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淑珍

作品数:67 被引量:401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健康
  • 15篇健康管理
  • 9篇疾病
  • 7篇卫生服务
  • 7篇患病
  • 7篇公共卫生
  • 6篇基本公共卫生
  • 6篇基本公共卫生...
  • 6篇公共卫生服务
  • 5篇心血管
  • 5篇血管
  • 5篇血压
  • 5篇知晓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患病率
  • 5篇疾控
  • 4篇心血管病
  • 4篇血管病
  • 4篇阻塞性

机构

  • 65篇湖北省疾病预...
  • 7篇武汉大学
  • 4篇俄亥俄州立大...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俄亥俄大学
  • 2篇湖北第二师范...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赤壁市疾病预...
  • 2篇公安县疾病预...
  • 2篇应城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湖北省卫生厅
  • 1篇荆门市疾病预...
  • 1篇天门市疾病预...

作者

  • 65篇祝淑珍
  • 24篇李俊琳
  • 17篇张岚
  • 17篇黄希宝
  • 12篇宋涛
  • 11篇刘晋
  • 11篇何田静
  • 11篇齐俊锋
  • 11篇唐雨萌
  • 10篇李茜
  • 9篇潘敬菊
  • 9篇韩胜红
  • 8篇周素华
  • 8篇杨树旺
  • 7篇张庆军
  • 7篇张碧云
  • 6篇戴馨
  • 5篇熊培生
  • 5篇石青
  • 4篇李阳

传媒

  • 17篇公共卫生与预...
  • 8篇卫生软科学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中华地方病学...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中华健康管理...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8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府主导的健康管理黄陂模式发展实践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现高发态势。尽管国家实施了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但医保费用远远跟不上高发病率带来的医疗费用急剧增长。加快发展健康管理,把优质的资源转向早期预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是深化医改、化解矛盾的必由之路。
祝淑珍柳东如刘建华宋涛
关键词:健康管理政府主导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本医疗保险高发病率医保费用
论健康管理与疾控机构基本职责的有效衔接被引量:9
2018年
分析了湖北省疾控机构在健康管理试点中存在的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及健康管理与疾控机构基本职责缺乏有效衔接的问题,提出各级疾控机构应当从自身的基本职责出发,借鉴健康管理理念,以重大疾病干预策略为指引,促进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强化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干预及重点人群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与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衔接;通过内部创新、整合和外部融合,探索创新健康管理干预新方法;以健康管理技术为基础,促进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建议。
宋涛黄希宝祝淑珍李俊琳刘晋宋昕玥
关键词:健康管理疾控机构有效衔接
湖北省健康管理试点改革中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被引量:6
2017年
在湖北省前一阶段的健康管理试点工作中,健康管理信息化、中医养身保健和营销传播等技术应用比较薄弱。为此,本文结合健康管理新技术的发展,建议湖北省在进一步的试点改革中应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的工作条件,重点发展基于以物联网的便携式可穿戴设备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以营销和健康传播为核心的跟踪服务及推广技术和以治未病理念为基础的中医养身保健技术,推广普及生物芯片和大数据的应用技术以及综合干预技术的整合和推广。
宋涛黄希宝祝淑珍李俊琳刘晋宋昕玥
关键词:服务营销健康管理物联网治未病
从HiAP到健康融入所有——基于对健康中国的理解和思考
2025年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德莱德声明》正式提出“将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health in all policies,HiAP)”[1]。2011年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里约政治宣言》和联合国关于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决议对HiAP方法在实践中予以进一步强化[2]。2013年,第八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发表的《赫尔辛基宣言》正式定义了HiAP,并且认为HiAP是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3]。2016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把HiAP推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方法[4]。
戴馨张碧云宋涛祝淑珍
关键词: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政治宣言
食品环境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食品环境与居民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及膳食摄入的中介作用。方法基于2018—2020年湖北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以研究对象居住区为中心,构建不同半径的缓冲区,并计算各缓冲区内快餐店、甜品店、超市、菜市场和便利店密度来测度食品环境。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品环境与居民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以及不同类型食物摄入量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467名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1%。回归分析表明,菜市场密度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正相关(OR=1.018,95%CI:1.004~1.031)。中介分析结果显示,菜市场密度能通过增加水果摄入量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其中介效应占比为1.32%。亚组分析表明,在<60岁人群中,超市密度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呈负相关(OR=0.962,95%CI:0.937~0.988)。结论菜市场密度与居民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正相关,但较高的菜市场密度能通过增加水果摄入进而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优化食品环境布局、提高健康食品可得性有助于降低居民糖尿病患病风险。
史源源何田静尹春袁浩龙杨舒涵李辰李辰秦坤祝淑珍高彬祝淑珍
关键词:糖尿病膳食摄入
项目制对疾病防控工作的影响及改进分析
2025年
文章介绍了项目制中,项目通过转移支付在疾控纵向服务体系内的生成过程。分析了项目制的执行过程中,给疾病防控工作带来的工作碎片化、不利于服务终端集中力量开展整体性的防控、对人才的锁死和禁锢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经费拨付方式,加大地方政府在疾病防控中的责任并适时提升疾病防控经费的投入,允许基层财政对疾控经费针对本辖区疾病防控的流行特点打包使用,鼓励各级疾控机构适当开展社会性服务以补充工作经费的不足等建议,以期改善疾病防控项目制效果。
戴馨张碧云祝淑珍宋涛
关键词:项目制疾病防控地方政府责任打包
2010—2014年湖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监测湖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的运行情况,了解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4年在湖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抽取10个监测县(市、区),在每个监测县(市、区)抽取3个固定监测村,对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水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0—2014年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75.61%~100.00%,各年度间水氟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P〉0.05)。5年间水氟含量超标的改水工程数量上升,2010—2012年均有1个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而2013、2014年均增加到2个。2010—2014年总体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9.45%(525/5557),水氟含量超标村占42.40%(92/217),水氟含量合格村占8.11%(433/5340),水氟含量超标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显著高于水氟含量合格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60,P〈0.05)。结论2010—2014年湖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率和水氟含量合格率大部分在90%以上.改水工程的运行情况及水质质量仍需改善,有效改水后病区儿童氟斑牙病情显著下降。
张碧云李明健周素华戴馨熊培生祝淑珍
关键词:改水工程
湖北省人群死亡率及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分析湖北省人群死亡特征和趋势,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疾病监测死因监测数据,采用Deathreg2005死因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8年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73‰、5.23‰,5.94‰;男性死亡高于女性。死亡顺位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各年度间各疾病死亡率有所变化,但区别不大。0~岁年龄组死亡率为761.08/10万,主要死因为围产期疾病的早产和窒息;1~14岁年龄组死亡率为21.02/10万,主要死因为损伤中毒;15~39岁年龄组死亡率为62.11/10万,主要死因是损伤中毒。40~64岁年龄组死亡率为564.35/10万,主要死因为肿瘤。6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为5560.87/10万,第一位死因是脑血管病。结论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是造成湖北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是慢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张庆军张岚祝淑珍李俊琳傅义杨树旺
关键词:死因死亡率
疾控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的信任博弈分析
2022年
文章对疾控机构和行政部门信任的囚徒困境和无限重复博弈进行了分析,表明在无限重复博弈过程中,冷酷策略能改变博弈的均衡,化解信任的囚徒困境;同时,外部的监督和政府的奖惩策略亦能改变双方的博弈均衡,促进信任机制的形成。显然,行政管理部门在具体的疾病防控工作中唯有给予专业机构充分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采纳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这对促进疾控机构和行政部门的互信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涛祝淑珍鲁盛康宋毅
关键词:疾控机构行政部门信任囚徒困境重复博弈
不同血压水平与糖尿病前期的关联性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在不同性别、城乡居民中与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2020年,在湖北省10个调查地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21637名≥18岁常住居民。收集研究对象的问卷资料、身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复杂加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血压水平在不同性别、城乡居民中与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16111名研究对象。糖尿病前期、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单纯糖耐量减低(IGT)和IFG合并IGT患病率(95%CI)分别为25.1%(14.4%~35.9%)、12.7%(3.2%~22.1%)、8.1%(6.3%~9.8%)和4.4%(2.3%~6.5%)。经多变量校正后,血压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前期、单纯IFG、单纯IGT和IFG合并IGT患病风险上升均具有关联性(趋势性P<0.05)。在男性、城乡居民中,血压水平与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均呈正向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性P<0.05),性别与血压水平的交互作用对糖尿病前期和单纯IGT患病有统计学意义(交互性P<0.05)。结论血压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上升相关,关联性在男性中更强,城乡人群未见明显差异。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制定更为特色和有效的防控策略。
沈妙言张岚祝淑珍潘敬菊唐雨萌李茜周梦格何田静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血压患病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