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楚学影

作品数:107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专利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理学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电子电信
  • 5篇机械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8篇纳米
  • 14篇发光
  • 14篇SUB
  • 13篇探测器
  • 10篇催化
  • 9篇氧化物
  • 9篇量子
  • 9篇激光
  • 9篇光电
  • 9篇ZNS
  • 8篇离子
  • 8篇量子点
  • 8篇纳米线
  • 8篇光谱
  • 8篇半导体
  • 7篇荧光
  • 7篇激光器
  • 7篇半导体激光
  • 7篇半导体激光器
  • 6篇异质结

机构

  • 106篇长春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长...
  • 3篇南昌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06篇楚学影
  • 95篇李金华
  • 64篇王晓华
  • 61篇方铉
  • 35篇方芳
  • 30篇房丹
  • 27篇徐铭泽
  • 23篇魏志鹏
  • 22篇唐吉龙
  • 21篇王菲
  • 17篇王登魁
  • 11篇陈新影
  • 8篇马晓辉
  • 7篇高娴
  • 6篇赵海峰
  • 6篇闫昊
  • 6篇贾慧民
  • 5篇李霜
  • 5篇陈芳
  • 4篇王芳

传媒

  • 8篇发光学报
  • 8篇长春理工大学...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中国光学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3篇光学精密工程
  • 3篇纳米科技
  • 2篇物理学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中国光学(中...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科教导刊
  • 1篇高教学刊
  • 1篇凝聚态物理学...
  • 1篇材料科学

年份

  • 4篇2025
  • 11篇2024
  • 13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14篇2013
  • 2篇2012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外胶体量子点研究进展
2025年
胶体量子点由于其具有独特的量子效应,易于在多种衬底上沉积成为新一代红外探测的理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红外激光器、光通信、生物成像、夜视和遥感等领域。如何开发高工作效率的红外量子点器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本项工作中,综述了胶体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成核理论和器件制作方法,并且从量子点配体交换,改变量子点的表面配体影响其能带位置,从器件的能带结构入手提出选择合适配体构建能带结构,达到提升红外胶体量子点器件工作性能的目的,为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应用和器件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Because of its unique quantum effect, colloidal quantum dots are easy to be deposited on a variety of substrates and become an ideal material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infrared detection,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infrared lasers, optical communication, biological imaging, night vision and remote sensing. How to develop infrared quantum dot devices with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is the focus of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work,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nucleation theory and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s of colloidal quantum dots are reviewed, and the energy band position is affected by the change of the surface ligands of the quantum dots through the ligand exchange of quantum dots, and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is proposed to select suitable ligands to construct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infrared colloidal quantum dot devi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device design of infrared colloidal quantum dots.
陶建庆房丹闫昊楚学影翟英娇王晓华李金华
关键词:探测器配体交换
具有褶皱结构的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超疏水表面的器件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褶皱结构的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超疏水表面的器件,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有褶皱结构的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预溅射金属得到金属膜,然后将其与第VIA族固态单质置入可加热容器内;在目标温度和工...
方铉苗雪松王登魁闫昊房丹翟英娇楚学影李金华范杰邹永刚王晓华
生长温度和源氛浓度对ZnO晶体生长影响的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原子层沉积(ALD)方法在Si(100)片上沉积200nm的ZnO薄层作为籽晶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常压下在籽晶层上生长ZnO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合晶体生长机理讨论和分析影响ZnO微纳结构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反应源气氛浓度是影响ZnO形貌的重要因素。
王许杰方芳魏志鹏方铉李金华楚学影周政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
Ag增强ZnO微米棒偏振发光
2024年
为了提高各向异性形貌的ZnO微米棒的偏振发光,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ZnO微米棒,再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出了ZnO/Ag微米棒。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微米棒呈哑铃型,横纵比约为6,ZnO微米棒中不含其它杂质。光致发光图表明,ZnO微米棒紫外发光峰峰形呈高斯对称,发光在380 nm左右,而在可见光区,在540 nm左右观测到一个较弱的宽发光峰。在与Ag复合后,ZnO微米棒的光致发光以及光吸收都获得提高。在325 nm He-Cd激光器激发下,通过计算ZnO微米棒的偏振度为0.31,ZnO/Ag微米棒的偏振度为0.44,表明与Ag复合后,ZnO微米棒的偏振获得提高,这使得其在紫外偏振探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余超楚学影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拉曼散射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利用可见光激发下半导体拉曼散射信号实现生物检测,以窄带隙的MoS_2材料构建了拉曼免疫标记探针,用于实现对人IgG分子的高特异性识别。首先,运用液相剥离法分别获得了MoS_2和WS_2微米材料,以加热陈化处理分析了温度对532nm激发下样品拉曼散射信号强度的影响。之后借助3-巯基丙酸修饰向MoS_2材料表面引入羧基,进而获得了可用于免疫检测的拉曼探针。最后,以"抗体-待测物-抗体"的三层结构分析了基于MoS_2拉曼散射的免疫检测性能。实验发现适当温度下加热陈化处理可增强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的拉曼散射强度(70℃下最优)。多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免疫检测生物芯片的拉曼信号强度随人IgG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终趋于饱和,最低浓度的检测限达到1fM,实现了可见光激发下利用半导体拉曼散射信号对目标分子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免疫检测。
楚学影沙雪徐铭泽李金华金芳军
关键词:生物检测拉曼散射温度免疫球蛋白
热处理水热前驱物获得WS<Sub>2</Sub>/WO<Sub>3</Sub>空心微球的方法
热处理水热前驱物获得WS<Sub>2</Sub>/WO<Sub>3</Sub>空心微球的方法属于复合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工艺复杂、过程危险、影响因素多。本发明其特征在于,首先,配制反应液:将氯化钨、硫代乙酰胺加入去...
楚学影周敬博都秉龙李金华徐铭泽金芳军王晓华
文献传递
ZnS:Cu纳米晶晶体结构可控制备方法
ZnS:Cu纳米晶晶体结构可控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尚未实现溶胶法制备掺杂型纤锌矿ZnS纳米晶材料。本发明其特征在于,首先,配制Zn离子前驱溶液;其次,配制Zn、Cu离子混合溶液,Cu离子的引入...
楚学影王欣浓李金华方铉魏志鹏徐铭泽金芳军王晓华
文献传递
一种制备p型ZnO纳米线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柯肯达尔效应(Kirkendall)的扩散原理与核壳结构制备非掺杂的纳米p型氧化锌(p-ZnO)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其主要过程为:在附有氧化锌籽晶的硅衬底上利用水热法生长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然后...
陈新影楚学影方芳李金华魏志鹏孙韶伟王晓华
文献传递
紫外偏振敏感的CsPbBr_(3)纳米薄膜的可见光发射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利用可见光学元件实现对紫外偏振光的高性能探测,制备了CsPbBr_(3)纳米晶/金属线栅复合薄膜,并通过向其表面沉积Al_(2)O_(3)钝化层提高了薄膜荧光稳定性,获得了紫外激发下偏振敏感的钙钛矿纳米晶薄膜绿色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以高温热注入法获得的CsPbBr_(3)纳米晶为立方晶系结构,形貌呈方形,尺寸约39 nm。以紫外光激发纳米晶胶体溶液可在530 nm处观测到明显的绿色荧光。以自组装方法获得的CsPbBr_(3)纳米晶/金属线栅复合薄膜荧光发光强度随紫外激发光的偏振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发光偏振度约为0.54。以原子层沉积技术向此复合薄膜表面沉积Al_(2)O_(3)层可明显提高其荧光强度,钝化后复合薄膜的发光偏振度仍可达0.36。以上结果表明,表面钝化和引入金属线栅方法可分别优化钙钛矿纳米晶薄膜的荧光稳定性和荧光偏振度,所获得的紫外偏振敏感的CsPbBr_(3)纳米晶复合薄膜在紫外偏振探测以及液晶显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吉于今楚学影董旭董旭
关键词:表面钝化荧光增强偏振
形貌对ZnS微纳结构电化学电极特性影响及机制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在低能耗条件下以水热法实现了对ZnS材料的形貌调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证明了所获得的ZnS材料为纳米颗粒、微米块和毛线球三种形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ZnS纳米颗粒及ZnS微米块为闪锌矿结构,ZnS毛线球为纤锌矿结构。以三种形貌的ZnS材料分别构建了电化学电极,以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谱对ZnS基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毛线球形貌的ZnS材料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以其构建的电极中电子传导速率最快,电化学特性最为优异。
袁方莹楚学影李金华徐铭泽金芳军王晓华
关键词:ZNS水热法形貌可控电化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