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元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贲门癌细胞多向分化的临床意义
- 1996年
- 本文应用抗体HCG、Vim、CHG对62例外科切除的贲门癌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且结合光镜下进行形态观察。结果发现CHG抗体表达阳性14例。Vim表达阳性33例,HCG表达阳性32例,CHG—HCG抗体表达9例,CHC—VIM抗体表达12例,HCG—VIM抗体表达19例,HCG—CHG—VIM抗体表达8例,其中具有VIM、HCG抗体表达的肿瘤有60%以上出现在分化比较低的肿瘤组织中(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本文对贲门癌细胞出现三种抗体表达及联合表达原因及意义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责门癌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特征,并且伴有向滋养叶、间叶分化的肿瘤细胞大多数分化较低其与临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伴有向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细胞其与组织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性。这对我们重新认识贲门癌生物学行为,探讨其临床预后和依据肿瘤细胞向不同组织分化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具有理论性指导意义。
- 王振元徐艳丽景士兵于兴洲王者生赵惠儒王泽兴
- 关键词:贲门癌肿瘤细胞多向分化免疫组织
- 细胞因子(IL-8)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目的:该研究探讨IL-8基因与临床上肺癌及其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IL-8的生物学功能及为临床治疗肺癌策略上提供理论依据.结论:(1)通过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IL-8mRN...
- 王振元
- 关键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肺癌
- 文献传递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脊柱转移瘤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脊柱转移瘤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人民医院自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60例出现脊柱转移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3、6个月,记录并比较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以及脊髓压迫程度(ESCC)分级。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患者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ESCC分级为3级患者比例低于治疗前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NSCLC脊柱转移瘤安全有效,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在控制局部脊柱转移病灶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 董海垚周志成杨海涛王振元杜振广
- 关键词:粒子植入非小细胞肺癌脊柱转移疼痛
- 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记录随访所见。结果16例治疗均成功,癌痛及胸腔积液均明显缓解;术中未见穿刺部位、微波消融区及粒子植入区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未出现粒子迁移,术中及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68.75%(11/16)、局部控制率87.50%(14/16)。随访12个月期间5例死亡,但无粒子植入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微波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安全、有效。
- 冯潇杨海涛王振元
- 关键词:胸膜肿瘤微波消融碘同位素
- I125放射性粒子治疗高龄晚期肺癌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高龄晚期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为高龄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运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设计粒子数量及分布,术中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肿瘤内植入I125粒子,术后运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质量验证,3、6、12个月进行定期随访,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来判断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完全缓解12/46(26%),部分缓解22/46(48%),有效率34/46(74%);其中肺鳞癌6个月有效率21/24(88%),肺腺癌6个月有效率10/19(53%)。术后12个月完全缓解20/46(43%),部分缓解6/46(13%),有效率26/46(57%)。结论 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肯定。
- 迟福生姜红千王振元高靖
- 关键词:肺肿瘤碘放射性
- CT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相同针道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术后同侧单发恶性倾向肺结节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相同针道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术后同侧单发恶性倾向肺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56枚结节)肺癌术后同侧单发恶性倾向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观察组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后经同轴套管同针道行微波消融,对照组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后经异穿刺点交叉针道行微波消融,对比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组穿刺活检和微波消融操作成功率、总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为100%。术后24 h内,观察组气胸、咯血及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17.86%(5/28)、7.14%(2/28)和7.14%(2/28),对照组分别为21.43%(6/28)、7.14%(2/28)和10.71%(3/2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6个月,2组均未见针道种植转移、肺栓塞及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相同针道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术后同侧单发恶性倾向肺结节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
- 杨海涛冯潇王振元
- 关键词:微波消融
- 细胞因子(IL-8)与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2年
- 景士兵王振元王者生
- 关键词:细胞因子IL-8肿瘤肿瘤生长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作用
- 肺癌全肺切除2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王振元李玉王者生李厚文殷洪年胡永校赵惠儒张林
- 关键词:肺肿瘤肺切除术肺癌手术治疗病例分析
- 高龄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47例体会
- 1999年
- 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6月,共收治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47例,占同期病人手术治疗的9.32(47/437)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7例中,男41例,女6例。年龄70~82岁,平均年龄74.5岁。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1个月以内者13例,3个月以...
- 王振元王者生于兴洲吴红张俏
-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消化外科消化道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胸壁巨大转移瘤被引量:3
- 2021年
- 转移性胸壁肿瘤可破坏胸壁而引起疼痛,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尤其是胸壁巨大转移瘤(最大径>6.5 cm),手术常无法完整切除,治疗的首要目的在于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疼痛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5]。近年来,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壁巨大转移瘤逐渐成熟,与消融技术联合应用可减少植入粒子数量,减轻并发症。本研究观察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胸壁巨大转移瘤的效果。
- 冯潇杨海涛王振元
- 关键词:胸壁微波消融碘放射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