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隆芳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精神科
  • 2篇护理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害
  • 1篇地震灾后
  • 1篇心理健康
  • 1篇阅读疗法
  • 1篇震灾
  • 1篇少年
  • 1篇生活质量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心理
  • 1篇青少年心理健...
  • 1篇疗效
  • 1篇精神病
  • 1篇精神病学
  • 1篇精神科护理
  • 1篇护理不良事件
  • 1篇患者护理
  • 1篇活质量

机构

  • 5篇西安市精神卫...

作者

  • 5篇段隆芳
  • 3篇崔莉敏
  • 1篇梁小平
  • 1篇王静
  • 1篇石锦娟
  • 1篇戴尊孝
  • 1篇王峥
  • 1篇张杰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差别指数和集聚度的陕西省精神卫生资源公平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陕西省精神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为政府优化精神卫生资源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2017—2019年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报表,运用差别指数和集聚度的方法计算陕西省不同地市精神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分析陕西省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口和地理公平性。结果2017—2019年陕西省精神卫生资源按地理分布的差别指数位于0.3-0.6,按人口分布均低于0.3。2019年关中地区医疗机构集聚度大于1,陕南和陕北地区均小于1,心理治疗师仅4个地市集聚度大于1。结论目前陕西省精神卫生资源地区间差异较大,政府需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省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公平发展。
王峥张杰张军科梁小平段隆芳
关键词:集聚度
SHEL模式在预防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降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对精神科2010年的473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2011年的5827例患者则采用SHEL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然后将两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共发生45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5%,2011年发生22起,发生率为0.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EL模式在预防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保障精神科患者的安全。
崔莉敏段隆芳
关键词:SHEL模式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
阅读疗法辅助治疗焦虑症疗效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辅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阅读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均下降,实验组HAMA总因子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一性意义(t=4.725,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量表增加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一性意义(t=15.395,P<0.01)。结论阅读疗法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显著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石锦娟王静段隆芳崔莉敏
关键词:焦虑症阅读疗法生活质量精神病学
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精神科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观察组(循环质量反馈模式组)各39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4周、8周的治疗依从性、BPRS量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NOSIE-30量表评分和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4周及8周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BPRS量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NOSIE-30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家属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改善精神科患者生存质量及疾病状态中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患者家属对此模式满意度也较高。
段隆芳崔莉敏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
地震灾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地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陕西重灾区宁强县的2 632名8~18岁青少年在地震后12个月内应用中文版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进行评估。结果:本组CRIES-13总分、闯入因子、高觉醒因子得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其中总分、闯入因子、高觉醒因子得分在不同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复课时间晚的儿童其CRIES-13总分异常的危险性高(P<0.05);结论:年龄、性别、复课时间早晚对灾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影响。
段隆芳戴尊孝
关键词:地震灾害青少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