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晖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与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我国医联体政策对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研究--组织联盟理论视角下的一项准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当前,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自2007年起,我国公立医院医联体改革开始在一些大城市进行试点,以期通过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公立三甲综合医院间建立协作与支援关系,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本研究基于组织联盟理论,通过一个准实验研究设计,选择B市C区下辖42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样本,利用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医联体这一组织联盟形式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及其变化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时间效应和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个体效应的前提下,医联体改革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有一定改善,但在服务质量、社区健康、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政策实施仅显著地增加了到社区就医的患者人数。最后,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需要继续完善的路径。
- 段晖张英楠侯宇澄马亮
-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系建设要素及实现路径案例研究
- 2025年
-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系建设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构建与新发展模式相匹配的新文化体系尤为重要。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系的18个核心要素,并从组织、患者、员工3个维度,归纳出数字领导力、组织变革力、人才创新力、资源整合力、规范约束力、价值共创力与员工支持力7条实现路径,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 张英楠易泽宇葛心怡段佳辉吕晔段晖董琳焦静王璐段文利
- 关键词:新文化
- 惠民保的制度逻辑:作用机理、支持工具与政策评价
- 2025年
- 我国惠民保普遍面临一定程度的死亡螺旋风险,其制度逻辑的模糊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主体关系的视角,在理清惠民保的作用机理基础上,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全国113款惠民保的397份政策文件或官方报道进行政策“工具类型—作用环节—效能导向”三维编码分析发现,政府重点使用混合型工具支持惠民保发展,对市场和社会的撬动不足,强制型工具仍存在一定的应用空间,惠民保应对死亡螺旋的能力有限;政策作用主要集中在宣传参保环节,侧重短期参保率的提升;政策效能导向以效率提升为主。进一步,使用PMC指数模型对全国17份省级惠民保政策文件进行量化评估发现,惠民保政策内容设计总体达到良好水平,对各主体的激励约束内容有待加强。基于此,提出改善政策工具使用结构、重视产品设计和理赔支付政策、构建惠民保政策体系的优化方向,并从政府治理能力和医保保障能力两个维度构建政策工具选择方案。
- 胡宏伟刘堂森段晖秦菁霞
- 北京医改对某医院内科和外科患者住院费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某医院内、外科住院患者费用的影响,为医院探索患者费用控制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内、外科住院患者费用数据,采用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两次改革(即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内、外科住院患者费用水平、药品和耗材费用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控制了住院费用的过快上涨,降低了药占比和耗占比。其中,改革对内科的总费用控制效果优于外科。对内科而言,医药分开改革对药占比的作用力度更大;而对外科而言,两次改革均有效降低了耗占比,药占比逐步下降。结论:两次改革有效控制了住院费用增长趋势,并使得住院患者的药品、耗材费用结构发生了改变。
- 肖久庆李艺孔国书黎蔺娴段晖
- 关键词:医院费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驱动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识别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驱动因素,为不同地区精准优化应急治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4R理论筛选变量,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必要性分析与标准化分析。结果:必要条件分析表明,影响东西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必要条件是数字智能水平,中部地区缺乏必要条件。条件组态分析表明,每个地区各存在两条高水平组态路径,总体一致性分别为0.897、0.802和0.997,总案例覆盖度依次是69%、74%和83%。模型解释程度高。结论:就异质性而言,东中西部的实现模式可归纳为“数字智能”模式、“智能—资源”模式与“基建—智能”模式。就同质性而言,科技时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由数字智能水平驱动,数智技术具备全生命周期赋能效应。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要回归治理的本源价值,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技术嵌入、资源调配、基建完善、资金支持等措施。
- 孔凡懿牛佳苗刘缘段晖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我国地方教育公共治理的社会网络分析--基于上海浦东“教育委托管理”案例的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上海浦东新区探索"义务教育委托管理"模式,政府逐步下放职能,社会组织逐渐处于重要地位。改革界认为这一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社会和学校多主体间的合作治理关系,形成较好的地方教育公共治理的经验。但学界对该案例所蕴含的公共治理特征与治理效果尚有争议。本文以该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描述该案例中各主体间的治理关系特征,以及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治理关系形成前后的变化状况。力图通过科学的数据描述与分析,探寻并展示出其中的治理经验价值。研究发现,委托管理后主体间的网络密度高于委托管理前,治理主体间联系和资源流动增多,治理网络初步形成,并形成了小团体;政府的中心度有所降低,尽管将部分职能委托给社会中介组织,但仍然处于中心位置;中介组织的中心度有所提高,逐渐成为教育治理的重要力量,但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尚有待完善。
- 段晖刘杰王丹
- 关键词:公共治理社会网络分析
- 县域医共体何以实现卫生绩效?——政策企业家、再组织化联盟与激励兼容被引量:30
- 2021年
- 面对我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孱弱难题,各地围绕整合型医疗进行了诸多探索,其中,在增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分级诊疗目标上,云南省云县医共体联盟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参考。本文以云县医共体联盟改革为案例,探究其政策过程、联盟结构与内外部机制等因素对卫生绩效的影响,提出政策实施综合动态模型下的再组织化联盟模型。研究发现,医共体政策实施过程具有动态性,早期"自下而上"过程中的政策企业家与后期"自上而下"政策推进后的内外部机制相互作用;正式化的联盟结构,实现了联盟再组织化过程;聘用自主权与绩效激励、打包付费、声誉信任与关系资本、学习与信息共享等机制的有效运行,使联盟实现内外部各利益主体的激励兼容,进而实现帕累托改进与卫生绩效。本文对于扩大组织联盟竞合理论与政策过程理论解释力,提供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贡献,也为我国通过整合型医疗解决基层医疗服务难题提供了政策思路与实践参考。
- 朱静敏段晖
- 关键词:联盟机制
- 走向教育公共治理被引量:5
- 2014年
- 当前,国际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以治理理论为指导,力求突破传统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教育公共治理模式。这一普遍实践也为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注入了新的概念元素。
- 段晖
- 关键词:教育公共治理教育行政体制教育改革教育领域
- 医保指导建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逻辑与路径
- 2025年
- 医保指导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牵头建立的丙类目录)是完善我国医疗保障药品目录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满足患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在梳理我国创新药品目录提出背景及内涵基础上,对其建构逻辑进行剖析,发现医保指导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属于国家顶层设计,遵循“行动整合—体系优化—价值调适—治理转型”的价值建构逻辑,包括目录制定从分散的制度性集体行动走向整合的制度性集体行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从模糊失序走向错位协同,推动我国公平医保体系建设更加均衡,助力医保治理从政府全能型倾向走向公私合作治理的新阶段。进一步分析发现,医保指导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实施将面临政策协同挑战、数据治理障碍、商保参与约束、风险监管防控等潜在挑战。基于此,结合美国MA-PD计划和澳大利亚“假体清单”建设的引领性经验,提出医保指导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建构路径,包括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完善目录制定与调整机制、优化支付与费用分担机制、促进医保与商保协同发展、提升监管与风险防控能力。
- 胡宏伟向川刘堂森黄春柳段晖
- 关键词:价值逻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我国公立医院医生的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探究——概念建构与量表测度被引量:5
- 2024年
- 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价值诉求也日益提高。本研究试图将一般公共组织中公共服务动机概念引入公立医院之中,提出“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概念,作为公立医院医生的一种公共服务动机表达。本文通过质性分析和量化测度,建构出“公立医院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的概念,包含责任承诺、专业坚守、声誉维护、规范遵从四个概念维度,据此形成价值医疗服务动机量表。研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医生具有多维价值特征的医疗服务动机,呈现不同动机表达或行为倾向,在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目标实践中,不断处理与平衡其中的公共价值冲突。该量表能够为测度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提供有效工具,为进一步发现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行为、促进医患信任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 段晖何晓雯杨永政
-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生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