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生
- 作品数:55 被引量:187H指数:6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法小切口胆囊切除与皮肤免缝合1058例体会被引量:1
- 2005年
- 毛根军吴晓康罗建生厉学民郑樟栋叶雁冰
-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 急性胆囊炎胆囊坏疽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胆囊坏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 30 4例坏疽或非坏疽性胆囊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数值变量采用 t检验 ,分类变量采用 X2 检验 ,并采用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胆囊坏疽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P=0 .0 2 8)、相关疾病 (P=0 .0 38)、术前症状持续时间 (P=0 .0 0 1 )、体温 (P=0 .0 30 )和白细胞计数 (P=0 .0 0 0 )是影响胆囊坏疽有统计意义的指标。结论 依据高龄 (≥ 6 0 y)、存在相关疾病、体温 (≥ 38.0℃ )、术前症状持续时间长(≥ 3d)和白细胞计数升高 (≥ 1 7.0× 1 0 9/ L ) 。
- 钱贤忠罗建生张浩金晰函陈凯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坏疽回顾性分析
- 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与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 1993年
- 既往文献报道中常将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分析,迄今尚未见有影响胃穿孔预后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报道。本文对1981年以来我院手术治疗的54例胃穿孔和同期的157例十二指肠穿孔进行比较,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我院自1981年1月至1991年1月间共手术治疗胃穿孔54例,十二指肠穿孔157例。
- 徐放陈凯罗建生郑樟栋曾天定
- 关键词:胃溃疡穿孔预后
- 左侧卧位在3D腹腔镜肝Ⅶ段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左侧卧位在3D腹腔镜肝Ⅶ段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左侧卧位3D腹腔镜肝Ⅶ段切除治疗的60例肝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51.5±4.5)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类型以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胸腔积液等)。术后通过打电话、门诊复诊、查询住院资料等方式随访,随访肿瘤有无复发。结果60例患者中57例(95.0%)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肝Ⅶ段肿瘤切除,3例(5.0%)因术中出血多中转开腹完成手术。6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10.5±20.5)min,术中出血量为(220.5±50.5)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5±0.5)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0±0.8)d,术后住院时间为(7.2±1.5)d。术后4例(6.7%)出现胆漏,保守治疗后治愈;8例(13.3%)出现胸腔积液,经穿刺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报告:肝细胞癌40例(66.7%),胆管细胞癌3例(5.0%),肝转移瘤5例(8.3%),肝血管瘤7例(11.7%),肝血管平滑肌瘤脂肪2例(3.3%),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5.0%)。术后随访18~40个月,中位数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左侧卧位应用于3D腹腔镜肝Ⅶ段肿瘤切除安全、可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杨斌高胜强於敏毛根军罗建生俞世安
-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左侧卧位
- 脾动脉瘤切除术2例报告
- 杨斌钱贤忠毛根军陈潇罗建生宗科张兆辉吴荣进俞世安郑樟栋
- 3D 腹腔镜肝Ⅶ段病灶前切除术2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3D腹腔镜肝Ⅶ段病灶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22例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行3D腹腔镜下肝Ⅶ段病灶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11例,结肠癌肝转移1例,血管瘤8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肝细胞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拔引流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总时间。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3.3±93.5)min,术中出血量(240.0±92.3)mL,术后(1.0±0.5)d下床活动,术后平均(4.5±1.5)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1.0)d。术后有1例发生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无胆漏和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3D腹腔镜病灶前切除术能良好的暴露肝脏Ⅶ段,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胜强姜静华罗建生俞世安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肝肿瘤
- 原发性阑尾腺癌2例报导
- 2000年
- 张琳鑫邵爱平罗建生
- 关键词:阑尾腺癌阑尾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
- 区域性胰腺切除治疗胰头癌的临床实践和探索被引量:12
- 1998年
- 目的:临床研究区域性胰腺切除治疗胰头癌的效果.方法:采用区域性胰腺切除(RP)治疗39例,其中包括在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基础上扩大区域淋巴结廓清的O型RP20例,同时联合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肠系膜上静脉 门静脉(SMPV)的Ⅰ型18例,和联合切除受侵的肠系膜上动脉的Ⅱ型1例.结果:20例发生了围手术期并发症(51.3%),围手术期死亡率5.1%.获随访36例(92.3%),其中21例已死亡的病例中,除2例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19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7.7个月.全部病例中有4例生存5年以上(10.3%)SMPV血管切除组有占2例(11.1%).结论:大多数中晚期胰头癌病例,扩大区域淋巴结廓清的O型RP和联合SMPV切除的Ⅰ型RP可作为胰头癌治疗的术式选择.
- 曾天定郑樟栋陈凯许龙堂毛根军罗建生吴荣进张家敏
-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 胃体癌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
- 2000年
- 吴荣进罗建生吴晓康郑樟栋陈凯
- 关键词:胃癌淋巴转移病理
- 空回肠憩室至引起肠梗阻15例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部无手术病史的因空回肠憩室引起肠梗阻表现、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15例既往无手术病史的因空回肠憩室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部位、原因、诊断、治疗。结果术中证实均为空回肠憩室继发引起肠梗阻甚至肠扭转,均行手术治疗,恢复顺利。结论空回肠憩室发生肠梗阻较少见但易发生于高龄病人,往往既往有慢性腹痛病史,对于既往无腹部手术史的因肠梗阻就诊的患者,CT除外肿瘤、腹股沟疝等原因,因考虑到有空回肠憩室引起可能,腹腔镜探查有一定的优势。手术探查发现因以憩室切除或肠部分切除为主,如保守治疗好转,必要时可进一步行双气囊小肠镜进一步除外小肠疾病的可能。
- 姜静华罗建生张兆辉
- 关键词:空回肠憩室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