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淡雪川

作品数:30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压
  • 7篇老年
  • 7篇高血压
  • 6篇心肌
  • 5篇动脉
  • 5篇心肌梗死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高血压患者
  • 5篇梗死
  • 4篇心病
  • 4篇心功能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疗效
  • 4篇临床疗效
  • 3篇蛋白尿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3篇排泄率

机构

  • 26篇宜宾市第二人...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宜宾市第一人...

作者

  • 30篇淡雪川
  • 6篇王艳
  • 5篇袁艺
  • 5篇梁超
  • 4篇蔡雪
  • 4篇刘丽
  • 4篇何江
  • 3篇林文果
  • 3篇罗开良
  • 3篇李奎
  • 2篇刘莉
  • 2篇王艳
  • 1篇杜一平
  • 1篇杨启才
  • 1篇高兴玉
  • 1篇李成玲
  • 1篇陈安芳
  • 1篇张俊
  • 1篇蒲月英
  • 1篇黄大岗

传媒

  • 6篇四川医学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前期与微量清蛋白尿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及微量清蛋白尿(Malb)的关系。方法258例入选者,按照血压水平分为4组:正常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SBP/DBP)<120/80mmHg,高血压前期组:SBP/DBP121~139/80~89mmHg,高血压组:SBP/DBP≥140/90mmHg。其中高血压前期组按照收缩压水平再分为高血压前期1组(SBP 121~129mmHg),高血压前期2组(SBP 130~139mmHg)。测定尿清蛋白排泄率,并比较其尿清蛋白排泄率及微量清蛋白尿阳性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2组尿清蛋白排泄率及微量清蛋白尿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1组尿清蛋白排泄率及微量清蛋白尿阳性率虽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组人群已可能出现亚临床肾脏损害。
翁庆忠淡雪川管一平刘丽黄守莲郭箐桦陈岗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前期尿清蛋白排泄率微量清蛋白尿
不同剂量重组人脑钠肽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ADHF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分别在对症干预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和低剂量rhBNP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rate,HR)、肌酐(creatinine,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valu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rhBNP辅助治疗老年ADHF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心、肾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接近;但低剂量rhBNP应用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
王艳袁艺淡雪川
关键词:心力衰竭脑钠肽肾功能不全
动脉硬度指数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动脉硬度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对124例高血压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和非内膜中膜增厚组,用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其动脉硬度指数,同时测定血压参数、血脂、血糖等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和非内膜中膜增厚组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组较非内膜中膜增厚组具有较高的动脉硬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硬度指数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心血管病危险的指标。
淡雪川罗开良李成玲蒲月英陈安芳杨启才
关键词:内科学高血压内膜中膜厚度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SV)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4年4月27日。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8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队列研究,共计1355例患者。试验组予以常规治疗+SV,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后转为窦性心律的AF患者中,与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ACEI/ARB相比,常规治疗+SV能显著减少AF复发率[OR=0.35,95%CI(0.26,0.46),P<0.001],降低左心房内径[MD=-3.26,95%CI(-4.81,-1.70),P<0.001]与左心房容积指数[MD=-6.50,95%CI(-8.76,-4.25),P<0.001],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MD=3.79,95%CI(2.17,5.41),P<0.001],降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MD=-106.49,95%CI(-134.71,-78.27),P<0.001],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OR=0.48,95%CI(0.26,0.86),P=0.01],然而在降低血压方面两组疗效相似。结论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应用常规治疗+SV在减少AF复发率、改善左心功能方面相较于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ACEI/ARB效果更优,但在降低血压幅度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此结论还有待更多的高质量研究加以论证。
毕龙飞刘瑶余丹淡雪川李奎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消融META分析
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与NT-proBNP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NT-proBNP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 10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比较其血清NT-proBNP水平,同时研究左室质量指数与血清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血清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左室质量指数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可作为了解无明显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一种手段。
淡雪川杜一平翁庆忠管一平郭菁桦黄守莲
关键词:NT-PROBNP高血压左室质量指数
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14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3.0 g,每日1次,共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心脏超声心动图及血浆钠尿肽(BNP)、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FS)和舒张功能指标E峰与A峰的比值(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LVEF、E/A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BN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BNP、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HOMA-IR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BNP、FBG、TC及HOMA-IR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明显纠正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调节心肌的舒张及收缩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王艳蔡雪淡雪川
关键词: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卡尼汀能量代谢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42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分为生存组(314例)和死亡组(2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的基线特征与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 342例病人院内死亡率为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心率、糖尿病史、肌酐、B型钠尿肽(BNP)、合并窦性停搏、室颤、心源性休克、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左主干或3支血管病变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心率、糖尿病史、肌酐、BNP、合并窦性停搏、室颤、心源性休克、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未行PCI、左主干或3支血管病变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郭菁桦淡雪川王艳冯大超刘佳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医院死亡率LOGISTIC回归分析
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临床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均持续用药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CK-MB及cTnT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 <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心肌损伤。
冯大超淡雪川詹洮熊林
关键词: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心肌梗死心血管不良事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
蒙花散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心肌CyPA、XBP1、p-ERK、HO-1蛋白表达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索蒙花散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及心肌CyPA、XBP1、p-ERK、HO-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蒙花散低、中、高剂量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并结扎的方式制备AMI大鼠模型,蒙花散各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蒙花散,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6 w后,比较各组大鼠心脏功能指标,血清SOD、MDA、CK-MB、cTnⅠ水平,炎性因子、凝血因子,心脏组织CyPA、XBP1、p-ERK、HO-1蛋白表达,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SOD、MD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蒙花散各剂量组SBP、DBP、LVSP、LVFS、LVEF、±dp/dt_(max)、AT-Ⅲ及血清SOD、HMGB1和心肌组织p-ERK、HO-1显著升高,LVEDD、LVESD、QT间期、T波幅度、ST段抬高幅度显著降低,心肌组织MDA水平及CyPA、XB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血清MDA、CK-MB、cTnⅠ、TGF-β、TNF-α、IL-1、IL-6、MMP-9、β-TG、FPA、DD、GMP-140、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蒙花散对AMI大鼠的心脏功能和心肌CyPA、XBP1、p-ERK、HO-1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和心肌损伤程度。
黄守莲袁艺阳春芳马霞刘莉淡雪川
关键词:心功能CYPAP-ERKHO-1
中暑致广泛性J-ST抬高一例
2024年
患者,男,64岁,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病史。在44°C的室外环境下体力劳动4 h后突然感觉全身发热,但皮肤干燥无汗,随后出现头晕及全身乏力。当地诊所测得体温为39.5℃。当地医院诊断为“中暑”并给予降温等处理。10 h后患者因胸闷、腹痛、持续性低血压和心电图异常转入我院。
王建灵淡雪川王娟康妮娜
关键词:中暑心电图ST段抬高休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