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萍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后血清SP-A、SP-D与hs-CRP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MP)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MP患者56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其记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后,有效者49例,无效者7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SP-A、SP-D及hs-CRP的变化趋势,比较观察组不同治疗结果患者的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并分析患者的血清SP-A、SP-D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3d及治疗后7d观察组的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依次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4d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有效组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P患者的血清SP-A、SP-D与hs-CRP均呈正相关(r=0.713、0.699,P=0.000、0.000)。结论:MP患者的血清SP-A、SP-D及hs-CRP水平可伴随治疗过程的进行而逐渐回落,最终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且血清SP-A、SP-D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临床治疗时可针对上述3种指标进行监测以判断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 孙锎罗萍韩鹏凯余龙雷丽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SP-ASP-D超敏C反应蛋白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COPD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该院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药物治疗的86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8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血浆乳酸为(2.52±0.44)mmol/L、C反应蛋白水平为(11.29±2.23)mg/L,对照组分别为(3.11±0.53)mmol/L、(18.75±2.92)m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8.25±3.17)d、平均治疗费用为(2457.29±553.14)元,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12.27±4.52)d、平均治疗费用为(2954.57±613.37)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 孙锎罗萍
- 关键词:COPD急性发作无创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