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手术时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研究手术时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为早期手术组(入院1周内进行手术)59例和延期手术组(入院1周后进行手术)5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和比较;对两组患者均连续随访12个月,观察和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病死率。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延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延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ADL评分分别为56.23±10.06、68.14±16.6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8.26±7.60、83.35±11.64,而延期手术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ADL评分分别为41.84±12.26、66.25±15.98,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6.09±7.06、82.54±12.59,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提高,而且早期手术组术后6个月时的ADL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9%,显著低于延期手术组46.3%(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病死率和术后12个月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能够提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费用,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杨利丽李秋菊徐长妍王春玲张妍
-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
- 转化生长因子-β1 siRNA神经干细胞后期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iRNA鼠神经干细胞(NSCs)后期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TGF-β1 siRNA质粒病毒转染至NSCs,转染时分对照组、转染对照组、转染组共3组,Western blot检测NSCs被转染后TGF-β1蛋白的表达。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78只,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SCs移植组及TGF-β1-siRNA组。通过BBB评分、斜板试验、改良的Tarlov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造摸后1周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脊髓损伤区周围突触素及TGF-β1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造模后4周,HE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的NSCs存活及分布情况,HRP逆行示踪评估神经纤维再生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脊髓损伤区超微结构改变。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GF-β1低表达可持续14 d。造模后1周起,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价TGF-β1-siRNA组优于NSCs移植组,NSCs移植组优于对照组。HE染色NSCs移植组损伤区脊髓空洞较小,TGF-β1-siRNA组脊髓空洞几乎消失,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缺失及脊髓空洞形成。TGF-β1-siRNA组TGF-β1 mRNA表达为5.33±0.24,较对照组(10.47±0.54)和NSCs移植组(8.06±0.36)显著降低(P <0.05),突触素的表达为11.36±0.28,明显高于NSCs移植组(8.27±0.33)及对照组(5.04±0.30);移植后4周,对照组HRP阳性神经纤维数(48.66±8.94个/高倍视野)和CM-Dil阳性细胞(0±0.00个/高倍视野)最少,TGF-β1-siRNA组最多,分别为(162.46±16.65个/高倍视野)、(38.68±4.89个/高倍视野),NSCs移植组次之,分别为(85.86±11.24个/高倍视野)、(22.38±3.45个/高倍视野)。在透射电镜观察下,TGF-β1-siRNA组大鼠脊髓组织损伤区可见大量有髓神经纤维及无髓神经纤维,轴突数量较多,再生轴突髓鞘完整;NSCs移植组可见较多有髓神经纤维及无髓神经纤维;对照组损伤区可见胶质瘢痕和少量有髓神经纤维,坏死的有髓神经纤维。结论:TGF-β1siRNA神经干细胞能有效降低脊髓损
- 杨利丽李秋菊徐长妍王春玲张妍
- 关键词:脊髓损伤修复转化生长因子-Β1神经干细胞移植
- 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教育在癫痫患者照护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教育在癫痫患者照护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160名癫痫患者照护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照护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教育干预。采用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癫痫患者照护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最终观察组77名、对照组75名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DASS-21中的焦虑、压力、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教育应用于癫痫患者照护者,可减轻照护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王春玲蔡媛媛黄丹
- 关键词:癫痫心理教育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 同理心在手术室工作中的研究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孙宇佳宫建美王春玲
- 关键词:同理心手术室护理
- 奶类摄入习惯预测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奶类摄入习惯在预测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FI)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4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入院48 h内开始应用EN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FI发生情况、入院前6个月的奶类摄入习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奶类摄入频次和奶类摄入量预测FI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有68例患者在EN期间发生FI,发生率为60.18%。发生FI患者中年龄≥70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5~6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APACHEⅡ)评分≥15分、应用抑酸剂、应用抗生素种类≥2种的比例均高于未发生FI患者,奶类摄入频次及奶类摄入量≥300 mL比例均低于未发生FI患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发生FI与年龄、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应用抑酸剂、奶类摄入频次和奶类摄入量具有相关性(P<0.05)。摄入频次较高患者的EN目标达成住院日数较多而EN调整次数较少,摄入量较高患者的EN目标达成住院日数较多、EN目标达成率较高而EN调整次数较少,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奶类摄入频次和奶类摄入量预测EN期间F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3和0.661(P均<0.05),其中,奶类摄入频次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86.67%和100%。结论 AIS患者奶类摄入习惯与其EN期间FI风险具有相关性,摄入频次和摄入量较低的患者更易发生FI,进而影响EN目标达成、增加EN调整次数,既往奶类摄入习惯对脑卒中EN期间FI具有辅助预测价值,临床应全面评价患者的个性化膳食习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干预,从而达到减少FI发生、保障EN支持顺利开展的目的。
- 王春玲孙镜博于杉赵永娟
- 关键词:脑卒中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