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莹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2013年 探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病室管理、规范洗手、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以及对呼吸、泌尿系统的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等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 刘娟 王淑珍 白莹莹关键词: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护理 CNP模式对溶栓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院内救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对溶栓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院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脑卒中急性期患者78例(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常规组39例(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接受常规急救护理,CNP组39例(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采用CNP模式。比较两组疾病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确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DNT)、溶栓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入院时、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结果与常规组比较,CNP组疾病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确诊时间、DNT较短,出院时NIHSS、mRS评分较低(P<0.05);CNP组溶栓率61.54%较常规组38.46%高,病死率0.00%、致残率41.03%较常规组15.38%、64.10%低(P<0.05)。结论应用CNP模式可优化脑卒中急性期溶栓治疗流程,减少院内救治用时,提高抢救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致死、致残风险。 白莹莹关键词:脑卒中 抢救效果 程序化护理对癫痫患者自我效能及家属照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癫痫患者自我效能及家属照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4例癫痫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程序化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经6个月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变化及家属护理行为所处阶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处于行动阶段与维持阶段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能够提升癫痫患者自我效能,且可提高患者家属照护积极性,维持其护理动力。 齐媛 白莹莹 祁明丽关键词:程序化护理 癫痫 自我效能 提供全面健康干预控制脑梗死患者的防治与护理的探讨 2013年 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对患者实施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健康干预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据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死占59.2%~85%,加强脑梗死疾病知识的健康干预和宣传,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与发展。 刘娟 王淑珍 白莹莹关键词:健康干预 脑梗死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9年3—8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应对方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MoCA、MMSE评分均升高,ADAS-cog评分降低,观察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面的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积极应对评分均升高,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其应对方式,促使其积极应对。 齐媛 白莹莹 祁明丽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HAT模型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HAT)模型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AIS患者74例(2019年1月~2020年2月),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019年1月~2019年6月36例为对照组,采用多中心卒中调查(MSS)模型量表预测出血转化风险,2019年7月~2020年2月38例为观察组,采用HAT模型量表预测出血转化风险.比较两组出血转化预测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出血转化预测率比较,观察组84.21%高于对照组61.11%(P<0.05);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4.74%高于对照组72.22%(P<0.05).两组HT发生检出率相比,观察组较高(22/36,x^(2)=5.002,P=0.025);HT患者中无0分、1分、5分、6分者,HI与PH出血类型均集中在2分、3分和4分.结论:HAT模型量表应用于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中,可提高出血转化预测率,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并精准预测患者的HAT评分等级,准确度较高,值得推广. 白莹莹关键词:阿替普酶 出血转化 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状况的影响因素,以为临床制定干预手段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偏头痛患者临床资料,将HPLP评分>104分患者纳入高健康行为组,将≤104分患者纳入低健康行为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将可能影响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98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HPLP评分>104分,占比22.50%;18例患者HPLP评分≤104分,占比81.63%。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病程、偏头痛持续发作时间、头痛程度均可能是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OR>1,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得出,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511,P<0.05)。结论病程、偏头痛持续发作时间、头痛程度均可能是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应及时做好防护措施,纠正患者不良行为。 齐媛 白莹莹 祁明丽关键词:偏头痛 影响因素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和分析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方法:从本院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选取142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平均分为2组,一部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一部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干预。使用临床心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24 questionnaire,SF-2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使用临床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评价表格对患者的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测量和统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值和6 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要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其中观察组工作状况、一般生活功能、社会心理功能与对照组患者的工作状况、一般生活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相比较有比较大幅度的提高;接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掌握占比值和基本掌握占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掌握占比值和基本掌握占比值,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知识总掌握率值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知识总掌握率值相比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干预后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值、6min步行试验距离值均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值(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应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功能锻炼后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并且患者接受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有较好的发展。 白莹莹 杜晓娟 夏璐璐 刘新生关键词:功能锻炼方法 急性脑梗死 程序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卧床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3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模式可降低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压疮护理效果。 白莹莹 白路关键词:老年患者 程序化护理 压疮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MMSE、ADL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白莹莹关键词:护理 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