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萌

作品数:42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银花
  • 6篇植物
  • 6篇金银花
  • 5篇药用
  • 5篇药用植物
  • 5篇中药
  • 4篇药用植物资源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4篇乳香
  • 3篇穴位
  • 3篇穴位贴敷
  • 3篇药材
  • 3篇液相色谱
  • 3篇忍冬
  • 3篇色谱
  • 3篇贴敷
  • 3篇相色谱
  • 3篇绿原

机构

  • 42篇山东省中医药...
  • 20篇山东中医药大...
  • 8篇山东大学
  • 4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济南市中医医...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淄博市中医院
  • 1篇亚宝药业集团...
  • 1篇临沂市食品药...

作者

  • 42篇王萌
  • 17篇林慧彬
  • 16篇路俊仙
  • 15篇管仁伟
  • 9篇林建强
  • 5篇张会敏
  • 5篇郭长强
  • 4篇侯立静
  • 3篇杜肖璇
  • 3篇刘桂霞
  • 3篇梁瑞雪
  • 3篇张永清
  • 3篇王平
  • 3篇赵金娟
  • 3篇辛立红
  • 3篇吕玲霞
  • 3篇胡春苗
  • 2篇蒋丽
  • 2篇周倩
  • 2篇郭承军

传媒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陕西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成药
  • 1篇山东科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黄芩良种繁育与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植物或获得新植物的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黄芩良种繁育与栽培方法,所述黄芩良种繁育与栽培方法包括:黄芩成熟种子采收后,种子采收,黄芩果期7上旬~8月下旬,采收后先置于通风处晾1~2天,待种子继续熟化,然后晒干...
林慧彬管仁伟璐俊仙王萌郭瑞琪林建强陈兵周建永梁瑞雪吕莹洁李岩
文献传递
山东省临朐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实地调查、与当地药农交流,结合查阅文献,标本的采集、鉴定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调查临朐县药用植物的资源分布情况。临朐县共有药用植物86科305属467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种,裸子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79科459种。依据功效,可将临朐药用植物分为10种类型,清热类药居多;依据入药部位,可分为6个类型,以全草类药物居多。临朐县药用植物品种繁多,蕴藏量大,但实际应用种类不多。建议在合理保护前提下,加强其开发和利用。
尹丽丽吕玲霞辛立红管仁伟路俊仙王萌林建强林慧彬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膏剂穴位贴敷临床试验安慰剂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2025年
膏剂穴位贴敷安慰剂设置的合理、规范是临床试验验证穴位贴敷安全有效的关键因素。通过梳理目前膏剂穴位贴敷临床试验安慰剂在分配隐藏及盲法设置、贴敷成分、贴敷位置、贴敷时长等方面的设计现状,提出存在盲法应用率低且报告不规范、安慰剂设置规范化不足且缺乏系统研究、安慰剂评价方法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并基于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在替换贴敷材料、控制药物经皮吸收产生的理化效应、安慰剂渗透性设置方面提出膏剂穴位贴敷安慰剂的设置思路,以期丰富穴位贴敷安慰剂设置的方法学内容,提供更科学可靠的穴位贴敷临床证据。
杨昕妍蒲炳宇王萌王健
关键词:安慰剂穴位贴敷膏剂临床试验设计
金银花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被引量:5
2017年
金银花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具有抗炎解毒、疏热散邪等作用,其功效与质量息息相关。为了提高金银花质量,规范生产和综合利用金银花药材,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影响金银花质量的主要因素,并论述了控制金银花质量的有效措施。
辛立红吕玲霞管仁伟路俊仙王萌梁瑞雪林慧彬
关键词:金银花影响因素
不同品种玫瑰花及花蕾气味的电子鼻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以玫瑰花及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鼻技术,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玫瑰花及花蕾的气味特征。结果表明,14个品种玫瑰花被分为三类,组间差异标志物为W1W、W5S、W2S,即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醇醚醛酮类,3种差异标志物的强度大小为1组>2组>3组,均具有显著差异;8个品种玫瑰的花蕾被分为三类,组间差异标志物为W5S、W1W,即氮氧化合物、无机硫化物,两种差异标志物的强度大小为1组>2组>3组,均具有显著差异;玫瑰花与花蕾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大部分玫瑰的花蕾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玫瑰花,少部分玫瑰花蕾挥发性成分含量低于玫瑰花或成分含量差异不大,且主要差异标志物为W1W、W5S、W2S、W2W,即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醇醚醛酮类和有机硫化物。通过电子鼻技术可快速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玫瑰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可为玫瑰香气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王淑郭瑞齐赵秋晨王平孙新茹王萌
关键词:玫瑰花气味电子鼻
全国5个不同地区乳香醋炙前后乙酸辛酯的含量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测定并考察全国5个不同地区乳香醋炙前后乙酸辛酯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6890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毛细管色谱柱HPINNOWAX(30 m×0.53 mm×1.0μm)进行检测。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30℃;柱程序升温:130℃(3 min)-30℃/min-200℃(4 min);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流速(N2):6.3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5个不同地区的生乳香样品中乙酸辛酯的绝对含量均在1.02~1.22(mL/g,%);醋炙品的含量均在1.00~1.20(mL/g,%)。结论:生乳香与醋炙乳香中乙酸辛酯的绝对含量相差较小,无明显变化。
张会敏王萌郭长强
关键词:乳香醋炙
市售夏枯草饮片质量调查及评价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对夏枯草饮片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控制,对市售18批饮片进行了外观性状考察、TLC鉴别以及水分、灰分、浸出物检测,建立了夏枯草饮片HPLC指纹图谱和咖啡酸、迷迭香酸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用于对不同批次饮片的模式识别。结果表明,18批饮片外观性状均符合药典标准,但少有符合传统对优品夏枯草外观的要求。TLC图谱均可检出迷迭香酸;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酸不溶性灰分除3批外,其余符合药典要求,但不同批次间有较大的差异;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较高,批次间主要色谱峰峰面积和批次间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有较大差异。通过上述研究,对市售饮片质量有了初步了解,建议提高外观评价标准,增加指纹图谱质量评价指标。
陈蕾戴衍朋王亮曲永胜王萌周倩
关键词:夏枯草指纹图谱咖啡酸迷迭香酸
凤仙透骨草HPLC指纹图谱及其与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建立凤仙透骨草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探究特征图谱与抗炎活性间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建立凤仙透骨草药材的指纹图谱;利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共有峰进行评价;建立角叉菜胶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考察不同来源凤仙透骨草药材抗炎活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探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凤仙透骨草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并确认了阿魏酸、芦丁(峰3)、2-甲氧基-1,4-萘醌(峰7)、槲皮素(峰8)、山柰酚(峰14)5个峰。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将10批药材聚为4类,PLS-DA表明,峰2、峰4、峰6、峰7、峰14是造成不同来源凤仙透骨草药材组间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不同来源凤仙透骨草药材抗炎活性程度不同,变量重要性投影值表明峰2、峰4、峰6、峰7、峰8、峰14与抗炎活性具有较大的关联度。结论:建立了凤仙透骨草药材的指纹图谱,并确定了与抗炎活性密切相关的成分,可为凤仙透骨草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蒋丽郭瑞齐管仁伟路俊仙王萌林慧彬闫雪生詹志来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谱效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抗炎活性
HPLC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所得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质量的影响。方法绿原酸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u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柱温:室温。木犀草苷含量测定采用Hypersil Pheny1-2色谱柱(4.6mm×150mm,5Ixm),流动相:乙腈一0.5%冰醋酸,二元梯度洗脱,0~15min,乙腈10%~20%,15~30min,乙腈20%,30—40min,乙腈2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40℃。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有一定影响。结论烘干法和微波法所得样品质量较好,且药材的外观色泽与药材内在质量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王萌王建成刘钧宁林惠彬
关键词:金银花绿原酸木犀草苷
一种银花子UPLC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及应用
本申请提供一种银花子UPLC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及应用,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本申请首次构建银花子的UPLC指纹图谱,该UPLC指纹图谱中包括23个共有特征峰,且含有8个定性鉴别特征峰。建立的银花子UPLC指纹图谱能够定量...
路俊仙赵秋晨张才波管仁伟王萌梁瑞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