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警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议题化与制度化的双向互动——群体性突发事件制度化治理研究
- 2016年
- 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现代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有其发生的必然性,它源于利益冲突,起于社会融入困境,是特定社会群体权益无法有效实现的体现,是特定社会群体与特定社会结构的对接关系障碍的反映。其社会后果的严重性,社会代价的严峻性,必须使之得到有效治理。以政治途径为主,坚持"秩序优先"的原则,在现代国家建设和现代社会建设两大主题之下,克服政策上的发展导向和民生导向关系的偏颇、均等化的制度供给不足、体制性的"以官治官"、"对上负责"、追求"政绩工程"内生治理机制的缺陷,以制度供给与微观的议题化治理的双向互动、上下互动,建立系统治理架构,实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效治理。
- 程金生
- 关键词:制度化治理社会融入
- 文化建设要实现一元主导与多元共荣的均衡被引量:1
- 2013年
- 主导文化建设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确保文化秩序的时代课题。基于文化本性建设主导文化是文化建设的立足点,促进人类进步是其终极关怀,为此,必须克服文化权力化和文化功利化两大偏见,直面主导文化主导与多元文化发展间的张力关系,通过文化构成机制,既发挥主导文化的主导作用,又营造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情境。主导文化建设惟此才能步入正途。
- 周茜蓉程金生
- 关键词:文化本性
- 试论警察文化的功能被引量:2
- 2009年
- 内在需求、实践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是警察文化功能研究的原动力。警察文化可以多重维度地彰显其认知、传播、化育、凝聚、调控和整合等功能。科学揭示其内涵有利于建构科学的警察文化理论体系,从而确立其在警察事业中的地位。
- 周茜蓉程金生
- 关键词:警察文化
- 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的观念与路径
- 2011年
- 在大规模社会建设时代到来之际,公安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今后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才刚刚起步,其理论和实践对我们而言都是全新的,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下。我们特别需要清理已有的基本观念上的迷误,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整体架构作出一种基于国家、市场与社会互动结构关系背景下的勾画。
- 程金生
- 社会矛盾的文化化解之路——以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为线索的尝试性探索
- 2013年
- 文化是社会矛盾重要的生产机制和化解机制。建立社会矛盾的文化视角具有十分迫切的理论意义。文化与社会矛盾的关切根源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切,根源于社会结构系统和社会生活展开的张力。文化是社会系统的整合机制,也是社会生活的构成力量。在现代社会,文化嵌入在国家、市场和社会均衡互动的结构中,主导文化构成人们创造生活的共享价值观、基础性的公共秩序和理性化的技术支持体系,供给社会生活的共享空间,多元文化供给创造生活的工具包,它们在共生共荣中既推进生活也推进文化自身的发展。文化视角下的社会矛盾化解依赖于文化机制编制的理性织体。它可以使社会矛盾的演进在理性规制的轨道上有序展开。
- 周茜蓉程金生易劲鸿
- 关键词:社会矛盾文化视角主导文化多元文化
- 主体的维度与哲学视野转向的内在根源
- 2004年
- 哲学产生于对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反思。哲学与人紧密相关,一种哲学内蕴一种人观,反之,一种人观也意味着一种哲学。人观的变化反映哲学的变化。现代哲学提出"生活世界"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视野,其本质内涵从人的存在维度的演变可以得到基本的把握,同时,它也内在地包含着一种新的人观。人的存在维度的变化与哲学视野的变化本质上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人的真实存在及其意义。
- 周茜蓉程金生
- 关键词:哲学视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批判
- 试论文化对全球化的影响机制
- 2011年
- 全球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之形成过程。它提供了人类历史展开的新途径,也改变了人类命运的展开方式。文化因素在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它使全球化成为多元现代化。文化决定论是对全球多元现代化的一种解释,文明冲突论则是从这种解释中引出的一种对未来的预期,这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逻辑。全球现代化是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文化与实践的相互构成机制而现实化的,其问题与出路都取决于我们是否从这一立足点出发。
- 周茜蓉程金生
- 关键词:文化世界历史文化决定论人类命运
- 论马克思政治本原观的价值论意义——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本原观的价值论意义比勘
- 2008年
- 马克思政治本原观的价值论意义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础性问题,是对政治本质之源的本真回答,它揭示了政治的基本构成维度。其可能性和必要性根源于政治是人类自主性的追寻生命本身意义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政治本原观以生产性活动为根基,以完满人性的获得及其实现为基本追求,以制度构成作为其实现形式。它批判性地颠覆了传统的"德性—目的"政治本原观,建立并塑造了一种新的以生活世界为核心的政治本原观。这一政治本原观内蕴对"人是谁"以及"人如何"这两个紧密相联问题的历史性关切,展示了一种深沉的关怀生命的价值论意义,但它牺牲了政治直接参与对政治本原的构成性意义。
- 程金生周茜蓉
- 关键词:价值论德性功利
- 警察维权困境与出路——基于合法性视角的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警察权益受损可以通过合法性视角而得到观察。它是合法性形式规范结构体系不完整和实质指向发生偏差的综合反映,是制度化不力的结果。合法性困境的一面是警察权益受损,另一面则是公民权益受损。社会变迁加剧了这种局面,但也展示了变革的趋向。改变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制度化建设,其基本路径是:在价值取向上,公民权具有优先性,警察权威的树立应与公民权的保护相一致;在实践上,秩序具有优先性,公民权只有在秩序之下才能逐步完善,因而,警察权威的树立应先行。在此种格局下,警察权益受损是社会变迁的代价,其救济主要通过警察组织内部途径而予以实现。司法救济只能通过补偿警察作为公民权益受损而实现。作为公权的警察权益只有在公民权得到根本改善的前提下才能在司法渠道上得以实现,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程金生
- 关键词:警察权益合法性制度化
- 落实权利与享有发展并举——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路向
- 2011年
- 社会矛盾的产生源于社会结构系统。社会整合基于两个基本维度:系统整合和社会整合。前者基于社会系统的功能即基于控制结构,后者基于社会系统的规范即基于规范结构。合理的控制结构使系统因素得到整合,功能得到优化;正当的规范结构使系统整合有正确的导向。实现我国社会结构功能的优化和规范导向的正当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两根支柱。其关键在于,在制度设计上从分享发展过渡到落实权利,实现二者的均衡。我国化解社会矛盾的结构框架是功能失效和规定失调,使秩序控制和平台搭建有机结合,其具体路径是,完善秩序控制,重点发展平台搭建。
- 程金生周茜蓉
- 关键词:社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