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来

作品数:23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托槽
  • 4篇细胞
  • 3篇上颌
  • 3篇种植体
  • 3篇骨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第二根管
  • 2篇第一磨牙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生成
  • 2篇粘结
  • 2篇正畸
  • 2篇上颌第一磨牙
  • 2篇体表面
  • 2篇漂白
  • 2篇种植体表面
  • 2篇腭裂
  • 2篇磨牙
  • 2篇近颊根第二根...
  • 2篇抗剪切强度

机构

  • 18篇徐州医学院
  • 3篇香港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第...

作者

  • 20篇王鹏来
  • 9篇刘宗响
  • 6篇韩建国
  • 4篇刘浩
  • 3篇杜昌连
  • 2篇郑纪伟
  • 2篇郭宏亮
  • 2篇牛文芝
  • 2篇张成飞
  • 2篇张磊
  • 2篇刘彬
  • 1篇韩爱军
  • 1篇罗三莲
  • 1篇赵士芳
  • 1篇王世兴
  • 1篇张良
  • 1篇姚杰
  • 1篇王海岚
  • 1篇张婷
  • 1篇秦雁雁

传媒

  • 3篇上海口腔医学
  • 3篇口腔医学
  • 3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全球华人口腔...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华口腔正畸...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接粘结中托槽转移精确度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比较间接粘结技术中使用两种不同转移托盘及不同牙列拥挤度时的托槽转移精确度.方法 收集30名患者的上颌或下颌硬石膏模型,各取2付,在之后的托槽转移步骤中根据用单层膜片和双层膜片制作间接粘结的转移托盘,分为A、B两组;根据其牙列拥挤度、1为轻度及以下拥挤,2为中度拥挤,再分为A1、A2、B1、B2组,每组中各有15付模型.模型上粘结托槽后经CBCT扫描并重建数字化三维模型,分别用单层膜片(A1、A2组)和双层膜片(B1、B2组)制作间接粘结的转移托盘,将转移托盘重新放回初始模型完成托槽粘结,再次经过CBCT扫描并重建数字化三维模型,通过Geomagic软件比对前后的数字模型,比较托槽位置在转移过程中的变化程度.结果 托槽转移前后的最大距离及平均距离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平均距离的标准差大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平均距离的标准差大于A1、A2、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单层膜片和双层膜片的间接粘结技术托槽转移精确度无显著差异,单层膜片的稳定性更佳;牙列拥挤度增大会使托槽转移的稳定性下降.
刘浩王鹏来王海岚张婷
关键词:数字模型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缺损、畸形或变色的前牙进行美容修复,在恢复功能的同时评价其美容效果.方法 按纳入标准随机选取因不同原因导致前牙缺损、变色或畸形需要美容修复的患者100例,对患牙行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容修复,修复后1、2、3年复诊,共完成随访67例、102颗前牙;在恢复功能的前提下评价修复后美容效果.结果 先天因素引起的染色、扭转牙和龋齿在树脂修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满意率下降:先天性牙染色和前牙间隙第1年和第3年复查满意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第1年与第2年复查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原因引起的牙齿缺损在树脂修复后第1年与第2年、第1年与第3年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中近期美容效果明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直接修复材料.
王鹏来刘宗响
关键词: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容修复前牙
氟斑牙不同漂白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不同漂白方法对氟斑牙漂白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氟斑牙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60颗牙。分别采用联合漂白、激光漂白、家庭漂白3种方法进行上前牙区漂白,在漂白前、漂白后即刻、漂白后1个月、漂白后1年记录其L*a*b*值,比较3组漂白效果及颜色回复情况。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CS10.34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3组漂白后的L*a*b*值与漂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漂白后1个月,联合组与激光组颜色有所回复(P<0.05);漂白后1年,联合组、激光组颜色与漂白后即刻相比有所回复(P<0.05),与漂白后1个月相比颜色回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组颜色回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到1年期间颜色变化小于治疗后即刻到1个月的变化(P<0.05)。结论 3种漂白方案治疗1个疗程都得到相似的美白效果,但短期内也出现漂白牙的颜色回复,家庭漂白颜色相对稳定,诊室漂白收效快,3种治疗方案各有其适应人群。
牛文芝王鹏来刘宗响王伟
关键词:氟斑牙
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植牙患者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观察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用于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拟行牙种植治疗的牙缺失患者27例,缺失牙34颗:第二前磨牙6颗、第一磨牙18颗、第二磨牙10颗。使用锥形束CT测量剩余牙槽骨高度(RBH):第二前磨牙平均高度4.7 mm,第一磨牙平均高度4.1 mm,第二磨牙平均高度4.3 mm。所有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3个月复诊,检查患者软硬组织愈合情况,锥形束CT(CBCT)检查种植体周围骨愈合情况及上颌窦底新骨形成状况。若情况良好,则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牙冠修复。术后3年复查,采用Cochran标准评价种植体是否符合存留标准。结果本组共植入34颗种植体,包括上颌第二前磨牙6颗、上颌第一磨牙18颗及上颌第二磨牙10颗。6例术后出现上颌窦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10 d症状后均消失。本组1例出现种植体松动、脱落,给予重新种植后骨结合良好。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CBCT显示种植体骨结合形成,根部完全被骨质包绕,上颌窦底新形成骨质均匀。术后随访期间,1例患者的种植体在负载后10个月因种植体周围炎症而拔除,其余种植体均成功存留,种植体3年存留率为97.1%。结论对于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轻,效果较好。
袁长永王鹏来秦雁雁刘宗响陈佳龙
关键词:牙缺失上颌窦内提升术骨增量
骨皮质切开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研究骨皮质切开术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的组织学改建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未孕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骨皮质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组大鼠行骨皮质切开术,对照组大鼠行对照手术后,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0、1、3、7 d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术可在牙移动第1天及3 d后加速正畸牙移动,而牙移动3 d时2组大鼠牙移动距离无显著差异。牙移动第3天和第7天,手术组大鼠压力区破骨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压力区RANKL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骨皮质切开术可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这可能是由于牙周组织中RANKL高表达介导的破骨增强所致。
朱绍跃袁长永刘宗响李晓明王鹏来
关键词:牙移动破骨细胞RANKL
EphB4-EphrinB2通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EphB4-EphrinB2通路引起了各学科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EphB4-EphrinB2通路在血管分化、重塑和新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肿瘤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在眼科中有可能成为未来抗视网膜病的药物作用靶点,并且维持着骨质平衡和参与调节骨质改建。该文阐述了该通路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袁长永朱绍跃王鹏来张成飞
关键词:EPHB4EPHRINB2血管生成
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嵴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在不同年龄阶段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唇腭裂牙槽嵴裂后植入骨的变化以及裂隙区尖牙的萌出情况.方法:将36例唇腭裂术后残留牙槽嵴裂的患者按尖牙萌出状况分为两组.A组尖牙未萌出,B组尖牙已萌出.两组病人均采用髂骨松质骨进...
王鹏来
关键词:髂骨松质骨植骨牙槽嵴裂
文献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种植体表面成骨细胞骨涎蛋白基因表达研究
2013年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种植体表面成骨细胞中骨涎蛋白(BSP)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接种于钛片表面(模拟种植体植入后的体内环境),将其分为2个浓度刺激组和对照组.刺激组分别加入0.5、10 μg/L的TGF-β1,对照组不加TGF-β1,分别收集刺激后第2、5、7天培养的细胞,通过RT-PCR检测不同培养时间成骨细胞中的BSP mRNA表达.结果 相对半量分析结果显示:浓度为0.5 μg/L的TGF-β1可增加成骨细胞中BSP的表达(P〈0.05),而浓度为10 μg/L的TGF-β1可降低成骨细胞中BSP的表达(P〈0.05).结论 外源性TGF-β1对接种于模拟体内种植体钛片表面的成骨细胞中BSP表达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
郭宏亮郑纪伟韩建国王鹏来张磊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种植体成骨细胞骨涎蛋白
Clinical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influencing
林彩焕韩建国王鹏来杜昌连
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的研究
刘彬王鹏来韩建国杜昌连
关键词: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系统近颊根第二根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