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跃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等离子
  • 4篇喷涂
  • 3篇等离子喷涂
  • 3篇离子喷涂
  • 2篇涂层
  • 2篇表面等离子喷...
  • 2篇超声冲击
  • 1篇等离子弧
  • 1篇等离子弧喷涂
  • 1篇等离子喷涂技...
  • 1篇亚音速
  • 1篇音速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喷涂技术
  • 1篇热震
  • 1篇热震性
  • 1篇热震性能
  • 1篇锌液
  • 1篇锌液腐蚀

机构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泰州技师学院

作者

  • 5篇肖跃
  • 4篇陈健
  • 2篇郝岩
  • 1篇吕林
  • 1篇崔庭
  • 1篇方锴
  • 1篇吉祥

传媒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焊接技术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等离子喷涂耐锌液腐蚀钼及钼/氧化铝-氧化钛复合涂层工艺与性能的研究
本课题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Q235钢表面喷涂单一Mo涂层及Mo/A12O3-TiO2复合涂层,以涂层结合强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等离子喷涂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制备涂层,对所制备的涂层进行结合强度...
肖跃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技术
文献传递
超声冲击工艺对铝合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对6061铝合金薄板对接接头进行超声冲击,分析了不同冲击次数、冲击速度及冲击区域对焊接残余应力影响.分别测定了不同工艺冲击前后接头表面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超声冲击能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随着冲击次数增加或冲击速度降低,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的表面残余拉应力逐渐减小并转为压应力,压应力的最大值对应相应的冲击区域,冲击一定时间后,压应力值达到最大,此后继续增加冲击次数或降低冲击速度,压应力值减小.冲击速度对应力状态影响程度比冲击次数大.与焊缝冲击、双面冲击相比,热影响区冲击能在焊缝两侧形成较广的压应力区域.
陈健方锴崔庭肖跃郝岩
关键词:超声冲击铝合金残余应力
超声冲击对Q235钢表面等离子喷涂涂层组织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Q235钢表面喷涂Mo涂层及Mo/A12O3-TiO2复合涂层,对所制备的涂层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利用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超声冲击前后涂层表面的宏观及微观组织形貌;通过热震试验,研究了超声冲击对涂层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对复合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影响不大,且均优于Mo涂层.但超声冲击处理对Mo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影响较大,热震失效次数由超声冲击处理前的87次提高至超声冲击处理后的96次.Mo涂层的失效形式则主要表现为小块剥落直至最终剥落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3而失效,复合涂层的失效形式主要表现为整体剥落.
陈健吉祥肖跃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O3超声冲击抗热震性能
结晶器CrZrCu板表面等离子喷涂NiAl涂层的结合机理、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结晶器Cu Cr Zr合金表面制备了Ni Al打底层。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利用SEM、EDS和XRD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涂层的结合机理及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工艺因素对结合强度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功率>送粉速率>喷涂距离>主气流量,最优工艺参数为喷涂距离120 mm、主气流量54.1 L·min-1、送粉速率30 g·min-1、功率20 k W,结合强度达48.99 MPa。喷涂时,Ni-Al间发生放热反应,在涂层中形成Al4Ni3、Al3Ni2和Al Ni3等金属间化合物。在界面处主要为Al,局部区域存在"微冶金结合",在"微冶金结合"区Al与基体中的Cu相互作用,生成Cu3Al2、Cu Al2和Cu Al等相。
陈健肖跃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正交试验AL涂层
CuCrZr合金表面用亚音速和超音速等离子弧喷涂制备Cr_3C_2-30NiCr涂层的工艺及组织与性能
2013年
采用亚音速和超音速等离子弧喷涂方法在CuCrZr合金表面制备Cr3C2-30NiCr涂层,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合SEM,EDS和XRD等测试手段,分析了2种喷涂方法对涂层的组织结构、物相变化和结合性能的影响,探讨涂层的结合方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给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2种方法所制备的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均以"机械锚合"为主,结合强度相当,但超音速等离子弧喷涂方法制备的涂层具有较为致密的显微组织和较高的显微硬度,且其热震性能远优于亚音速等离子弧喷涂涂层,此外,涂层热震失效的形式也不同于亚音速等离子弧喷涂涂层。
陈健郝岩马万斌肖跃吕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