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东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水稻
  • 3篇寒地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2篇寒地水稻
  • 2篇产量构成因素
  • 1篇氮肥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瘟病抗性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差异
  • 1篇育种
  • 1篇育种目标
  • 1篇生态条件
  • 1篇株型
  • 1篇瘟病
  • 1篇理想株型
  • 1篇抗性
  • 1篇抗性研究

机构

  • 5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北大荒垦丰种...

作者

  • 5篇王晓东
  • 4篇王茂青
  • 4篇王红霞
  • 1篇范守山

传媒

  • 4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研究
2014年
为了筛选出优异的水稻稻瘟病抗性材料,收集并整理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日本、韩国共203份水稻种质资源,按照不同的育成时期、来源进行分类,利用2a的抗病鉴定结果进行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旱育稀植时期育成的品种稻瘟病抗性有很大的提高,韩国的水稻资源有更好的稻瘟病抗性。资源的年际间抗性有差异,应对材料进行多年、多点的鉴定。因此,在利用自然条件对育种材料抗稻瘟病筛选后,用接菌的方式对自然感病筛选出的未发病材料进行接菌鉴定能提高抗病鉴定的准确性。
王晓东王茂青王红霞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
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差异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各水稻品种的产量性状差异,通过比较169个水稻品种(系)2009年正季在哈尔滨和冬季在海南三亚种植的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5种不同抽穗期类型的水稻品种(系)在三亚冬季种植条件下比哈尔滨正季种植抽穗期均缩短,且两地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各供试品种(系)在哈尔滨和三亚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各性状均有所变化,但品种间有所不同。因此在北种南繁时,应根据材料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南繁选种时,应注意品种间各性状的差异,根据品种特性选择优良单株。
王红霞王茂青王晓东范守山
关键词:生态条件水稻
保花肥对水稻龙粳3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试验于2012年在857农场进行,以水稻龙粳31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保花肥施用尿素量对供试材料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花肥对龙粳31叶面积指数(或高效叶面积指数)、总颖花量(或有效颖花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及整精米产量各指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单位面积穗数受保花肥影响不大;施氮量在22.5~67.5 kg/hm^2范围内,各指标存在最适值,产量及整精米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1 951、8 560 kg/hm^2;供试品种保花肥氮量在45.0~67.5 kg/hm^2范围内时精米率与整精米率有明显提高;高施氮量67.5~90.0 kg/hm^2时,供试品种的垩白率与垩白度有显著增高、降低外观品质。适当施用保花肥,在提高龙粳31产量及整精米产量同时,不会降低水稻的品质。
王晓东李晓蕾
关键词:水稻保花肥氮肥
寒地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构建寒地超级稻的理性株型,对松粳9号、龙稻11、龙稻5号、龙粳21、龙粳31和龙粳20,6个寒地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寒地超级稻的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差异不显著,是寒地超级稻的共性性状。株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穗长等性状品种间差异显著,但有规律可循。株高、千粒重和穗长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王晓东王茂青王红霞
关键词:超级稻寒地产量构成因素理想株型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2014年
为选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将寒地水稻种质资源按照不同的栽培方式,分为直播时期水稻品种、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和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三个群体,并对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时期的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中,旱育稀植时期的水稻品种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在合适的数值范围,对其产量均有贡献。同时研究提出在旱育稀植的栽培条件下,水稻新品种的育种目标是适高抗倒,少蘖、大穗、密穗,抗病虫,耐冷,出米率高,优质,根系活力强,叶片上举,活秆成熟等。
王晓东王茂青王红霞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育种目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