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芬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分级评价指标在临床护士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级评价指标在护士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5月参加医院护理部规范化培训入职第2年的126名护士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5月参加的126名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分级评价指标进行培训,按照核心指标、重要指标、普通指标的原则制订培训大纲、实施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项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级评价指标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考核的结果体现了护士真实的掌握程度,确保护士临床操作实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沈峰平席惠君张玲娟李冬梅张丽君王立芬
- 关键词:护士护理技能操作
- 急性下肢创伤患者的规范化疼痛管理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下肢创伤患者在不同疼痛管理方案干预下的镇痛效果的差异,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减轻急性下肢创伤患者疼痛感受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60例急性下肢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包括建立疼痛管理档案、疼痛教育、心理护理及规范的药物干预。采用"长海痛尺"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后24h、48h及72h的痛尺评分均较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72h之后的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痛尺评分均呈逐步下降趋势,且干预组在伤后5d、7d、10d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可提高急诊下肢创伤患者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疼痛。
- 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闫红丽许开云王国勇杨党鹏赵继军
- 关键词:下肢疼痛疼痛教育
- 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分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构建护理操作考核分级评价指标,科学评价护理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安全。方法拟定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分级评价指标,应用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15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分级评价指标,包括每项操作的核心指标和重要指标。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分级评价指标,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项目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能够为各级教学培训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护理操作技能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 李冬梅张玲娟席惠君沈峰平张丽君王立芬
- 关键词:护理操作德尔菲法
- 创伤一体化急救护士能力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 目的:研究创伤一体化急救护士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培训需求,为创伤一体化急救护士奠定培训基础.方法:通过对15 名创伤急救护理专家进行两轮的德尔菲专家咨询,得出创伤一体化急救护士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条目.将该条目制成调查表,选...
- 张玲胡敏王立芬汤淑敏
- 关键词:急救护士护理能力
- 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确定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本研究的60名护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采用《疼痛管理知识调查表》评估其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现状;构建创伤性疼痛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方案,对研究组护士进行培训,对照组护士不参与。2周后再次对两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安排其在急诊接诊伤情及严重程度相似的患者,评估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并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疼痛规范化管理培训,研究组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士所分管患者清创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可促进急诊护士对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改变护理态度,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 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闫红丽许开云张俊英赵继军
- 关键词:急诊急性创伤疼痛疼痛管理疼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