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红云

作品数:222 被引量:334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解放军总医院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会议论文
  • 8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0篇起搏
  • 55篇心脏
  • 51篇再同步
  • 45篇心室
  • 43篇疗效
  • 42篇衰竭
  • 39篇心力衰竭
  • 38篇心脏再同步
  • 31篇动脉
  • 30篇起搏器
  • 28篇再同步治疗
  • 28篇冠状
  • 24篇血管
  • 23篇再同步化
  • 23篇再同步化治疗
  • 23篇同步化
  • 22篇慢性
  • 19篇心病
  • 19篇心脏再同步化
  • 19篇心脏再同步化...

机构

  • 191篇沈阳军区总医...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1篇臧红云
  • 185篇韩雅玲
  • 164篇王冬梅
  • 110篇荆全民
  • 108篇于海波
  • 100篇王守力
  • 84篇王祖禄
  • 27篇邓捷
  • 27篇张东红
  • 24篇梁延春
  • 17篇马颖艳
  • 16篇周薇薇
  • 13篇曹荣
  • 13篇栾波
  • 13篇王耿
  • 12篇王效增
  • 11篇任红
  • 11篇吴晓光
  • 11篇周微微
  • 11篇李菲

传媒

  • 17篇中国心脏起搏...
  • 12篇中华心律失常...
  • 10篇中华心血管病...
  • 9篇中国实用内科...
  • 5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中华老年多器...
  • 5篇中华医学会心...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心脏杂志
  • 3篇THE 22...
  • 3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第17届全军...
  • 2篇沈阳部队医药
  • 2篇西南军医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国外医学(心...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1篇2011
  • 13篇2010
  • 39篇2009
  • 35篇2008
  • 13篇2007
  • 18篇2006
  • 9篇2005
  • 20篇2004
  • 10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心室再同步治疗后无应答发生率及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观察本中心双心室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无应答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导致无应答的原因.方法 2001年3月至2009年5月119例患者行CRT治疗(男96例,年龄34~82岁),NYHA心功能Ⅲ~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35%,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119例患者中,7例在CRT置人后6个月内因不同原因死亡,112例完成6个月以上的随访,无应答发生率为2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心力衰竭病程、肺动脉高压、血清肌酐值增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室电极导线置人位置均是CRT无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在CRT术后6个月时,CRT应答组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药物明显减少,主要是洋地黄和利尿剂与无应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T术后无应答的发生率为28.57%.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虽然也有QRS时限明显增宽,但CRT术后无应答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左心室电极导线的位置是决定CRT术后无应答发生的重要环节,心大静脉不宜做左心室电极导线置入的部位.
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周薇薇张东红田芸
单心室起搏升级为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具有永久起搏器置入适应证并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CRT)的长期疗效,评估普通起搏器升级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5月住院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39~82(63.4...
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王祖禄王守力荆全民
关键词:心室起搏长期疗效双心室
文献传递
经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
目的报道经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肌梗死(MI)后血运重建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3例。方法3例均为男性,分别为64、75和73岁,分别在前壁MI后19天、1个半月、3天出现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
王祖禄韩雅玲梁延春臧红云梁明荆全民王冬梅王守力
关键词:心肌梗死后射频导管消融
文献传递
109例植入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初步分析
目的缓慢心律失常多是由于老年后窦房结或房室结退行性改变所致,但老年后冠心病发病率增加,对于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探讨此类患者的冠脉血管特点。方法2004年至2007年109例具...
于海波王冬梅臧红云荆全民王守力韩雅玲
关键词:缓慢心律失常AVBSSS老年患者
文献传递
血运重建联合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冠心病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血运重建及ICD双重治疗后的长期预后。方法18例(男14)冠心病患者,年龄平均(71.56±10.38)岁。其中伴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4例,心功能不全13例。血运重建方式:行经皮冠状...
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王守力王祖禄荆全民任红
关键词:心律转复除颤器冠心病患者长期疗效
文献传递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长期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参数变化,并探讨其应用的稳定性。方法我院植入永久起搏器并置放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患者124例(共心房电极1根,心室电极124根),其中男性67例,平均年龄为69.34±8.56岁。电极导线型号...
王秋菊王冬梅臧红云于海波席立军韩雅玲
关键词:主动固定电极导线随访观察心尖部
文献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房室结消融及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半年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讨房室结消融及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心功能不全伴慢性心房颤动(AF)病人的长期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我科住院病人5例,男4例,女1例,39-74,其中扩张性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肌病2例,缺血性...
王冬梅王祖禄韩雅玲臧红云周薇薇曹荣荆全民王守力
关键词:房室结消融慢性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双心室
文献传递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窄QRS间期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组织多普勒超声(TDI)指导下评价窄QRS间期合并心室不同步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91例经超声心动图和TD[确诊为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慢件心力衰竭患者,按是否接受CRT分为CRT组(窄QRS间期21例,宽QRS间期22例)和对照组(宽QRS间期25例,窄QRS间期2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评价心功能及生存率。结果CRT组6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积分、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及TDI结果显示,CRT组左心室收缩未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明显减少,射血分数明显增加。与各对照组亚组相比,CRT组中窄QRS亚组心功能改善,6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积分明垃增加,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左心窀舒张末容积明显减少。结论在TDI指导下,窄QRS间期慢性心力衰竭可以从CRT中获益。
臧红云王冬梅韩雅玲周薇薇于海波邓捷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组织多普勒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适当治疗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ICD误诊断和放电治疗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方法34例住院病人,男2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54±11.17)岁。植入单腔ICD21例,双腔ICD3例,三腔ICD10例,平均随访20.72±16.98个月...
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吴晓光王守力王祖禄荆全民任红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转复ICD原因分析及处理
文献传递
安置446例永久起搏器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 4 46例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加以探讨。方法 所有患者行局麻后选择头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穿刺 ,送电极至右心房或 (和 )右心室和 (或 )冠状窦 ,起搏器均置于同侧胸壁。结果 感染 5例、血肿 10例、囊袋破溃 6例、血气胸 10例、起搏器综合征 10例、感知障碍 7例 ,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 2例、电池提前耗竭 3例、术后心律失常 3例、电极脱位 10例、电极断裂 2例。结论 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 ,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 。
臧红云王冬梅韩雅玲荆全民杨桂棠
关键词:起搏器并发症并发病疾病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