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 作品数:120 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转变为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 史文婷张权娥陶红何正梅丁邦和王春玲于亮
- 尼洛替尼治疗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的慢性髓系白血病2例并文献
- 张权娥史文婷陶红何正梅丁邦和王春玲于亮李玉峰
- 信号肽和IL-4增强基于HEV中和表位(p179)基因免疫诱导抗体应答的研究
- 王春玲
- 关键词:中和表位基因疫苗
- Long-term effect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nd arsenic trioxide sequential maintena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 The specific prognostic factors and long-term effect in APL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remain u...
- 陶善东王春玲陈月邓媛宋立孝史玉叶凌兰兰丁邦和何正梅于亮
- CCR9修饰的靶向体系介导ERM-siRNA及化疗药物对T-ALL的杀伤作用研究
- 目的:以CCR9单抗为靶向,构建获得一种携带ERM siRNA及抗瘤药物的共载体,鉴定并探讨其体外杀伤T-ALL耐药细胞的效应。方法:将取出溶剂后的DOPE:DOTAP 脂质利用水浴超声方法制备获得不同的脂质共载体(Li...
- 张莉凌兰兰王春玲丁邦和何正梅于亮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ITP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随机分为rhTPO...
- 陶红何正梅张权娥卢雪莹吴晶晶王春玲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疗效
-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作用机制及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骨髓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糖皮质激素作为ITP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使80%~90%ITP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控制,但仍有20%~30%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疗效欠佳或发生耐药。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DC)成熟、减少髓样DC数量和使髓样DC功能失调而抑制其介导的效应T细胞(Teff)功能,减少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产生。大剂量地塞米松可影响白细胞介素(IL)-18和其内源性拮抗物IL-18相关蛋白等平衡,减弱IL-18对7干扰素的诱导作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而糖皮质激素耐药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表达下降、GRβ表达亢进,核因子-κB表达减少,干扰核因子-κB等介导的下游信号传导有关。作为编码GR基因,NR3C1基因与糖皮质激素耐药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而其他编码基因的异常可能与糖皮质激素耐药相关。
- 刘红于亮王春玲丁邦和刘定胜何正梅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慢性病糖皮质激素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王春玲李玉峰于亮丁帮和朱家斌钱墨生
- 关键词: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疗法发病数
- 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2年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浸润全身任何器官,其中乳腺浸润非常罕见。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者极易误诊为乳腺癌。本文报道1例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通过免疫组化、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TCR)单克隆重排的检测、白血病免疫表型等方法对该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提示B细胞恶性肿瘤,IgH单克隆重排阳性,免疫表型为B-淋巴细胞系表达,结合骨髓涂片明确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B细胞型)白血病。给予化疗加局部放疗,取得良好疗效。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者,应重视血液学检查,以减少因检查不足而延误诊断及治疗。
- 朱家斌周立涛丁邦和王春玲何正梅张丽娟于亮
- 关键词: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乳腺肿块首发表现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及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老年ITP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初诊IT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rhTPO组[62例,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疗程14 d]激素组[61例,静脉滴注泼尼松1.0 mg/(kg·d),疗程28 d],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同期健康体检的100例老年人群为对照组,观察rhTPO组治疗前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结果rhTPO组第7天及第14天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激素组(P=0.011,P=0.001),总体有效率高于激素组(P=0.02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rhTPO组治疗后Th1优势反应消失,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发生变化。结论rhTPO治疗老年ITP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确切,作用机制与调控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有关。
- 陶红何正梅史玉叶陈秋妮吴晶晶陶善东张权娥王春玲
- 关键词: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