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平
- 作品数:36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西方政治哲学的现代转向与西方虚无主义的关联——对施特劳斯现代性批判思想的一种阐释与反思被引量:2
- 2012年
- 在列奥.施特劳斯的理论逻辑中,现代西方虚无主义根源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对古典政治哲学的背离,这种背离可归结为从古典的义务主导到现代的权利主导、从古典的温良理性到现代的理性自负、从古典的守望理想到现代的关照现实。在施特劳斯看来,对于现代政治哲学而言,无论是权利至上的思路、还是将同意置于理性反思之上的行为、或是使实然优先于应然的做法,都为现代虚无主义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施特劳斯的现代性批判有其借鉴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其逻辑的及现实运作上的困境。
- 王升平
- 关键词:列奥·施特劳斯虚无主义政治哲学
-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022年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准确理解二者的互动关系,增强历史主动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充足的效能支撑。
- 王升平
- 关键词:历史主动性互动关系
- 政治自由主义理论中的道德合理性与国家中立性——对拉莫尔《现代性的教训》一书的反思被引量:1
- 2012年
- 在《现代性的教训》一书中,拉莫尔认为自由主义国家要确立起一种对社会进行合理干预的道德底线,必须通过传统(道德)认同与理性反思相结合的方式。但是根据拉莫尔的这种思路,无论他所强调的传统(道德)认同指的是全体一致的认同、还是指的多数同意,都无法摆脱现实逻辑或理论逻辑的困扰。基于传统(道德)认同与理性反思相结合的方式,拉莫尔在书中确认了理性对话和平等尊重这两条底线道德。然而,从这两条底线道德出发,并不能确保拉莫尔所期许的国家中立性,因为,这两条原则既不能确保公民参与对话的必然性、也不能排除"微观权力"介入的可能。
- 王升平
- 关键词:自由主义道德
- 内涵、作用逻辑、路径: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析被引量:9
- 2015年
-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等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揭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进程所内蕴的发展本质和特殊主义本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现实治理实践的作用逻辑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把握:从价值论视角来看,它为现实的治理实践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助推了治理活动的价值实现;从实践论视角来看,它表现出改善现实治理效果的热切意愿,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性;从认识论视角来看,它体现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逻辑的确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切实加强实践创新、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
- 王升平
- 关键词:政治哲学
- 中西行政哲学比较研究论纲被引量:1
- 2016年
- 行政哲学在不同的语境中既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殊性和差异性,这提出了开展中西行政哲学比较研究的要求。中西行政哲学比较研究是增强本土行政哲学理论深度的必然要求,是推进行政哲学国际交流与借鉴的基本需要。行政哲学比较研究的展开,从内容上看,主要可从中西行政本体论、中西行政价值论、中西行政技术论及中西方传统行政哲学思想比较四个维度着手。在方法上,行政哲学比较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 王升平
- 关键词:行政哲学
- 人情的行政实践效应:一个中观层面的考察被引量:2
- 2019年
- 在中国的行政实践中,人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其对中国行政实践与价值选择的影响,主要基于互惠逻辑、面子逻辑和伦理逻辑而得以展开。中国式的人情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行政体系内部形成的、以行政体系内部不同主体间的交往为基础的业缘型人情;另一类是由行政体系与行政体系外部的社会性主体基于业务往来等而形成的互动型人情。人情对本土行政实践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正面的主体激励,也可以表现为负面的腐败催化。根据情理法的不同优先性排序及情理法作为三种要素在“利”“义”设定中的功能之不同,可将行政交往关系分为“情感型交往”“工具型交往”与“理法型交往”三种类型。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西方而言,构建理法型行政交往模式,都应是努力的方向。
- 王升平
- 关键词:人情行政实践情理法
- 先秦儒家行政人格观的核心特质及启示——行政哲学视角的考察
- 2020年
- 先秦儒家行政人格观的核心特性,表现在其对德性行政人格的追求、及积极型行政人格与消极型行政人格相统一、工具型行政人格与目的型行政人格相并存等维度上。在对德性行政人格的追求上,先秦儒家以德作为行政人格的界分标准,并将“仁”、“中庸”等德目作为德性行政人格的核心内容与根本追求;其在强调德性修养的普遍性的同时也承认德性修养效果的个体性差异,并由此指出了“位”的差异的根源及示范型德性教导的必要性。先秦儒家的行政人格是积极与消极并举的,其中,积极型行政人格表现为主体的自我修养和对社会福祉的增进都应是主动化的,而消极型行政人格,则表现为其在对天命、自然的敬畏与遵从,及对德性规则的践履等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的取舍。在工具与目的并存维度上,先秦儒家知识精英既呈现出对特定行政体系的依附,但同时又呈现出一系列目的性价值追求,突显了工具与目的之间的层级性与辩证性特质。先秦儒家的行政人格观,对于现代行政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王升平
- 关键词:先秦儒家行政人格行政哲学
- 施特劳斯的文明理想:美国式自由民主抑或古典精英主义
- 2012年
- 在施特劳斯的视阈中,古典政治哲学也是一种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古典政治哲学由于认识到了自然正当的界限而避免了虚无主义的可能,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则因对主体性和个体权利的过度强调而可能导向虚无主义。施特劳斯的文明理想是一种"普世皆贵族"式的、以对自然正当的遵循和敬畏为基础的文明理想。对于这种理想图景的实现,施特劳斯寄希望于"自由教育",但实际上,"自由教育"能否有助于其理想图景的实现,还要取决于哲学的可教性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 王升平
- 关键词:列奥·施特劳斯自由民主自由教育古典政治哲学
- 群众路线的制度化探索——广东省党代表工作室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 2016年
- 一、背景分析: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动力不足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政权,政治地位及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得由压力传导而来的内在动力日渐弱化。内在动力缺失的直接后果便是部分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对群众路线的认知出现严重偏差,主观上不愿积极主动地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 温松王升平
- 关键词:群众路线制度化工作室党代表中国共产党外部环境
- 伦理、权力与交往: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核心特质被引量:1
- 2019年
- 本土行政哲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从宏观层面对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核心特质进行挖掘与梳理的要求。中国传统行政哲学的类型及其特征是多元的、丰富的,其核心特质大体可概括为伦理型行政、权力型行政、交往型行政三个方面。伦理型行政强调的是伦理在行政生活中的范导功能,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逻辑中呈现出社会伦理与行政伦理杂糅、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相结合的特质;权力型行政在传统社会表现为传统行政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围绕着行政权力的建构、分配、获取、维护、运用等而展开的;传统行政交往强调“中”、“和”、同情、仁爱等原则,突出了行政交往中的“位”与秩序的重要性,遵循行政交往的相互性与差序化逻辑。
- 王升平
- 关键词:行政哲学行政伦理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