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血清
  • 3篇血液
  • 3篇恶性
  • 3篇干细胞
  • 3篇干细胞移植
  • 3篇病患
  • 2篇动物
  • 2篇血液病
  • 2篇血液病患者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肿瘤
  • 2篇自体造血干细...
  • 2篇自体造血干细...
  • 2篇肝硬化
  • 2篇肝转移
  • 1篇地西他滨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12篇王鹏
  • 4篇吴德沛
  • 3篇徐杨
  • 2篇匡玉庭
  • 1篇章秋
  • 1篇郝艳
  • 1篇马骁
  • 1篇付建红
  • 1篇傅琤琤
  • 1篇陶云霞
  • 1篇贺永明
  • 1篇皮斌
  • 1篇王金宁
  • 1篇金正明
  • 1篇孔金丹
  • 1篇徐峰
  • 1篇田竑
  • 1篇贺阳
  • 1篇贾竞超
  • 1篇刘文

传媒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PSS-R及WPSS移植前评估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意义的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进行修订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及WHO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184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在初诊及移植前两个时间点进行IPSS-R及WPSS评分,比较两者预后评估价值,分析影响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21.9(0.5~47.5)个月,移植后2年总体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5.1±3.4)%、(71.6±3.6)%,2年复发(RR)率和无复发死亡率(NRM)分别为(11.9±0.1)%、(16.5±0.1)%。初诊时IPSS-R≤3.5分与>3.5分组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P=0.724),WPSS≤2分与>2分组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P=0.726)。移植前除外10例患者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74例患者可进行IPSS-R及WPSS评估,其中IPSS-R≤3.5分组OS、PFS率显著优于>3.5分组[OS:(88.6±4.1)%对(65.8±5.3)%,P=0.003;PFS:(87.6±4.2)%对(60.5±5.8)%,P=0.002],WPSS≤2分与>2分组间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4;P=0.565)。此外,移植前IPSS-R较初诊时相比改善组OS、PFS率显著优于未改善组[OS:(83.8±4.6)%对(69.3±5.8)%,P=0.027;PFS:(82.8±4.4)%对(64.0±7.2)%,P=0.006],多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前TP53突变(P=0.047,HR=2.460,95%CI 1.014~5.971)和移植前IPSS-R>3.5分(P=0.021,HR=2.510,95%CI 1.151~5.476)是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移植前细胞遗传学差及极差(P=0.008,HR=2.765,95%CI 1.305~5.856)和移植前IPSS-R>3.5分(P=0.017,HR=2.457,95%CI 1.175~5.141)是影响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移植前进行IPSS-R评分对行allo-HSCT的MDS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移植前IPSS-R较初诊时改善的患者有着更好的预后。
陆棽琦侯畅王鹏张露巍范祎吴德沛徐杨
关键词:WPSS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Kisspeptin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Kisspeptin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实验室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120例,根据75 g 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61例)和正常糖耐量(NGT)组(59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将GDM组和NGT组进行分组,BMI≤24 kg/m^2作为GDM-A亚组(31例)和NGT-A亚组(30例),BMI>24 kg/m^2作为GDM-B亚组(30例)和NGT-B亚组(29例)。收集受试者年龄、妊娠期体质量、体质量差等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BG)、1 h血糖(PG)、2 hPG、空腹胰岛素(FINS)、1 h胰岛素(INS)、2 hINS、空腹C肽、1 h C肽、2 h C肽及血清Kisspeptin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GDM组FBG、1 hPG、2 hPG、FINS、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均高于NGT组,HOMA-β低于NGT组(P<0.05)。NGT-A亚组FINS、1 hINS、2 hINS、空腹C肽、HOMA-IR、HOMA-β均低于NGT-B亚组(P<0.05)。GDM-A亚组的HOMA-IR低于GDM-B亚组(P<0.05)。GDM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组(P<0.01)。GDM-A亚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A亚组(P<0.05)。GDM-B亚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高于NGT-B亚组(P<0.05)。所有受试者血清Kisspeptin水平与FBG、1 hPG、2 hPG、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P<0.05)。NGT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与FBG、2 hPG呈正相关(P<0.05)。结论 GDM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较NGT组明显升高;Kisspeptin水平与FBG、1 hPG、2 hPG、2 hINS、空腹C肽、2 h C肽、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
王卓群王鹏胡红琳牛敏章秋
关键词:血糖胰岛素抵抗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SUA)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综合治疗提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462例冠心病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患有高血压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不同指标的差异,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与SUA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2300例、对照组1162例,两组患者的SUA、血清肌酐(SCr)水平及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体重指数、SCr、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等混杂因素后,SUA每升高100μmol/L,总冠心病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21.60%[95%CI(1.118,1.322)];男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24.00%[95%CI(1.129,1.362)];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0.90%[95%CI(0.910,1.350)]。将SUA作为分类变量进行五等分,与第1分位组比较,总冠心病人群中,第2、3、4分位组的高血压风险依次升高(P<0.001),第5分位组是第1分位组的1.859倍[95%CI(1.421,2.433)];性别分层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男性第2、3、4分位组的高血压风险依次升高(P<0.001),第5分位组是第1分位组的2.001倍[95%CI(1.480,2.705)];然而女性SUA与高血压无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SUA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SUA水平升高是罹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王鹏贺永明贺阳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尿酸高血压
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在大鼠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
李毅王鹏林嘉莉徐峰黄子通
肝硬化基础上肝转移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2010年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肝硬化基础上兔肝转移癌的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选取50只雄性成年新西兰长耳兔,给予CCl4橄榄油溶液和食用白酒的方法诱导肝硬化模型。动态观察实验组兔不同时期的体重变化,死亡率,肝假小叶形成率。在实验第九周肝肝硬化诱导成功后,经脾脏接种VX2肿瘤细胞,6周后观察肝转移癌发生率。结果:诱导9周后,实验组兔体重增长慢,肝硬化诱导成功,假小叶形成率80%,接种VX2肿瘤细胞6周后,肝转移癌形成率约20%。实验过程中实验兔死亡率20%。结论:CCl4和食用酒精可成功诱导兔肝硬化模型,经脾脏注射接种VX2肿瘤细胞能建立肝硬化基础上的肝转移癌模型。
刘文王鹏匡玉庭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动物模型四氯化碳
普乐沙福联合G-CSF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普乐沙福联合G-CSF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09月-2021年06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使用普乐沙福动员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共23例,其中4例为G-CSF动员采集失败后行普乐沙福的二次动员。观察动员采集过程中患者血液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粒系、巨核系植入时间。比较动采失败后使用普乐沙福二次动员患者与直接使用G-CSF联合普乐沙福动员患者间采集结果及植入情况。结果23例病人均移植成功。所有患者MNC采集数目达目标值,16例患者CD34+细胞采集数达目标值。初始直接G-CSF联合普乐沙福动员与二次动员患者在干细胞采集情况与植入情况中无明显差异。CD34+采集数达目标值患者与未达目标值患者在粒系植入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是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的有效选择,且可作为动采失败后二次动员的可靠选择。
王鹏曲昌菊金正明
关键词: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方案与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ogen,DAC)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5例老年复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60~80岁,中位年龄66岁,其中18例采用VEN+AZA方案治疗,27例采用DAC+预激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PR)、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结果VEN+AZA组ORR为14/18,其中CR 11例、PR 3例;DAC+预激组ORR为37.0%(10/27),其中CR 8例、PR 2例,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在中高危组(P=0.013)或DNA甲基化突变(P=0.007)的患者中,VEN+AZA组治疗后的ORR明显高于DAC+预激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纳差、乏力,VEN+AZA组治疗后Ⅲ~Ⅳ级外周血白细胞(66.7%比100%,P=0.002)、血红蛋白(50.0%比92.6%,P=0.002)、血小板(72.2%比96.3%,P=0.031)及中性粒细胞(61.1%比92.6%,P=0.014)减少的发生率低于DAC+预激组。DAC+预激组Ⅲ~Ⅳ级感染(66.7%比33.3%,P=0.028)、Ⅲ~Ⅳ级恶心呕吐和纳差(40.7%比11.1%,P=0.032)和Ⅲ~Ⅳ级乏力(55.6%比11.1%,P=0.003)的发生率均高于VEN+AZA组。VEN+AZA组和DAC+预激组的1年OS率分别为42.9%和31.6%,两组患者间的O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结论VEN+AZA方案治疗老年复发AML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王鹏张露巍陆棽琦王谈真单蒙肖金燕田竑马骁徐杨吴德沛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
一种壳聚糖微球复合丝素基硫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微球复合丝素硫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可注射复合型骨水泥由壳聚糖微球和硫酸钙组成的混合粉末与丝素溶液以1∶0.45的固液比g/ml配制而成,混合粉末中壳聚糖微球含量是0.1%w/w-1%...
杨惠林朱雪松皮斌王鹏王金宁陶云霞
文献传递
11例新冠肺炎发热门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筛查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4日—3月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筛查并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和血液学检查指标,收集同期供者健康体检的血液学检查结果作为对照参考.结果 发热门诊确诊11例新冠肺炎患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大部分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咳嗽,其中普通型8例,重症型3例.发病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4.8±3.6)d.所有患者胸部CT均有磨玻璃密度样改变,血清降钙素原阴性,8例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正常,4例患者有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为(2.67±1.68),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为(164.2±61.2),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为(2.37±0.74).根据健康供者资料所确定的参考值范围,11例新冠肺炎患者中NLR升高3例(2例重症),PLR升高3例(2例重症),LMR降低8例(3例重症均降低).其中LMR降低明显.凝血指标方面PT、APTT均正常,6例纤维蛋白原升高,且有2例D-二聚体升高,为重症确诊病例.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初诊时CRP升高、LMR降低和纤溶指标异常常见,外周血的血细胞比值(NLR、PLR、LMR)在重症病例中表现明显.NLR、PLR和LMR结合C反应蛋白、凝血指标可能是辅助诊断和判定疾病严重程度的简便指标.
孔金丹王鹏郝艳徐华邹迪石冰玉宗香萍仇惠英吴德沛付建红
关键词:发热门诊血液学指标
肝硬化对恶性肿瘤肝转移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兔肝硬化动物实验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恶性肿瘤肝转移模型,探讨肝硬化对恶性肿瘤肝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法建立兔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实验组用CCL4溶液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橄榄油。每3周采集兔血和小块肝组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HE染色病理学观察。明确肝硬化形成后,分别通过经胃壁、脾脏接种VX2肿瘤细胞,观察肝硬化兔与正常肝脏兔接种VX2肿瘤细胞后肝转移发生率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1)实验9周末HE染色可见肝硬化典型病理变化假小叶形成,肝硬化模型建立成功。(2)肝硬化组恶性肿瘤肝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CL4溶液皮下注射成功诱导建立了兔肝硬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恶性肿瘤肝转移模型,实验结果提示肝硬化对恶性肿瘤的肝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贾竞超匡玉庭王鹏
关键词:肝硬化恶性肿瘤肝转移动物实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