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 作品数:26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 溧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伴有肝内结节患者67例(98个肝脏结节)。所有患者均进行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增强扫描肝胆期的图像实施全面分析,包括观察无肝胆期和有肝胆期患者的肝胆结节数量,分析诊断效能。结果:98个肝脏结节病理结果为38个为肝硬化结节,60个为小肝癌;诊断有肝胆期的肝硬化结节以及小肝癌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无肝胆期(P<0.05)。结论:在鉴别肝硬化与小肝癌的过程中,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具有理想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小肝癌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能够将早期肝硬化恶性病变情况加以明确,提供客观性的影像学数据,具有推广价值。 王帅 吴明 徐中阳关键词:肝硬化结节 小肝癌 一种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放射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检测室内无任何对X‑ray线的防护装置而导致的患者或医护人员在检测室内容易受到X‑ray线影响的问题,包括底座、支座板以及上座,所述支... 王帅文献传递 MSCT在结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结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8月到溧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术前1周给予患者MSCT检查,分析影像学特征,评估术前MSCT检查对肠癌TNM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89例患者中病变部位以升结肠为主(42.70%),乙状结肠次之(39.33%);病变类型以溃疡型为主(58.43%),隆起型次之(29.21%);CT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内肿块及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T1~T2期、T3期、T4期的Kappa值分别为0.796、0.657、0.725;MSCT术前诊断结肠癌N0期、N1期、N2期的Kappa值分别为0.630、0.384、0.482;MSCT诊断结肠癌远处转移的Kappa值为0.894。结论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T期、M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N期的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 徐中阳 王玮 王帅关键词:多层螺旋CT 结肠癌 TNM分期 KAPPA值 肝脏多房环形强化病变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肝脏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脏病变表现为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其中肝脓肿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肝转移瘤9例。13例行上腹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检查,7例行MRI平扫及LAVA多期增强检查,1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3种病变在环壁及分隔的强化征象有差异。肝脓肿环壁及分隔均匀、完整(P<0.05),可见病灶缩小征(P<0.05)。胆管细胞癌环形强化呈向心性充填(P<0.05),或出现肝包膜回缩(P<0.05)和扩张胆管壁的局限性增厚。环壁不规则中断或见强化的壁结节,是诊断转移瘤较有价值的征象。结论: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3种病变各有其影像特点,CT及MR检查对三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王帅 沙钧平 丁锋 李栋 胡春洪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及扩散峰度成像对轻度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fMRI)及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对轻度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轻度脑外伤患者,共95例,将其按照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区分为观察组(n=45,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和对照组(n=50,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所有患者均接受了fMRI及DKI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感兴趣区平均扩散峰度(MK)、轴向扩散峰度(AK)、扩散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的右侧及左侧MK值均更低(P<0.05),而背外侧额上回的右侧与左侧两组间M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的右侧AK、FA值更低(P<0.05),但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的左侧AK、FA值、背外侧额上回的右侧与左侧两组间M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RI以及DKI检测对轻度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鉴别价值,其定量参数在定性诊断认知功能损伤中效果较好,可以考虑将fMRI以及DKI相关指标应用于认知功能损伤的评估中,应用于临床。 王帅关键词:磁共振 认知功能损害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上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分析突出发生的部位和突出的类型,总结分析CT表现特点。结果:L4/L5发生突出者最多,占64.5%;突出类型以中央型为主,占77.4%;伴随征以神经根肿胀为主。结论:MDCT的MPR可提高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 王帅 徐文奎 李栋 丁锋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CT 多平面重建 多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MSCTA),将获得的轴位扫描图像经适当处理后,获得重建图像,常用SSD、MIP、VR、MPR等处理方法。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造影图像,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均可得以清楚地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变异、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周围解剖关系做出诊断,属于无创性检查,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文奎 沙钧平 王帅关键词:图像后处理技术 肾动脉 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效果及准确性分析 2022年 探讨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效果及准确性。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疑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计70例,时间期限为2020年1月-2022年7月,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多层螺旋CT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MRI、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70例中有50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占比为71.43%(50/70),患髋数为90个;MRI不同分期患者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MRI骨髓水肿、线样征、骨小梁模糊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MRI、多层螺旋CT局部囊变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诊断中,MRI疾病分期、典型征象检出率较高,而MRI、多层螺旋CT联合所具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检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徐文奎 丁锋 王帅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256层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在256层多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CTA的表现。方法选取96例以心绞痛入院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对冠状动脉斑块的钙化积分和斑块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UAP组在非钙化斑块发生率、混合性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SAP组。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能有效鉴别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心绞痛的诊治提供依据。 王帅 王新明 李栋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因排尿困难、尿急、尿频、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表达水平升高的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之后进行穿刺活检,其中24例良性前列腺患者作为对照组,26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横截面、矢状面与冠状面T2WI扫描与横截面T1WI扫描。26例前列腺癌作为研究组,其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平均ADC值相比,肿瘤组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肿瘤组织的平均ADC值与对照组患者中央区与外周带测量的平均ADC值相比,研究组测量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央区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比较,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与ADC值可作为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方法之一,可用于区别良性前列腺组织增生与前列腺癌,可供临床参考。 丁锋 李栋 王帅 徐文奎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