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承志

作品数:224 被引量:38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7篇专利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6篇理学
  • 5篇电气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水处理
  • 40篇污染
  • 33篇电极
  • 24篇电化学
  • 24篇膜污染
  • 23篇反应器
  • 22篇絮凝
  • 22篇废水
  • 16篇厌氧
  • 15篇电絮凝
  • 15篇混凝
  • 14篇饮用水
  • 13篇水处理技术
  • 13篇污水
  • 13篇处理技术
  • 11篇阳极
  • 11篇污染物
  • 11篇污水处理
  • 11篇硝酸盐
  • 11篇催化

机构

  • 217篇中国科学院生...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河北工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建筑大学
  • 2篇天津膜天膜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24篇胡承志
  • 177篇曲久辉
  • 68篇刘会娟
  • 66篇孙境求
  • 54篇刘锐平
  • 31篇赵凯
  • 30篇马百文
  • 23篇戚菁
  • 22篇兰华春
  • 15篇赵旭
  • 10篇吉庆华
  • 9篇梁金松
  • 7篇雷鹏举
  • 6篇杨春风
  • 5篇张丽丽
  • 4篇王婷
  • 4篇齐维晓
  • 4篇朱宗强
  • 4篇苗时雨
  • 4篇赵凯

传媒

  • 2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0篇环境科学学报
  • 9篇环境科学
  • 2篇土木与环境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编辑学报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第五届环境模...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2篇2025
  • 23篇2024
  • 18篇2023
  • 23篇2022
  • 28篇2021
  • 15篇2020
  • 13篇2019
  • 9篇2018
  • 14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4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时去除水中砷和氟污染物的电化学反应器及方法
一种同时去除水中砷和氟污染物的电化学反应器及方法,将铁和铝电极耦合,通过电感应的方法产生铁和铝离子,并同时将三价砷电氧化为五价砷。电解产生的铁和铝离子进一步形成铁和铝絮体,分别与水中的砷和氟污染物作用,实现水中砷和氟污染...
曲久辉赵旭刘会娟刘锐平胡承志雷鹏举
文献传递
同源地人工湖水体和底泥中有机物组成及有机结构的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XAD-8大孔吸附树脂对水体和底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组分分离,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对自然水体和底泥中的疏水酸(腐殖酸、富里酸)、疏水碱、疏水中性物质和亲水物质进行表征和对比.结果表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亲水物质>富里酸>腐殖酸>疏水碱>疏水中性物质,底泥中有机物的含量为:腐殖酸>富里酸>亲水物质>疏水碱>疏水中性物质.根据红外、紫外、三维荧光光谱可知底泥中有机物的芳香程度、不饱和程度及分子量大小略高于水体有机物.根据荧光指数(FI)和自生源指标(BIX)可知,底泥和水体的腐殖酸和富里酸主要来源于陆生动植物和土壤有机质,而其余物质主要源于细菌和藻类活动.
李梦琦杨春风刘立超何彦付璐婧胡承志李静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
一种多孔钛基锡锑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系统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钛基锡锑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系统装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醇类溶剂、酸、四氯化锡和三氯化锑混合,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醚基表面活性剂;(2)采用步...
古振澳胡承志曲久辉底宇霆
预氯化输水对表面停留性有机物及混凝除藻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针对预氯化这一常用的预氧化方法,考察了表面停留性有机物(S-AOM)在这一过程中对铜绿微囊藻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探讨了表面停留性有机物及藻的氧化应激对混凝除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氯化过程可实现适度预氯化的最佳氯投加量,适度预氯化可以在实现脱附S-AOM的同时不损伤藻细胞,强化后续混凝除藻的效果。此外,经过适度预氯化后的藻细胞在远程输水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程序性死亡,胞内有机物不断泄漏,这仍会对水厂混凝除藻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预氧化后藻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是预氯化强化混凝工艺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倪蓉姜元承李海燕王茜张长禄吴佳萍谢琤琤张明顺戚菁胡承志
关键词:预氯化除藻混凝
一种电化学处理装置、海水淡化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处理装置、海水淡化系统和方法,涉及水处理领域。该电化学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电源以及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第一电极组中,第一阳极包括尺寸稳定阳极(DSA电极),第一阴极包括钛电极。电源接通后,阳极直...
胡承志芦超杰孙境求曲久辉赵凯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电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二氧化锰/碳复合电极及电吸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二氧化锰/碳复合电极及电吸附方法。所述二氧化锰/碳复合电极以碳材料为基体,其上负载二氧化锰。在二氧化锰/碳复合电极上施加电压,使水中带正电的重金属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阴极迁移,使...
胡承志刘会娟曲久辉刘方园兰华春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电合成过氧化氢的氮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合成过氧化氢的氮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氮掺杂碳材料包括多孔碳骨架,所述多孔碳骨架上掺杂有氮元素,所述氮元素中吡咯氮构型的含量为75‑100at%。所述氮掺杂碳材料通过软模板引入了多孔碳骨架...
古振澳胡承志曲久辉高烁程
一种羟基镁@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碳纤维布的制备、应用及再生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氟化物的羟基镁@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碳纤维布的制备、应用及再生方法,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吸附布以氧化石墨烯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为沉积液,以碳纤维布为电极,采用恒电压电泳沉积过程制得。该...
刘会娟王霄张弓刘锐平胡承志兰华春曲久辉
文献传递
电絮凝-超滤除氟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电絮凝-超滤(electrocoagulation-ultrafiltration,EC-UF)工艺在饮用水除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了EC-UF除氟效果和膜污染过程,考察了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初始pH、初始氟浓度对除氟效果和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流下EC-UF工艺除氟效果良好,在电流密度30 A/m2、水力停留时间20 min、初始pH在6.0~7.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氟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膜污染主要是由电解过程产生的铝絮凝剂与氟离子形成的颗粒物质导致。上述结果为EC-UF除氟工艺改进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王树青胡承志杨春风李静刘会娟
关键词:电絮凝超滤饮用水膜污染
一种电芬顿-混凝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
一种电芬顿-混凝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引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并调节pH至2~4;2)将调节池出水引入电化学反应器,投加H<Sub>2</Sub>O<Sub>2</Sub>,...
赵旭张宝峰陈发源曲久辉刘会娟胡承志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