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坤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大学新生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咨询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焦虑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咨询模式
  • 1篇心理咨询与治...
  • 1篇学生焦虑
  • 1篇医心
  • 1篇症状
  • 1篇糖含量
  • 1篇贫困
  • 1篇贫困大学生
  • 1篇强迫症
  • 1篇强迫症状
  • 1篇中医
  • 1篇中医心理
  • 1篇外源
  • 1篇外源腐胺

机构

  • 6篇长江大学

作者

  • 6篇程坤
  • 1篇王迪

传媒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经·本神》对深度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启发
2024年
通过文献研究法旨在探讨《内经·本神》中的深度心理学理论内涵,对现有深度心理咨询和治疗诸多流派的基础理论、基础假设和技术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发掘并阐释《本神》中的四层结构心智模型、心理问题四种程度的分类与认识、心理问题的心身一体解释系统、六种心理介入与干预技术。通过对比研究指出当前深度心理咨询和治疗所面临的跨文化和多元性的挑战、个体化需求的满足以及持续性效果的保证等问题,系统论述基于《本神》的理论对以上挑战和问题的应对之策。
程坤王迪何异
关键词: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医心理
大学新生强迫症状的心理成因探析
2018年
探讨大学新生强迫症状的心理原因,为高校心理咨询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从心理内环境这一视角入手,着重从认知评价方式、情绪和防御机制来剖析大学新生强迫症状的原因,并综合各种方法加以防治。本文认为对大学新生强迫症状的防治关键在于自我悦纳:改善心理内环境,即改变认知,辨证客观看待事物,培养良好同理心、积极乐观的情绪,建立积极成熟的防御机制,达到心理与人格的成长和成熟,使其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程坤
关键词:大学新生强迫症状防御机制
大学新生SCL-90测查中三因子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突出问题的特点。方法:对长江大学2004-2007年,连续四年入学新生进行SCL-90测试,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入学年份、性别、学科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四届新生总体进行分层抽样,将样本的分析结果与总体比较,排除由于入学年份和学科人数比例悬殊造成的误差。结果:长江大学四届新生总体除在偏执因子上与常模无异外,其他各因子均与常模有显著差异;其中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因为本文主要讨论这三个因子,故为叙述方便,将这三个因子统称为三因子)在四届新生总体各因子阳性检出率中均排名前三:三因子及总分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入学年份和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学科对三因子及总分交互作用不显著,入学年份和学科对三因子及总分交互作用显著。结论:新生在初入大学时确实经历了一段应激的心理状态。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强迫症状,其接近三分之一的阳性检出率应该引起从事心理健康的研究者和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密切关注。
程坤
关键词:大学新生SCL-90心理健康
外源腐胺对菌根化枳根系构型与菌根发育的作用
以枳(Poncirus trifoliata)实生苗为材料,在盆栽及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腐胺(0、0.05、0.1、0.5、1mmol/L)与接种AM真菌(Glomus mosseae)的双重处理对枳实生苗生长、根系...
程坤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根系构型糖含量
文献传递
高校心理咨询模式探讨
2012年
相对国外高校的心理咨询活动,我国的高校心理咨询活动开展较晚,在心理咨询的模式探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所谓模式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由于高校心理咨询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在对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探讨中必须从多学科的角度分析,心理咨询属于“舶来品”,在对模式进行分析时应重视我国高校具体情况的差异,做到因地制宜。
程坤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模式
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其中有170名贫困大学生,230名非贫困生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特质焦虑水平不显著,而状态焦虑水平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386,P<0.05)。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问题解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对焦虑有较高的预测力。结论: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和应对方式有密切相关,所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焦虑心情。
程坤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焦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