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必得致双下肢水肿1例 2005年 王玉良 甄卓 刘军彩关键词:芬必得 下肢 水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周血BPDE-DNA加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v,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反式二羟基环氧苯并(a)芘[(+)-anti-benzoa)pyrene diol-epexide,BPDE]在人体内形成的BPDE—DNA加合物的含量,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水-磷酸(80:20:0.1,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54nm。【结果】在4.016-803.2ng/ml的浓度范围内,BPDE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7;平均回收率均在85%~115%之间,RSD为1.32%-1.72%。【结论】本法准确、方便,可用于测定空气中苯并(a)芘在体内代谢产物BPDE~DNA加合物的含量。 侯海燕 甄卓 王丹 邰贺 陈亚琼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益生菌对胃肠道肿瘤恶病质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益生菌对胃肠道肿瘤恶病质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胃肠道肿瘤恶病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支持,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NF-α、IL-6、IFN-γ、瘦素水平进行测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增长幅度及BMI进行对比,并使用疼痛与疲劳量表(pain and fatigue scale,PFRS)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rating scale,QOL)进行评估,最后统计两组干预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TNF-α、IL-6、IFN-γ、瘦素水平、BMI、PFRS及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TNF-α、IL-6、IFN-γ、瘦素水平、BMI指数增长幅度、PFRS及QOL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治疗能够降低胃肠道肿瘤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王玉良 宋冬林 甄卓关键词:益生菌 恶病质 生活质量 润便丸治疗老年性便秘138例 2006年 王玉良 甄卓 李坤关键词:老年 便秘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43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g静滴,2次/d,连用1周。对照组予氧氟沙星0.4g静滴,2次/d,连用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4%,对照组总有效率69.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氧氟沙星。 甄卓 张曼 王玉良关键词:盆腔炎 盐酸左氧氟沙星 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效果。方法根据停经天数、血清hCG和B超检查,将早孕期妇女190例,随机分为停经≤35d(A组);停经36~42d(B组);停经43~49d(C组),给予米非司酮150mg分次口服,观察末次口服后24h内胎囊排出情况。结果B组分次口服米非司酮24h后完全流产率明显优于A组和C组,阴道出血和不良反应低于A组和C组。结论米非司酮终止≤42d早孕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宋梅 甄卓 李灿关键词:早孕 药物流产 两种不同抗凝方案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凝血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影响 2025年 分析两种不同抗凝方案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患者凝血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们选择了在2019年1月到2022年10月期间在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86名急性肾损伤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他们的入院顺序将他们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了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而观察组则使用了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法。们将比较两组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肾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8%(P<0.05)。结论 枸橼酸抗凝治疗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中,相较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其疗效更佳,因此更有推广价值。 王玉良 宋冬林 甄卓 董辉 蒙津关键词:抗凝方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凝血指标 肾功能指标 胃肠道间质瘤33例临床诊治分析 2017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多发生于胃、十二指肠和小肠,起源于间叶源性肿瘤,少数可演变为恶性肿瘤疾病。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检查,以往常误诊为平滑肌瘤,近几年随着诊断手段提高,特别是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研究的深入,才被逐渐视为一种单独疾病,备受医学的广泛关注。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诊断的3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王玉良 甄卓 宋冬林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消化道肿瘤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14年 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的新一代药物,抗感染疗效肯定,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眼部疾病及其它器官的感染,疗效与第一代药物红霉素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抗菌活性,也克服了对酸的不稳定性,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一线用药。近年来,随着临床对抗炎药物的重视,阿奇霉素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就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综述如下。 王玉良 甄卓关键词: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 安全性 自然流产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支原体是导致女性生殖感染常见病原体,已婚女性感染支原体可引起女性不孕、流产、死胎等,对母婴健康造成巨大影响[1]。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支原体种类有十多种,感染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为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与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也是导致女性患病的最主要类型[2]。 李灿 甄卓 于菲关键词:支原体感染 自然流产 生殖道 药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