漏1/1000C以下浓度结构的可能性 ;分析了 13C谱可检测灵敏度与磁场强度等因素的关系 ,得到了可检测灵敏度S/N与磁场强度 (H0)间比较适合的关系式。
庞文民范成高朱清仁朱原
关键词:核磁共振高聚物碳13聚乙烯
利用Poiseuille方程确定聚乙烯醇在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吸附层的厚度被引量:3
2002年
 利用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测量之前和之后纯溶剂流过时间的变化不仅再次证实了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反常粘度行为的起源和校正方法,而且找到了定量研究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高分子吸附层厚度的实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溶剂的性质对高分子吸附层厚度有着显著影响。
李浩杨海洋朱平平朱清仁范成高
关键词:聚乙烯醇粘度计厚度高分子溶液粘度
Bi-Sr-Ca-Cu-O体系中的单斜相与掺Ba效应的研究
1991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名义组份为Bi_2Sr_2Ca_(1-x)Ba_xCu_2O_y(A),Bi_(1.7)Pb_(0.3)Sr_2Ca_(2-x)Ba_xCu,O_y(B)的样品。此样品的物相和结构分析表明:在Bi系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单斜相,其晶胞参量为a=24.84A,b=6.29A,c=20.70A,β=114.2°。这种单斜相和Bi系的超导电性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对于2212相,当它和单斜相共存时,在磁化曲线上出现95K左右的抗磁转变,且Ba离子的掺入促进这种单斜晶体的生长。对于掺Ba的2223相,电子衍射分析展示Ba离子进入2223相,并致使其晶体微结构产生变化,在沿b轴方向出现新的超结构,而且沿此方向同时观察到周期分别为27A,43A的两种调制模式。物性测试表明,适量Ba的掺杂可使2223相的零电阻温度提高到114K,同时在磁化曲线上出现118K的抗磁转变。这种临界温度的提高可能与2223相晶体的微结构变化有关。
毛志强韩智毅王瑜杨丽卢江范成高周贵恩陈兆甲张裕恒
关键词:BA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凝胶/结晶膜中链缠结的Raman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为获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超高取向性,利用准稀溶液速冷解缠方法可使其λm400,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但距离链的理论强度还有一定差距,NMR的相结构研究表明其中仍残存一定量的界面层及非晶部分。从缠结链角度来看,其分子链的解缠并不能达到完全。根据Raman及NMR研究结果讨论该膜在拉伸取向前后及经热处理后链缠结的形成及解缠结问题。
庞文民戚嵘嵘冯宁范成高朱清仁
关键词:拉曼光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凝胶膜
掺镧铅铋酸钡的电子衍射和x射线能谱分析
自世界科学界1986年底卷入“超导热”以来,诸如La—Ba—Cu—O、Y—Ba—Cu—O、Bi—Sr—Ca—Cu—O、Tl—Ba—Ca—Cu—O等高温超导体不断被推出,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同,配比各异,但却或多或少有畸变钙钛...
杨丽范成高李方华
关键词:电子衍射高温超导体
文献传递
推进制度改革 活化用人机制 努力创建高水平大学
2000年
如何把科大创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是每一个科大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课题。自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重点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来,我校抓住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以聘用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改革、以岗位和贡献为依据的分配制度改革。
梁宏飞李彬吕宇岚魏英范成高
关键词:岗位聘任制师资队伍建设分配制度改革岗位津贴制度教职工
粘度法研究高分子溶液行为的实验改进(Ⅱ)被引量:28
2002年
高分子在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的吸附不仅会导致毛细管有效管径减小 ,而且可以导致毛细管界面性质发生显著改变 ,具体表现为测定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t之前和之后纯溶剂的流过时间t0和t0 ′与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t对浓度作图外推到浓度为零时的值t 0 并不一致。不同温度时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水溶液粘度测定结果表明 ,当吸附高分子显著改变了毛细管界面性质时 ,需要将高分子溶液粘度测定方法由t t0 ′改为t t 0 。经过改进的粘度测定方法不仅更加普适合理 。
杨海洋李浩朱平平朱清仁范成高
关键词:粘度法高分子溶液
Sb_(1.95)Bi_(0.05)Sr_(5)Ca_(4.5)O_(15.5)晶体结构及其与掺Sb的132K的Bi系超导氧化物相结构的关系
1991年
应用助熔剂缓冷法,在Bi-Sb-Sr-Ca-Cu-O体系中培养出黄色透明单晶体。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该晶体为Sb_(1.95)Bi_(0.05)Sr_(5)Ca_(4.5)O_(15.5),晶胞参数为a=5.9000(9)A,b=5.7738(5)A,c=11.504(2)A,β=90.14°。它是由畸变的钙钛矿亚单元堆砌而成,属于氧缺陷化合物。
程庭柱姚连增范成高王奇光徐晨卢江张裕恒
Bi_(3)SbSr_(4)Ca_(4)O_(y)单晶体生长及其研究
1991年
在具有132K高T_(o)的Bi-Pb-Sb-Sr-Ca-Cu-O体系中,采用助熔剂缓冷法制备了质量优良的Bi_(3)SbSr_(4)Ca_(4)O_(y)单晶。用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方法获得其晶胞参数为a=21.75A,b=5.866A,c=19.58A,β=101.8°,与和高T有关的Bi_(3)SbSr_(4)Ca_(4)Pb_(1-x)Cu_(4)O_(y)相之间有着很大的结构相关性。
姚连增程庭柱范成高雷远涛卢江杨丽黄允兰周贵恩张浴恒
有机高分子与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被引量:1
2005年
主要介绍获得固体高分辨13C-NM R谱的CP/DD/M A S方法及其在复相结构的高分子微结构观测中的应用。
庞文民王雨松吴伟泰聂康明鲁非朱清仁范成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