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旵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网络
  • 2篇BP神经
  • 2篇BP神经网
  • 2篇BP神经网络
  • 1篇遗传算法
  • 1篇遗传算法改进
  • 1篇人脸
  • 1篇人脸面部
  • 1篇人脸识别
  • 1篇特征提取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图像识别
  • 1篇权值
  • 1篇权值优化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机器视觉

机构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唐山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潘旵
  • 2篇林和平
  • 2篇孟一真
  • 2篇张珺
  • 1篇王淑华

传媒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福建电脑

年份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以及在肺癌预测的应用
神经网络能精确地对复杂问题进行预测,但易受训练过度的影响且训练速度慢。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搜索算法,具有简单通用,鲁棒性强等特点,然而,它的拟合度函数变化很大。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拟合度函数必须收敛于最小误差,这为具体的实...
潘旵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遗传算法权值优化
文献传递
根据人脸面部图像特征区域进行人脸识别新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所作的是在复杂背景下提取出人脸面部图像信息并区分人脸和伪人脸。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网络作为一个训练好的多输入单输出BP神经网络。它能够根据输入图像的二值化信息,以一定的准确率,判别该图像是否为人脸图像。
孟一真张珺潘旵林和平
关键词:图像识别图像处理特征提取BP神经网络人脸识别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头部形状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人脸图像的庞大信息量使其不适合于直接识别,本文提出用离散余弦变换处理人的头部形状曲线,得到降维的特征矢量,并结合前馈神经网络对人脸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对ORL人脸库多幅人脸图像的仿真实验表明,系统的识别率较高,且训练时间大大降低,是一种高效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抛弃了在人脸识别时采用传统的肤色、虹膜识别、鼻嘴定位等关键区域特征定位的方法,使用对头部形状曲线进行判别与分类的方法,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一个很大意义上的突破。
张珺潘旵林和平孟一真王淑华
关键词:机器视觉B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