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礼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流体力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BWB气动布局气动特性初探
- 传统的机翼-机身-尾翼布局飞机发展到今天,其性能不可能再有突破性的提高。一种将机翼、机身、尾翼等融合成单一升力面布局的概念被提出来了,即 BWB(Blended Wing Body)布局,这是飞机设计概念的革命。为了配合...
- 沈礼敏钟星立秦燕华
- 关键词:翼身融合体飞翼大型运输机民用运输机
- 文献传递
- 展向射流控制机翼前缘涡的机理及其应用被引量:6
- 1998年
- 旋涡和流动分离的控制一直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表明展向吹气是控制机翼上旋涡破裂和流动分离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气动措施。本文综述了在这一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利用流动显示和LDV技术探索展向吹气与机翼前缘涡干扰的机理,各种吹气方案和影响因素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利用展向吹气控制前缘涡位置改善涡襟翼效率的研究以及脉冲吹气提高吹气效率等方面的研究。
- 秦燕华庄逢甘沈礼敏
- 关键词:机翼旋涡结构
- 低速风洞推力转向试验技术研究
- 本文简要介绍了CARDC低速所近十年来在低速风洞推力转向试验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了发展的单支杆腹、背部支撑推力转向控制风洞试验装置和张线式支撑推力转向控制风洞试验装置的一些具体情况,主要介绍了相关试验技术及试验研究结...
- 黄勇姜裕标沈礼敏黎立峰尹达
- 关键词:风洞试验
- 双发双立尾战斗机模型推力转向干扰特性研究
- 本文简要介绍了CARDC-Φ3.2m亚声速风洞大攻角推力矢量转向试验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特点,以及利用PIV技术进行空间流场测量的相关情况.给出了一双发双立尾战斗机模型推力转向作用下干扰气动力的测量和空间流场测量的结果,并...
- 黄勇姜裕标尹达沈礼敏
- 关键词:风洞试验
- 文献传递
- BWB气动布局气动特性初探
- 传统的机翼-机身-尾翼布局飞机发展到今天,其性能不可能再有突破性的提高.一种将机翼、机身、尾翼等融合成单一升力面布局的概念被提出来了,即BWB(Blended Wing Body)布局,这是飞机设计概念的革命.
...
- 沈礼敏钟星立秦燕华
- 关键词:翼身融合体民用运输机大型飞机
- 文献传递
- 低速风洞大攻角张线式支撑系统被引量:13
- 1998年
- 介绍了用于CARDC-Φ3.2m亚声速风洞的大攻角张线式支撑系统的组成,试验装置的结构及其特点,给出了模型考核试验和支架干扰试验的主要结果,并进行了简要的讨论。试验表明:本支撑系统具有可试验的攻角和侧滑角范围大,支撑干扰小,控制和测量精度高,支撑刚度好等特点。
- 沈礼敏沈志宏黄勇
- 关键词:风洞试验
- 非定常气动力及控制技术风洞试验研究
- 本文主要介绍了运用翼身组合体模型在CARDC-Φ3.2m亚声速风洞进行非定常气动特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一60°后掠角三角翼身组合体在俯仰、偏航和滚转振荡中的气动特性,以及利用展向吹气对动态气动特性的影响。另外,运用PIV...
- 姜裕标黄勇孙海生沈礼敏袁辉靖李永
- 关键词:风洞试验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展向吹气
- 低速大攻角推力转向试验装置研制及试验技术研究
- 本文是低速大攻角推力转向试验装置研制和试验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总结,详细介绍了课题所完成的主要内容和达到的技术指标,并对研制的试验装置如张线式支撑推力转向试验装置以及发展的试验技术的详细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试验研究的...
- 沈礼敏黄勇姜裕标沈志洪黎利锋
- 关键词:风洞试验
- 文献传递
- CARDC旋转天平风洞试验系统被引量:7
- 1995年
- 旋转天平风洞试验系统主要用于风洞中测定飞机模型在不同姿态角时绕风轴以不同旋转速率作等速旋转状态下的气动特性,为飞机尾旋特性的分析和预测提供必要的气动系数。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的旋转天平风洞试验系统的总体方案、试验能力和性能。文中给出了校验模型试验的主要结果,对试验数据的精准度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校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系统给出的旋转状态气动力系数的精准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具备了应用于型号试验和有关气动力研究的基本条件。
- 沈礼敏
- 关键词:旋转天平
- 我国航空实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被引量:1
- 1998年
- 一、引言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与物体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及其形成统物体流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有空气的运动就有空气动力学的问题,因此空气动力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航空科学,可以说,它是发展航空飞行器的重要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飞行器的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对空气动力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推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不同类型的飞行器要求具有不同的气动特性,如民用运输机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性,故千方百计减小阻力以降低燃料的消耗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现代军用战斗机,为了进行近距离格斗要求具有高的机动性,特别是要求具有过失速机动飞行的能力,这对空气动力学提出了研究大攻角和超大攻角气动特性的要求。空气动力学的每一个新的发现或突破都可能导致飞行器性能的提高和更新换代,推动飞行器的不断发展。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科学家儒可夫斯基提出的不可压翼型升力公式奠定了飞机设计的基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 沈礼敏
- 关键词:风洞试验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