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机械工程 理学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一种具有双光栅结构的量子阱红外偏振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光栅结构的量子阱红外偏振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探测器芯片包括基板,铟柱,带有线光栅结构的量子阱探测器和集成的金属线偏振光栅,量子阱偏振探测器与基板之间通过铟柱互连,这种偏振探测器的特征在于它的像元具... 王玲 李志锋 李宁 王继强 张燕 李向阳一种嵌有环形栅MOSFET的抗辐射SCR静电防护器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有环形栅MOSFET的抗辐照SCR静电防护器件,本发明嵌入的环形栅MOSFET可用于6种不同结构的SCR静电防护器件。6种SCR静电防护器件结构,分别通过嵌入环形栅NMOS、环形栅PMOS、嵌入环形栅M... 谢晶 袁永刚 李晓娟 王玲 王继强 马丁 刘伯路 李向阳文献传递 GaAs/AlGaAs量子阱长波10.55μm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GaAs/AlGaAs量子阱结构,研制了像元规模为640×512、中心响应波长在10.55μm附近的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与50 K集成式制冷机耦合后,测试了相关性能,其等效噪声温差达到22.5 mK。焦平面组件通过了初步的开关机试验以及热真空试验后,表现良好。考虑封装冷屏导致在面源黑体测试时产生的焦面照度不均匀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分析了与近似解析计算的误差,表明当F数变小时应当采用数值计算,并认为探测器测试的非均匀性主要由照度不均匀贡献。针对10.55μm量子阱探测器,利用开源的MEEP FDTD软件,进行了近场耦合的光场分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目前的结构参数在光衍射方面是比较接近优化的。 李向阳 李宁 许金通 储开慧 徐国庆 王玲 张燕 朱龙源 王继强 陆卫关键词:量子阱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长波红外 AlGaN基日盲紫外探测器成像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2018年 描述了基于AlGaN日盲紫外焦平面成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对320×256阵列的AlGaN日盲紫外焦平面探测器输出信号的采集、图像处理和成像显示,针对紫外焦平面阵列(UVFPA)器件响应不均匀性,以及容易产生条纹状固定图形背景的问题,以FPGA为硬件平台,研究了紫外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实现了紫外图像的实时非均匀性校正。经实时的紫外图像处理实验对比与分析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图像质量,非均匀性从9.609%降到了4.642%。从实时的紫外图像处理结果来看,成像处理系统完成了图像采集、处理,以及成像显示,并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 王继强 许金通 王玲 谢晶 张燕 李向阳关键词:日盲 紫外探测器 成像系统 铝镓氮 128元高速InSb线列焦平面探测器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具有精确控制光敏面尺寸,高速运行128元锑化铟中波红外探测器组件。讨论了器件研制工艺中精确限制光敏面尺寸的实现,以及成像扫描机构的设计。最后介绍了器件的扫描热图像。 杨晓阳 袁永刚 王继强 陈伯良 李向阳关键词:INSB 焦平面 文献传递 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不同光栅耦合机制研究 2023年 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QWIP)中的材料由各向异性材料组成,QWIP中的光吸收对应于QWIP子带之间的跳跃。由于n型QWIP材料(如GaAs)中导带Γ能谷电子的有效质量是各向同性的,因此器件无法吸收垂直于表面的入射光。为了吸收入射光,需要设计特殊的衍射耦合结构。为了比较不同衍射耦合对光响应的影响,在320 × 256规模QWIP焦平面阵列上设计了160 × 256个凹光栅和160 × 256个凸光栅的新结构。采用有限差分时域(FDTD)算法对两个光栅进行仿真,并计算出两个光栅的光响应。得到了不同偏置下QWIP凹面光栅耦合的焦平面阵列和凸光栅耦合的焦平面阵列的噪声、NETD和平均响应度等性能参数。结论是凸光栅焦平面阵列的响应大于相同背景水平下凹光栅焦平面阵列的响应。凸光栅焦平面阵列的平均响应度为20.99 mV/K,凹光栅焦平面阵列的平均响应度为10.1 mV/K。凹光栅焦平面阵列的非盲元率为99.4%,凸光栅焦平面阵列的非盲元率为99.5%。 杜巍 王继强 刘小林 许金通关键词:QWIP 衍射耦合 FDTD 具有异质结结构的GaN基p型场效应管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异质结结构的GaN基p型场效应管及制备方法,以具有p型AlGaN材料以及p型GaN材料的多层材料为基体材料。利用电子束蒸发依次生长Ni、Au、Ni和Au形成多层金属,作为器件的源端电极和漏端电极。为了... 薛世伟 王玲 李晓娟 王继强 谢晶 张燕 刘诗嘉 李向阳文献传递 紫外焦平面阵列器件调制传递函数测试技术 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紫外焦平面阵列器件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需求,基于刀口扫描法,搭建了一套调制传递函数测试系统。采用SW-Cassegrain同心反射系统方案实现刀口在探测器表面清晰成像,经测试,在0~100 lp/mm范围内可以达到衍射极限。利用该系统对紫外焦平面阵列器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过程中采用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下面积值最大的原则实现刀口像的自动调焦,采用三项费米函数的拟合模型对边缘扩散函数数据进行拟合,提高了拟合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器件奈奎斯特频率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为0.601,接近器件的理论极限值,同时在奈奎斯特频率范围内,调制传递函数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为1.8%,获得了很好的测量重复性。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对紫外焦平面阵列器件调制传递函数测试的测量不确定度为6.2%,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王洪超 王继强 吴斌 李京松 刘红元 刘红元 应承平关键词:探测器 调制传递函数 紫外焦平面 红外微分探测器:超越BLIP极限的新模式 2025年 尽管长波红外成像技术在陆地遥感、天文学等应用中至关重要,但其面临着来自压倒性热背景辐射的根本性挑战。这种背景光子通量常常将传统探测器推向其背景限制性能(Background-Limited Performance,BLIP)的极限。此时主要的限制因素并非探测器固有的噪声,而是背景本身的散粒噪声。本文论证了一个关键的分类,以区分两种表面相似但本质迥异的探测架构——差分探测器和微分探测器。根据探测器的应用和实现途径可知,传统差分探测器的背景光电流为可探测的信号差异设置了一个由背景决定的阈值,而微分探测器则是一种在物理感知层面直接对目标物理量的差异进行测量的器件:只有微弱的差值信号被积分,导致极大量的累加采样,因此可将信噪比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介绍了基于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QWIP)的微分探测技术路径。QWIP以其极低的暗电流、精准的电学可控性和内禀的光谱选择性,为实现高性能长波红外微分探测器提供了理想的物理基础,并已在实验中取得显著进展。最后利用费雪信息理论和克拉默--拉奥约束为微分探测器提供了严格的理论支撑。 陆卫 李向阳 李宁 张燕 马丁 王继强 甄红楼 周孝好 王少伟关键词: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 长波红外 具有异质结结构的GaN基p型场效应管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异质结结构的GaN基p型场效应管,以具有p型AlGaN材料以及p型GaN材料的多层材料为基体材料。利用电子束蒸发依次生长Ni、Au、Ni和Au形成多层金属,作为器件的源端电极和漏端电极。为了精确控制栅... 薛世伟 王玲 李晓娟 王继强 谢晶 张燕 刘诗嘉 李向阳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