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1年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02月收治的ICU患者共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指标较对照组高;该组出现投诉、护理差错、护理风险的概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重症监护室的管理质量和效果,减少护理期间出现纠纷的概率,护理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芮立美
-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
- 护理干预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10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6.1%,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96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有2例发生轻度迷走反射,2例术侧上肢出现5 cm×5 cm淤斑,经对症处理后淤斑消退,2例术侧上肢弹力绷带压迫处出现水泡,经对症处理后消退。结论: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之路的重要措施。
- 吴丹凤芮立美高书琴胡丹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护理干预
- 影响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影响护生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提高带教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7月本院护理实习生80名,采取自愿原则在临近实习结束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85%。影响因素中:带教老师的态度98.52%,带教老师专业知识程度91.18%,实习生学习不认真积极性不高为58.82%。结论:当前影响临床护理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自身方面,护生需要与带教老师相互沟通,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带教质量,从而提高护生实习质量。
- 吴丹凤陆祥兰高书琴芮立美
- 关键词:护理实习影响因素
-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罪犯血管完全闭塞的分布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丹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92例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结果,分为完全闭塞组(TIMI血流0级,n=30)及非完全闭塞组(TIMI血流1~3级,n=162)。分析NSTEMI患者冠脉完全闭塞的发生率及分布,并评估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30 d、90 d、180 d心脏猝死、复发性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卒中发生率。结果 192例患者中,总共30例(15.6%)罪犯血管完全闭塞,其中前降支5例(16.7%)、回旋支14例(46.7%)和右冠11例(36.7%)。与非完全闭塞组相比,完全闭塞组患者年龄较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更高,入院时TIMI积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入院时TIMI积分(OR=2.699,95%CI:1.283~5.674,P=0.009)及LDL-C(OR=1.994,95%CI:1.263~3.148,P=0.003)可以作为罪犯血管完全闭塞的独立预测因子。住院期间及30 d完全闭塞组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高(P<0.05),但180 d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0例(15.6%)NSTEMI患者罪犯血管完全闭塞,180 d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无明显差异,入院时患者TIMI积分及LDL-C水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独立预测因子。
- 朱红涛刘学庆芮立美张友明丁晓军赵剑峰李斌义邱林林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脏猝死
- 保持穿刺点远端血流通畅对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的同时保持远端血流通畅的可能性,以及是否能减少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RAO)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住院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分为标准方法压迫组(标准组)及远端血流通畅压迫组(通畅组),各50例。记录手术结束时的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并在术后24 h及30 d通过多普勒超声评估桡动脉是否通畅。结果:术后24 h标准组RAO发生率为16.0%,通畅组RAO发生率为5.3%(P=0.003),两组穿刺点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0 d两组RAO的差异有缩小的趋势(10.5%vs 4.6%,P=0.026)。RAO的单变量预测因子是保持远端血流通畅的止血方式、高脂血症、当前吸烟史和更长的手术时间(P<0.05),手术结束时ACT与RAO之间没有关联(P>0.05)。调整协变量后与标准压迫相比,远端血流通畅的止血方式将RAO的风险降低70%。结论:保持远端血流通畅压迫止血方式是可行的,在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RAO方面非常有效。
- 赵剑峰朱红涛芮立美刘学庆李斌义丁晓军欧阳巍立龚军辉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桡动脉闭塞
- 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自设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出的65例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后随访失败5例,将最后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冠心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药物宣教。对患者的服药正确率及药物知识掌握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和方法正确率以及药物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蒋红燕芮立美吴丹凤陈春芳胡丹华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AMI行急诊PCI后的患者运用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对PCI后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本组无1例发生心包填塞,造影剂肾病支架血栓,所有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及预见性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 芮立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见性护理
- 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意义评定
- 2020年
- 评定分层次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的56名一线工作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依照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8名,试验组28名,分别开展的为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取得的不同的临床效果。结果:管理前后两组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护理质量、积极性以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评分作比较,管理后均比管理前高,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 芮立美
- 关键词:分层次管理临床护理管理
- 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特点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本研究探讨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并总结护理措施。着重分析高血压并发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护理模式及健康教育的特殊化要求。强化心理、饮食、运动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是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特色,为增加护理干预的依从性,也应配合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
- 蒋红燕芮立美吴丹凤陈春芳胡丹华谭丹凤
- 关键词:高血压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
- BiPAP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被引量:3
- 2011年
-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1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周惠莉芮立美陈春芳
- 关键词:通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