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汝亮 作品数:47 被引量:122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跟骨的功能形态研究 被引量:4 1989年 本文从形态描述和统计入手,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的跟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跟骨变量无论数值大小还是几何图形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跟骨最大宽、跟长、后距骨连结面长、跟骨高度及相对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平。猕猴跟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比短尾猴的表现得更为紧密。据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我们认为:与猕猴相较,短尾猴更适应于地栖生活。这似乎与短尾猴具更大的体重有关。 潘汝亮 彭燕章 叶智彰 王红关键词:短尾猴 猕猴 跟骨 树鼩(Tua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的动脉 1990年 本文在对中国树鼩的动脉系作系统解剖的基础上,记述了树鼩动脉分支的主要特征。同时,还与其他有关种类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树鼩动脉系的主要特征与树鼩科中的其他种类如笔尾树鼩、普通树鼩和地树鼩等的动脉系极为相似,而与灵长类中的猿猴类有较大差异。 叶智彰 彭燕章 潘汝亮 王红关键词:树QU 动脉 形态学特征 云南发现的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附一新种 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记述 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记述的云南江川、保山发现的三种猕猴类:江川猕猴(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早更新世;保山塘子沟的短尾猴(M.arctoides)和菲氏叶猴(Presbytis cf.phayrei),早全新世,经^(14)C年代测定约7000年B.P.。江川猕猴是联系西瓦立克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早期猕猴类型,为南方早更新世猕猴种的首次记录。保山菲氏叶猴的发现意义则是在更新世一全新世时期猴科的地史和地理分布上增加了新的成员。 潘悦容 彭燕章 张兴永 潘汝亮关键词:猴科 滇金丝猴下颌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991年 利用生物力学原理,判别分析和异速生长对我国特有的滇金丝猴下颌研究表明,由于雄性比雌性具有相对更长的下颌,导致了整个下颌结构在两性间的差异。在所分析的8个变量中,4个被选为性别鉴别的重要特征,判别式为:D=-27.65-0.729CONM1+0.596MANDL+1.204MANDSYM-1.778MANCORPW。与猕猴和长鼻猴相比,滇金丝猴具有相对短的下颌骨,较宽的下颌髁和较高的下颌体。这些特征保障了下颌齿,特别是颊齿列更有利于叶类食物的咀嚼,即有利于咀嚼过程中消除下颌的疲劳。 潘汝亮 彭燕章 叶智彰 王红关键词:滇金丝猴 下颌 生物力学 湘鄂与闽粤猕猴颅骨的多变量分析 被引量:11 1996年 本文是中国猕猴湖南-湖北和广东-福建种群颅骨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面宽和颅骨的形态结构除有明显的性二型外,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湖南-湖北种群的颅骨结构相对大于福建—广东种群。它们与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猕猴颅骨的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地理和生态隔离,四者雌雄两性颅骨的形态结构均有较大的差异,达到种群间的显著差异水平(P<0.01),分别应属不同的亚种. 俞发宏 彭燕章 潘汝亮关键词:猕猴 颅骨 种群 滇金丝猴生物学特性研究 邹如金 宿兵 潘汝亮 王应祥 龙勇诚 彭燕章 季维智 张亚平 叶智彰 赵其昆 白寿昌 马世来 佴文惠 王文 刘爱华 侯意谛 邹淑荃 蒋学龙 兰宏 该项目对滇金丝猴的资源状况、区系分类、系统演化、遗传进化、繁殖生物学、行为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创新意义的研究结果:1、改写了近百年来认为该物种已经绝灭的历史,重新确认了滇金丝猴...关键词:关键词:金丝猴 生物学特性 滇金丝猴的血细胞学检查 1988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滇金丝猴的血细胞学检查结果,内容包括骨髓细胞分类计数和外周血象。前者检查了一例成年 雌性猴,骨髓取自肋骨,涂片用Wright氏染液染色和用Giemsa氏染液复染,两次取样检查,每次计数500个骨髓有核细胞;后者检查了一例成年雌性猴和一例幼年雌性猴,每例检查二次取其平均值。结果如表1、2、3。 检查结果中,值得注意的是:1.骨髓细胞中退化细胞较多,出现率达16.4%;2.骨髓细胞中出现少量环形核粒细胞。 叶智彰 彭燕章 潘汝亮 王红金丝猴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14 1988年 本文对金丝猴的99项形态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黔金丝猴应为三个独立的种;根据我国的地质变迁推测,川、滇金丝猴间分离最早,其次是川、黔金丝猴,最后是滇、黔金丝猴;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滇金丝猴是属中进化较完善者,而黔金丝猴是最原始者;至于分布在阿萨姆和上缅甸的金丝猴,如果存在,很可能是一个新种或属于滇金丝猴的一个新亚种。 彭燕章 叶智彰 张耀平 潘汝亮关键词:系统发育 金丝猴 形态学特征 四足型灵长类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993年 对猕猴属5个种踝关节和跟骨生物力学和多变量分析的结果表明,踝关节的运动主要与距骨关节面的形态结构有关。楔形指数和跟骨指数是区别种间差异的重要指标。结合生态学观察的结果推测,短尾猴和藏酋猴的运动方式最为接近,表现出适应地栖四足型运动的特征,而豚尾猴和熊猴有相对的树栖运动方式。猕猴的运动介于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地栖性运动,也有较大的树栖性运动。 俞发宏 彭燕章 潘汝亮 叶智彰 王红关键词:猕猴 踝关节 生物力学 灵长目 灵长类性别二态的比较方法及其变异和进化的数学模式 被引量:4 1988年 动物的性别二态(Sexual dimorphism)在国外是一研究热门,有关论述甚为普遍(Leytenegger et al.,1977、1982、1985;Leutenegger,1978、1981、1982;Slender,1972;Ralls,1977;Lande,1980;Pikford et al.,1986;Schultz,1949;Senut,1986;Jablonski,1986;Borgognini-Tarli,1986)。但在我国,专门性的研究还不多(吴汝康,1987;吴汝康等,1987)。开展动物的性别二态研究可以对被研究种类的行为、生态。 潘汝亮 彭燕章 叶智彰 何远辉 王红关键词:数学模式 灵长类 性别 专门性 多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