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经亚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肝脏的血管走行是人体内最复杂的构造之一。临床上原发性、继发性肝癌,肝血管瘤等肝脏的良性病变多有肝动脉供血,但由于肝动脉走行较为复杂,且变异较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的很大的困难。以往DSA是血管检查的传统"金标准"[1]。但其操作复杂、费用较高,且为有创检查。
- 梁经亚
- 关键词:肝动脉血管成像64排CT体层成像
-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的可行性分析与剂量优化
- 2013年
- 小儿气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如不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危害严重。由于CT检查的广泛应用,对小儿气道异物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放射辐射的损害已引起国内外放射学家的高度关注。目前,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CT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64排CT及双源CT的使用,多排探测器对X线充分吸收利用,使CT成像质量不断提高。
- 梁经亚彭俊玲陈卫平
- 关键词:气道异物小儿医学影像技术64排CT多排探测器
- ICU床边可视性无线移动DR与床边CR对老年危重患者胸部摄片的价值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分析ICU床边可视性无线移动DR与床边CR对老年危重患者胸部摄片的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83例需行床边胸部摄片的危重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摄片方案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行床边可视性无线移动DR方法,对照组行床边CR方法。观察两组成像系统的优质片率、摄片所需时间、成像速度、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优质片率为93.61%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肺部病灶、纵膈病灶及心影后肺部结构等心肺部结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摄片所需时间及成像速度均较对照组短,且辐射剂量亦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床边CR相比,老年危重患者应用床边可视性无线移动DR成像系统所摄图像的更加清晰,检查时间更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启顺杨鸿梁经亚骆红志梁玲君金汇
- 关键词:危重床边摄影
-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究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以100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2019年9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扫描技术,研究组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对比图像质量、受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图像质量与参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研究组患者受辐射剂量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中应用低剂量扫描技术,不会影响扫描质量,且减少受辐射剂量,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梁经亚骆红志
- 关键词:低剂量扫描技术
- 多模式MR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究多模式MR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200名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确诊,再分别采用CT与MRI对200名患者进行检查,对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以及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在20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T检查总检出率为86.00%(172/200),MRI检查总检出率为98.00%(196/2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9.5652,P=0.0000);CT检查检出病灶最大直径为11.2cm,最小直径为0.7cm,平均直径(6.64±1.71)cm,MRI检查检出病灶最大直径为15.6cm,最小直径为0.3cm,平均直径(7.83±2.20)cm,,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t=6.03974,P=0.0000)。结论:临床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中使用MRI检查较CT检查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对病灶的显示效果更加全面,建议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的首选方法。
- 骆红志梁经亚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CT灌注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
- 2013年
- 甲状腺是血供丰富的器官之一,其供血动脉来源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头臂干。随着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的广泛,可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碘聚集量,计算出甲状腺组织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进而评价甲状腺组织及疾病灌注状态,回顾国内外文献,本文对CT灌注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梁经亚林薇
- 关键词:甲状腺计算机断层摄影灌注
- ICU病房X线摄影辐射防护剂量化管理
- 2020年
-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探讨X线摄影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对于辐射防护剂量化管理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明确辐射防护的原则与危害,减少x线摄影影响辐射的危害,提升医务人员与患者的防护意识,保障其身心健康。方法:基于临床应用与实际操作,根据辐射防护三原则探讨X线摄影辐射防护剂量化管理模式与其实施的必要性,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ICU病房接收的50例病例作为防护案例进行探讨。结果:对于患者的不同情况要选择不同的X线摄影处理,选择合理合适的方式进行操作,能够减少辐射对于患者的伤害。结论:在进行X线摄影的过程中,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对于辐射防护知识进行普及,从而加强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避免重复拍摄,对于X线摄影辐射防护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杨启顺杨鸿梁经亚骆红志
- 关键词:X线摄影影像学以人为本
-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的可行性分析与剂量优化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胸部扫描中的可行性分析与剂量优化.:方法:1.选出51例来我院就诊的临床高度怀疑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年龄相近(3-4岁)的患儿,男28例,女23例,病程1小时~1周,有明...
- 梁经亚彭俊玲
-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64排CT已广泛用于临床冠状动脉成像造影。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作出筛选性诊断,并能对中老年患者术前作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且越来越得到临床的应用及认可。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00例患者冠状动脉CTA资料,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总结和分析。
- 叶仕其梁经亚
- 关键词:无创伤性检查心电门控技术最佳阈值心脏收缩期曲面重建